• 孔子思想中“个人的整体精神”论析

    李军

    本文针对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浮躁”之风 ,提出“治疗方案” ,即应该重新认识和重视孔子思想中的个人的整体精神 ,大力提倡个人与集体的协作性 ,个人对国家的责任心。

    2004年01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6 ]
  • 师院学者

    2004年01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信息化与现代化的相互促进与发展

    梁成林

    社会信息化是对社会以材料、能源(即物质)为基础的发展态势向以信息、材料、能源三者所并立的格局发展。我国必须从思维、观念、体制上革新转变 ,克服对信息的封锁、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的弊端 ,让人民群众对信息拥有知情权和共享权 ,这样才能达到信息化 ,促进现代化的实现。

    2004年0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2 ]
  •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及其在广西的应用

    廖赤眉,李澜 ,严志强 ,陆永岗

    土地整理有利于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 ,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浪费严重 ,对农村居民点进行土地整理十分必要且效益明显。我国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已经形成几种较成熟的基本模式。针对广西的地理环境特点 ,可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模式推行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工作 ,进而促进广西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004年01期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7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3 ] |[阅读次数:136 ]
  •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卢长召

    本文对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进行研究 ,认为向农业深度和广度进军、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建设小城镇、向非农领域转移都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2004年01期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2 ]
  • 北海市房地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盘活对策

    吴壮金,陈民琼

    北海市房地产业存在房地产炒作、建设项目小、资金周转不灵、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商品房积压问题严重、产权关系不清晰等主要问题。至此 ,盘活北海市房地产业应采取如下主要对策 :用发展的方式解决存在的问题、以扩大市场有效需求为重点实现商品房市场的供需动态平衡、从源头把关建立有序的土地供应机制、在流动中重组和优化配置空置房、完善小区配套设施和物业管理等。

    2004年01期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4 ]
  • 从风景名胜区经营权的转让探讨风景名胜区开发和管理模式

    钟泓

    近年来 ,全国许多省市都在对风景名胜区所有权和经营权剥离后进行市场运作。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的优势、弱势明显 ,威胁、机会并存 ;从国内外景区管理模式及旅游业资本运作模式对比分析看 ,政府、旅游经营公司和志愿者共同参与景区经营与管理的模式是比较理想的、是有利于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模式。

    2004年01期 21-2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5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132 ]
  • 浅析不确定性条件下家庭教育投资的风险

    丘兆逸

    不确定性是现代经济客观存在的现实。本文对家庭教育投资的不确定性因素、低收入家庭教育投资与非系统风险、中高收入家庭教育投资与系统风险进行了粗浅的分析 ,并对如何防范这些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04年01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69 ]
  • 大学生网络主体性问题的探讨

    曾令辉

    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高校网络教学普及 ,大学生网络主体性问题日益显露出来。大学生网络主体性问题是直接制约高校网络教学 ,特别是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网络的瓶颈 ,是影响大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关键因素。

    2004年01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86 ]
  • “新感觉派”的狐步舞:现代小说创作中的“意识流”最初尝试

    吴锡民

    在文学“意识流”最初尝试的问题上 ,中国“新感觉派”的“狐步舞” ,从接受心态来说 ,“跳”得既时兴又焦灼 ;从接受实践来讲 ,似乎“把根留住”的情况要多一些。不过 ,总体的实际运作水准参差不齐 ,模仿的痕迹不同程度地依然存在 ,尽管如此 ,他们的最初尝试毕竟是当时历史产物下具有先锋性质的一次艺术实验 ,所以无可避免地要有相当的稚嫩性付出。要不然 ,哪有往后中国文学繁荣兴盛和中外文学关系健康发展之收获的喜悦呢 ?!

    2004年01期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1 ]
  • 说曲三题——读《徐朔方说戏曲》札记

    杨东甫

    “散曲”是包含“小令”(非“只曲”)和“套数”两种基本子类的曲学概念 ,此称于史可征 ,合乎逻辑 ;“散套”与“剧套”差异甚大 ,分类不仅合理而且必要 ,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 ;王实甫《西厢记》创作于金哀宗元年之说 ,包括王实甫为金代作家的说法 ,不能成立 ;南戏非源于温州说缺乏依据。

    2004年01期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韩愈“以文为戏”论

    梁德林

    “文以明道”并非韩愈古文理论的核心 ,有意“明道”之作也并非韩愈作品中的精华 ,过分强调韩愈散文的“明道”作用 ,无异于买椟还珠。与此相反 ,“以文为戏”更能体现韩愈文学创作的独特性。韩愈“文以明道”说在理论上并无多少创见 ,但韩愈对“以文为戏”的理论阐述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却具有重大的意义 ,它建立在认识文学自身价值的基础上 ,视文学的审美追求超过直接的功利目的 ,因而更值得重视。

    2004年01期 46-5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1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73 ]
  • 腐儒不腐——谈《牡丹亭》中的陈最良

    胡冠莹

    陈最良是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创造的一个知识分子的典型 ,是“情”与“理”的集合体。陈最良在塑造人物、发展情节、表现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情”必然会战胜以封建礼教为核心的“理”的主题等方面 ,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4年01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8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8 ]
  • 女性神话与性别意识

    黄晓娟

    女性神话是童年时代的人类对女性的审美理想。在人类文化的承传中 ,神话的幻影中吞没了女性作为独立人的本质 ,也是对女性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压抑。丢弃神话 ,确立女性文化意识 ,是中国女性文学为寻找女性真实身份而奋斗的真实历程 ,也是最内在的妇女解放的标志之一。

    2004年01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7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7 ]
  • 唐英戏剧创作成就探析

    李静

    唐英是雍、乾时期的戏剧家 ,在当时大多数文人沉浸于昆曲雅丽、繁复的审美趣味之时 ,他对昆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突破了以巩固政治统治为目的的教化剧 ,而在剧中强调真性情 ,一改逞显才情 ,娱乐遣兴的才子佳人模式 ,将笔触伸向广阔的社会生活描写大众的酸甜苦辣 ,谴责统治者的丑恶虚伪。这些改造创新为逐渐走向案头化而脱离舞台表演的昆曲注入了活力 ,这对今天探索古代戏曲的复兴和发展之路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2004年01期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47 ]
  • 文心雕龙宗经篇疏释

    莫恒全

    刘勰提倡“宗经” ,并不是推崇和宣扬儒家思想 ,而是提倡学习儒家经典著作中所体现的文章写作的各种表达方式和技巧 ,写出既有充实内容又有生动表达技巧的有补于世的好文章 ,以抵制当时愈演愈烈的浮华文风。儒家五经在文章写作上表现方法齐全 ,艺术技巧多样 ,文体类别兼备 ,源远流长 ,这是刘勰把它奉为文章写作典范的理由和根据。“六义说”是刘勰主张宗经而在文章写作方面所要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是刘勰对文章写作理论的贡献。它对于现代各种体裁的文章写作 ,仍不失理论指导的意义。

    2004年01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6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4 ]
  • 贾府世仆赖家的兴盛谫论

    王志尧

    贾府由盛而衰 ,大厦倾倒。与其相反的是 :赖家虽为贾府的世仆 ,因其在贾府管家时间长 ,权势重 ,善于拍马逢迎主子 ,钻了贾府管理混乱的孔子 ,渐次发迹 ,超越常人 ,最后连主子也要向其乞借遭冷遇。这一主仆贫富易位的典型事例给世人留下颇值得深思回味的人生课题。

    2004年01期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浅谈文艺学、美学理论研究中的“发现”与“创新”

    张仁香

    文艺学、美学理论研究是多层次、多方法的 ,但其研究价值在于“发现”与“创新”。可以对现有理论的新阐释 ;也可对理论质疑 ,修正或否定 ;还可以就丰富多变的文学实践及审美现象 ,总结规律从而上升为理论 ,即采用新材料论证新论题。文学评论作为文艺学、美学实践理论的应用其方法是多元的 ,而文化心理学的批评方法是当前主要的批评方法。

    2004年01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0 ]
  • 拨开历史的迷雾——读张敏《克罗齐美学论稿》

    江守义

    《论稿》指出克罗齐属于非黑格尔体系 ,克罗齐的美学思想前后是统一的 ,克罗齐的历史地位不容抹煞。由此澄清了一些克罗齐研究中长期存在的问题。《论稿》取得的成绩与作者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有关。

    2004年01期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4 ]
  • 《边城》,隐喻和象征的哲学表征

    何玉嘉

    沈从文的《边城》具有融合语言学、民俗学、文学、文化学、哲学的意义 ,存在着深度意义空间。《边城》哲学意义的表征 ,是借助隐喻和象征的符意得以实现。这是它受众注目的根本原因。隐喻和象征加强了《边城》与读者的亲和力 ,也使得《边城》成为沈从文生动而永恒的“哲学史”。

    2004年01期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9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4 ]
  • 略论越南女诗人胡春香的儒释道情结

    谢娜菲

    越南古典诗人胡春香受到中国儒释道文化思想的影响 ,在诗歌中对其精神加以吸纳 ,并结合国情和本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了再创造 ,表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个性 ,进而也体现了儒释道文化经由中国传播 ,在越南化进程中所突现的特点。

    2004年01期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 ]
  • 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挣扎——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意义及人物哈利剖析

    刘加媚

    当代美国重要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创作的“兔子”四部曲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地方感和生活感。其故事情节看似平淡无华 ,其人物属于“凡夫俗子” ,然而读者却为其中所蕴含的艺术力量而惊叹 ,为小说内容所反映出来的当代社会中诸如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内涵所折服 ,其真实性、深刻性的感染力足以激起人们对自身对周围环境及至整个社会的反省。

    2004年01期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5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72 ]
  • 长风破浪会有时——从陈世旭的近期创作看现实主义在新世纪文学中的发展

    田蓉辉

    陈世旭的近作《救灾记》、《试用期》是新世纪文学中两部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 ,它们不仅展示了尖锐的矛盾冲突 ,塑造了像秦友生、陈火林、岳卫东等典型人物形象 ,并且体现了创作主体深切的人文主义关怀。从中可以看到现实主义写作传统在新世纪文学里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并且体现了现实主义创作的巨大张力。

    2004年01期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 ]
  • 中西古典小说家叙事观念比较

    张海英

    中西古典小说家们有着相似的叙事观念 ,都注重叙述的教化作用 ,都追求叙述的真实性。但是由于双方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 ,对于实现这些叙述目的 ,中西古典小说家采取了不同的叙述策略。

    2004年01期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 开创民俗文化立体研究的新纪元

    叶春生

    世纪之交 ,钟敬文先生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倡导了一门新兴的学科———民俗文化学。他指出 ,对于纷繁的民俗文化事象 ,从单一学科的角度去研究已经远远不够 ,必须进行多学科交叉的立体研究。学子们不负重托 ,正在这一领地上努力耕耘 ,中国民俗学的一支新军———科学人文学派在崛起!

    2004年01期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2 ]
  • 论少数民族活态文化的抢救

    王光荣

    少数民族活态文化是一宗即将逝去的国宝。抢救少数民族活态文化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抢救少数民族活态文化 ,一要解决认识问题 ,二要有政策法规和条例保证 ,三要明确重点 ,选准主攻方向 ,四要注意保护活态文化的载体 ,五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六要统筹兼顾 ,通力合作。概而言之 ,抢救少数民族活态文化要做到上有政策 ,下有行动 ,亡羊补牢 ,终能得益。

    2004年01期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61 ]
  • 岭南民俗的现代阐释

    关溪莹

    处于改革开放前沿地带的当代岭南社会 ,其经济的发展 ,宽松和谐的政治环境 ,现实、开放、包容、灵活的商业文化特征 ,较少的历史文化重负以及毗邻港澳的地理条件促成了岭南尤其珠三角区域民俗文化显著的现代变异。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 ,归纳出岭南民俗现代变异的四个特征 :传统民俗与现代社会的有机结合 ;作为民俗主体的人的需求与功能获得突显 ;传统民间信仰空前繁荣 ;民俗社会的国家在场 ,并从岭南文化品格、当前社会特点、民众群体人格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文化解析。

    2004年01期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7 ]
  • 都市春节还需要点什么(下)

    徐华龙

    2004年01期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5 ]
  • 弱势族群的生存策略——对桂江黄氏船民族谱的文化解读

    覃慧宁

    本文通过分析桂江流域黄氏船民中传承的黄氏族谱的失真情况 ,考查黄氏船民的真实来历 ,从弱势族群生存策略的角度解读其失真的深层文化心理根源 ,即黄氏船民为摆脱社会对弱势族群的歧视 ,编纂了与史实不符的家族历史 ,以求得强势族群的认同和社会的尊重。由此作者提出 ,对存在虚构内容的族谱 ,应尝试解读以至还原其中的虚构成份 ,探察其历史和文化的本真信息 ,以及这些信息所承载的某些规律。

    2004年01期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6 ]
  • 现代壮族教育与壮族传统文化的衔接

    杨丽萍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 ,民族教育面临坚守文化特色与融入主流社会的两难选择 ,而现代教育多元化改革为实现壮族教育与壮族传统文化的对接提供了新的契机 ,壮族优秀文化需要融入现代壮族教育体系中 ,才能焕发新生活力 ,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各方面 ,都具备接受壮族传统文化的广阔路径 ,应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育体制等环节 ,实施有效的教学改革 ,推动壮族教育与壮族传统文化对接合流 ,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

    2004年01期 12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5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61 ]
  • 中古汉语半虚化的“去”

    伍和忠

    “去”在中古汉语中除继承上古汉语作谓语或谓语中心的功能以外 ,还可以在动补式中充当补语 ,表趋向、结果等语法意义 ,成为一个半虚化的动词。“去”在动趋式中非常活跃 ,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而在动结式中受到了一些限制 ,其结果补语的用法还不是十分成熟。充分发展和不够成熟两种情形影响到“去”在中古以后的演化。

    2004年01期 130-13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5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49 ]
  • 粤语量词的表量方式

    陈小明

    粤语具有丰富而独特的表量方式 :变换声调以表示“小”、“少”义的小称变调 ;单音节量词之后添加与前一音节韵母、声调相同而声母变为“L”的音节 ,变声叠韵以表示量大 ;在量词后加上“ -仔”、“ -儿”等小称后缀表示量小 ;用“AA”、“一A一A”、“一A二A”等重叠形式表示量大 ;还可以在“数·量”结构中间插入形容词来表示量大或量小。

    2004年01期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1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38 ]
  • 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与水平的商榷

    林建国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综合质量与水平 ?当务之急是如何取得共识 :把以单词、单句为基础的英语教学提高一个层次———在“在炼意 (谋篇 )中炼词、炼句”上来。即根据全文的统一性、连贯性、轻重有别的基本原则来炼词、炼句。只有这样才能少走弯路 ,及时、有效地转换所学的语言知识成为具有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的交流工具。

    2004年01期 13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互联网辅助英语读写教学探讨

    陈光伟

    互联网为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带来了许多便利。利用网络资源辅助读写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进而培养其网络交际能力 ,即通过网络搜寻、获取和传递信息及资料的能力。

    2004年01期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5 ]
  • 从语用迁移看翻译的归化和异化

    钟慧连,张晓鹏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过程中常用的两种重要策略。两者的并存由来已久 ,之间的交锋也屡见不鲜。语用迁移对归化、异化的影响 ,深刻地揭示了思维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对我们的翻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构建学生的语用翻译能力。

    2004年01期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1 ]
  • 大众传媒对中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韦美日,陈千艳,覃克剑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中学生不完全是被动地接受媒体的影响 ,大多数学生是主动地、有选择地接受 ;他们既受到正面的影响 ,也受到负面影响 ;他们接触大众传媒的动机也不一样 ;他们对媒体的信任度很低。可以说 ,大众传媒对中学生的影响客观存在 ,调查了解其作用方式和途径 ,有利于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004年01期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