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与对策

    黄桂秋;黄燕熙;

    广西有12个世居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仅创造了大量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情感,维系着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联系着世界的人类智慧,是广西各民族千百年来创造的智慧结晶,是传承各民族文化根脉的宝贵资源财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近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2009年02期 v.30;No.118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93 ]
  • “藏族图案”中所反映的民族文化特色

    李云峰;

    藏族图案是藏族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并经世代传承的文明成果,是藏民族千百年来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形成的传统的非物质文化。其内涵丰富多彩,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表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是藏族人民审美观念、审美理想、民族气质的再现。

    2009年02期 v.30;No.118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1 ]

教育教学研究

  • 2008年高等教育十大事件盘点——“2008年高等教育大事”学术沙龙

    贺祖斌;

    经过由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组成的课题组成员对2008年中国高等教育发生的事件进行梳理和讨论,并以学术沙龙形式整理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等2008年高等教育十大事件。

    2009年02期 v.30;No.118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9 ]
  • 苏霍姆林斯基爱情教育思想解读

    杨素萍;

    基于爱情在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稳固中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爱情教育,认为爱情是人类的高尚情感,不能以遗传方式自然产生,需要及早培养起人的高尚情操。对中学生进行爱情教育,主要包括树立崇高生活目的的教育、审美教育、维护人的尊严教育、责任感教育等。苏霍姆林斯基的爱情教育思想给予当下我国的学校德育诸多的启示。

    2009年02期 v.30;No.118 20-2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5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4 ]
  • 民族院校成人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胡牧君;

    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发展,民族院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认真探讨民族院校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与解决的策略,对民族院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009年02期 v.30;No.118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谈谈艺术设计教学的几个问题

    唐健武;

    根据艺术设计的本质和特点,艺术设计的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集体工作精神,引导艺术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结合,鼓励学生扩大知识面,多参与实践,训练自己动手和创造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意识。

    2009年02期 v.30;No.118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6 ]

政治思想理论教学与研究

  • 广西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机制建设初探

    傅真放;吴佩杰;

    本文从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终身化等关系出发来厘清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内涵。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工作职能做了深入分析,并从理论研究、机构岗位设置、运作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对广西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长效机制进行探讨。

    2009年02期 v.30;No.118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8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与成效

    黄果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内化与外化相结合、实现知行统一、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收到显著的效果。

    2009年02期 v.30;No.118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2 ]
  • 以人为本理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创新研究

    李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洞察时代的新变化和大学生的新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形成"三育人"培养体系的质量化管理、校园文化项目化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考评绩效化管理的新局面;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注入校本思想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地域文化教育及与新政策新理念相结合的新思想教育,才能够适应新形势变化的需要。

    2009年02期 v.30;No.118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8 ]

文艺学研究

  • 马克思自然美思想探微

    顾凤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自然的人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有音乐感的耳朵"、"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也无动于衷"等著名美学命题,不仅肯定了自然美的客观存在,而且还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而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矛盾,加强审美教育是关键。

    2009年02期 v.30;No.118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澄怀味象——宗炳的本体论艺术直觉观

    唐虹;

    "澄怀味象"是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艺术学、美学命题。"澄怀"是对老子"涤除"、庄子"心斋"与"坐忘"的审美心胸理论的继承,其涵义体现了宗炳对艺术直觉特征的确定;"味象"的涵义则体现出宗炳艺术直觉思想的本体论,从而揭示宗炳的艺术直觉思想在中国古代艺术直觉思想史上的地位。

    2009年02期 v.30;No.118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5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3 ]
  • 论丁芒新诗的诗思意识

    何玉嘉;

    在丁芒的诗思意识里,他所秉持的诗人个性情感必须与人民的利益、情感相一致的观念明显带有"群我"的、集体的、民族性的和阶级性的特征。在新诗体型的认识上,他主张新旧体诗的互相融合,创制出"短小、集中、格律化"的新诗体式,藉此表现"人"的生命体验、时代风云与民族心声。丁芒从20世纪40年代初——90年代末的新诗创作历程,诗思路径呈现出这样的流变过程:个我人生——社会人生——群体人生——个我人生。其诗境的创造主要表现三大类:抒写个我生命体验;反映现实苦难;讴歌战斗豪情与光明的未来。

    2009年02期 v.30;No.118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 《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体例“五不当”论

    杨东甫;

    中国曲学史上篇幅最大、极富盛名的曲谱著作《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存在着相当严重的体例不当、内容杂乱的毛病,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又一体"与衬字并列不当;例曲选取不当;曲牌收录不当;例曲标示不当;擅改宫调曲牌名称不当。

    2009年02期 v.30;No.118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36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2 ]
  • 《国风》复沓初探

    郭京春;

    复沓,是典型的《国风》表现手法,160首诗绝大多数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手法。《国风》的复沓大致可分为四种情况:一、只变化字词的复沓;二、变词杂以变句的复沓;三、变句为主的复沓;四、复沓的进一步发展。《国风》复沓手法的变化展示了它由简而繁的大致发展线索:从规整的一字一词的重复,到句子的变化,直至出现了双复沓和非复沓的扩充部分。至此,复沓走完了其自身发展从低到高的全过程。

    2009年02期 v.30;No.118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1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2 ]
  • 晚唐五代诗格的著作群体

    李江峰;

    群体研究具有个体研究不能取代的优点。晚唐五代诗格独特的著作群体对这一时期诗格独特风貌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著者身份的角度看,僧人是这一著作群体的主体,晚唐五代诗格显然受到佛教文化与思维方式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理论特征;从著者诗风的角度考察,晚唐五代诗格作者多为苦吟诗人,作诗重推敲重磨炼,受其影响,晚唐五代诗格论诗也以句法、磨炼为中心。

    2009年02期 v.30;No.118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7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9 ]
  • 明清家庭小说中次要女性管理家庭财政现象小析

    陈苏梅;

    明清小说描绘的封建大家庭中,次要女性也具有一定的财产事务管理权,她们或轮流管理财产,或为了管理权争风吃醋,然而最终只有暂时管理权没有专有权。

    2009年02期 v.30;No.118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2 ]
  • 试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儿童视角

    吕沙东;李务专;

    马克·吐温的儿童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借助儿童尚未受到成人世界人情世故和意识形态浸染的本真生命体验,以哈克天真无邪的眼睛来观察世界,生动地叙述了惊险刺激的故事情节,真实细腻地展现了纯真拙朴的童心世界,进而还原出世界的本来面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而促使作家选用儿童视角进行创作的深层心理因素,则是作家的儿童情结与童年生活体验,以及深受圣经文化熏陶的对理想世界潜在的精神需求。

    2009年02期 v.30;No.118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8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9 ]
  • 日瓦戈医生悲剧人生探微

    何洁芳;

    长篇经典小说《日瓦戈医生》的主人公日瓦戈医生,满怀抱负、达则欲有所为,崇尚自由、穷则独善其身。其悲剧人生遭际及成因,折射了前苏联十月革命前后近五十年的历史变迁。作品的深刻性及独特性震撼人心、启人深思深省。

    2009年02期 v.30;No.118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9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5 ]
  • 回归“真实”——对《我的安东妮亚》的生态后现代主义解读

    肖西西;

    长篇小说《我的安东妮亚》是美国作家威拉.凯瑟的代表作,是美国迄今为止描写中西部草原生活最生动、真实的小说之一。本文运用查伦.斯普瑞特奈克的生态后现代主义观点对这部作品的人物和主题进行分析,从而体会作品中的生态意境,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

    2009年02期 v.30;No.118 91-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7 ]
  • 自卑与补偿——对《傲慢与偏见》中人物的心理解读

    张丽;

    简·奥斯丁是善于描写人性的大家。自卑感作为个体心理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不会为她所忽略。从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角度来看,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都充斥着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面对自卑,他们采取了不同的补偿方式,取得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2009年02期 v.30;No.118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1 ]

语言学·写作学研究

  • “结合论”的结晶——评《战国楚方言音系》

    杨建忠;

    "结合论"是运用多种方法对汉语史的各种材料进行综合研究的指导思想,是当今学界公认的研究汉语史的方法论。赵彤《战国楚方言音系》正是此思想指导下产生的结晶,该著创获良多,是对"结合论"的综合实践,也是实践"结合论"的典范。

    2009年02期 v.30;No.118 101-103+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钲、铙异同的文献学考察

    李朝虹;

    考古学界对钲、铙的名称与区别问题一直颇有争议。从文献典籍的相关记载来考察,钲与铙在外形上虽然很接近,但并非同物异名。它们的区别主要是在用途上,铙用于止鼓,起到指挥退军的作用;钲的作用是与鼓配合,使鼓声断而有节、断而有续,以达到指挥布阵或作战的目的。

    2009年02期 v.30;No.118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2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6 ]
  • 对英汉翻译引申的反思

    唐旭光;

    引申改变诸多风格元素,导致风格变形,语义失真。根源就在于引申只适用于描述译文与原文的语义对应关系,一旦升格为翻译方法,应用到翻译之中,则容易出现偏差,误导翻译实践研究。翻译方法不是产生于译文与原文的对比之中,而是来源于对文本诸多语义元素的研究。

    2009年02期 v.30;No.118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7 ]
  • 翻译中的语境问题

    郭建辉;朱毅恒;

    语境是一综合、复杂、极为重要的语言学概念,是语言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知识,也是翻译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语境主要包括语音语境,语法语境和语义语境。语境的这几个重要方面限定了词或短语等语言成分的意义的理解和翻译时对词义和语体的选择。翻译中注意充分理解原文语境,保证译作符合原文语境要求,充分体现原文语言风味和语体风格,才能提高译作质量。

    2009年02期 v.30;No.118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4 ]
  •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焦虑心理分析及对策

    蒋招凤;

    语言焦虑心理影响着非外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的学习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调查显示,焦虑心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英语口语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害羞和怕出错的心理、文化差异及语言环境是非外语专业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语言学习产生焦虑心理的主要原因。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学模式的更新能帮助消除语言学习焦虑,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效果。

    2009年02期 v.30;No.118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86 ]
  • 再论写作思维与写作技巧的关系

    覃可霖;

    写作是一门思维的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离不开写作技巧的活动。写作思维对写作技巧影响的例子俯拾皆是,如通感思维、模糊思维、反常思维等。在写作活动中既要对写作主体进行写作思维的训练,也要进行写作技巧的培养,才能切实提高写作主体的写作能力。

    2009年02期 v.30;No.118 120-124+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6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6 ]

史学研究与考据

  • 《小尔雅》成篇时代与作者及其与《孔丛子》之关系

    孙少华;

    从文献学角度对《小尔雅》的成篇时代、作者及其与《孔丛子》之关系进行考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小尔雅》最早成书于秦汉之际,最早的作者为孔鲋,其后此书历汉、魏、晋又经后人增益、改定。《小尔雅》对《孔丛子》而言,最早于秦汉之际被附于《孔丛子》,魏晋之前被辑出单行。后人以为其先单行后被采入《孔丛子》,与事实不符。

    2009年02期 v.30;No.118 12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6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4 ]
  • 叶宪祖生平创作与家学渊源

    吴艳萍;

    本文以万历四十七年己未(1619)叶宪祖中进士为界,把他的一生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叶宪祖主要以潜心读书为主。后期,叶宪祖面临的不再是个人的升沉、得失,而是严酷的社会现实,黑暗的政治体制。叶宪祖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戏曲家,与他的家学渊源是分不开的。叶家乃书香门第、科举世家,其父叶逢春对叶宪祖的影响尤为深重。叶逢春工诗、工古文辞,喜曲。耳濡目染之下,叶宪祖也善为古文辞,喜曲更善于谱曲。叶氏先祖勤政爱民、不畏权贵的传统也影响着叶宪祖的为人行事。博采众长、注重讲学更是对叶宪祖的戏曲创作与审美取向产生巨大的影响。

    2009年02期 v.30;No.118 130-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7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研究

  • “法律与文学”的中国语境化解读

    陈文琼;

    西方"法律与文学"流派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和体系,强调法律与文学间的逻辑可能性,法律通过调动文学叙述和文学文本的积极性来实现两者互动和共谋的可能。在此基础上冯象和苏力进一步展开中国语境化解读,中国化语境中所特有的政法策略选择体现了"法律与文学"的理论语境化特征,并可能进一步延伸其政法实践意义。

    2009年02期 v.30;No.118 136-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8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51 ]
  • 民族地区农村“非利益性社会矛盾”的探讨

    秦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非利益性社会矛盾逐渐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矛盾的重要表现形态。民族地区农村的非利益性社会矛盾复杂多样,系统分析民族地区农村非利益性社会矛盾的成因,找出解决矛盾的途径,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和民族地区的繁荣和稳定。

    2009年02期 v.30;No.118 14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7 ]
  • 普通本科院校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之我见

    赵金波;

    在普通本科院校的发展进程中,"依靠自身发展空间合理开发和利用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已成为此类院校有效发挥人才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目前普本院校的人事档案工作普遍存在着"档案信息质量不高、管理机制不完善、档案管理手段滞后"等问题,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思路与建议。

    2009年02期 v.30;No.118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7 ]
  • 高校固定资产审计不容忽视

    黄桐花;

    目前,高校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比例居高不下,固定资产复杂性大,管理比较混乱,为了合理管理学校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所以,高校固定资产审计不容忽视。

    2009年02期 v.30;No.118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3 ]

信息与传播理论研究

  • 广告传播中两性形象新定义

    游力;

    以往,女性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是处在"被男性消费"的地位,最明显的表象就是大众传媒中抛头露面的大都是一些比较吸引人的女性形象,因为在以往的消费观念中,产品宣传被冠以女性形象会获得利益上的双赢。现代的经济变化消除了这种差异。当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向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男性一起作为社会的创造者,社会的宽容也会让人们乐于享受家庭生活,尊重女性。欣然接受女性成功而不觉得自己懦弱的"新好男人"也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两性发展的多元化将成为一种趋势,多元化的两性发展,要求多元化的媒介表达,在广告设计中也是如此。唯有充分实践多元化的人文设计,才能给彼此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2009年02期 v.30;No.118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