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和历史观“两观统一”学说

    苏朝昌;

    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两观统一”学说的提出作了简要的回顾和叙述。第二部分则对“两观统一”学说的思想内容进行正面的阐述,其中又着重论证了“两观统一”的基础问题,说明了两观何以能统一的原因和根源,并从具体内容上揭示了“两观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三部分是说明“两观统一”学说的意义,主要是针对当前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几个突出问题进行论证.

    1992年01期 1-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试论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西方多党制的本质区别

    霍培正;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在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自然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它绝非“一党专政”,它既不同于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党制,更与西方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或多党制,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高度对我国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做了较详尽的论述。

    1992年01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 绝不能借口党的失误否定党的领导

    李振唐;

    坚持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它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虽然党在工作中出现过某些失误,但这种失误不带有根本的性质,不能完全归咎于党本身。而对于自身的失误,党总是采取正确的态度,勇于承认并努力加以纠正。从总体上说,党的历史是光辉的历史。借口党的失误以否定党的领导是根本错误的。

    1992年01期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从反和平演变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唐祚臻;

    帝国主义加剧推行其“和平演变”的阴谋,使得我们必须立足于反和平演变的战略高度来进一步反省和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在详细论证西方通过新闻媒介、人员交往、培植不同政见者等手段的政治图谋后认为,我们必须认真探索反渗透、防演变的战略对策。为此,作者就把德育真正放在首位、加强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不懈地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加强高校的党建工作等问题作了较详尽的阐述。

    1992年01期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0 ]
  • 明清时期粤商入桂与广西城镇经济的发育

    黄滨;

    明清时期广西城镇经济获得初步发育:即从原始草市和军政型城镇向着兼具一定规模的市场经济功能“市”转型。而在这一过程中,由广西东邻省份广东源源入桂的广东商帮集团,营造了广西城镇中基本的经济行业,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这体现着14世纪以后形成的广西经济进步的一个新的有利因素的巨大能量——广东省区对广西强烈的商品经济辐射影响。

    1992年01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9 ]
  • 西方文学与科学

    吴锡民;

    本文主要对西方文学与科学的“事实联系”进行“立体”梳理。从纵向审视,这种联系大致经历了合分合过程;从横向考察,这种联系大体表现为四个方面。首先,有的作家,尤其是古代作家,从文学角度来描绘迄今视为归于科学范围的问题;其次,在某一特定时期,文学领域中的新气象能够加速科学发展的步伐;第三,自然科学在勃兴进程中,以其把握世界的方式和务实的精神波及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它的大部分成果通过间接或直接的途径影响文学;第四,文学往往依凭形象地去描述、概括已有的科学成就来推论未知的科学境界,而从事科学的人们常为之受到启发或获致灵感。由此深入认识:“人类越前进,艺术将越是科学的,同样科学将变成艺术的”.

    1992年01期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0 ]
  • 向世界洞开的心灵——青年郭沫若与西方现代主义

    武斌;

    本文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和西方现代哲学两个侧面,论述了西方现代主义对青年郭沫若的影响。并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指出郭沫若在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时,主要是从思想特质、楷神实质上来接受其现代社会意识的,而这一特征恰与“五四”的大时代环境相一致,所以造成了郭沫若“五四”时的诗作,不仅鼓舞了千百万热血青年,而且奠定了他作为现代中国第一诗人的地位。

    1992年01期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论戴望舒和《现代》诗派

    凌冰;

    本文对《现代》诗派及其代表诗人戴望舒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和理论探讨,力图把这一诗派放到当时的具体环境中去展开论述,既指出了这一诗派对新诗表现艺术作出的贡献,也毫不掩饰其思想内容上的弱点;同时,还以变化发展的观点来考察这一诗派的演变,力求做到评价公允、稳妥.

    1992年01期 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4 ]
  • 影视文学创作技巧琐谈(三题)

    文浅;

    影视剧的作者在描绘故事情节时,常常采用伏笔和照应的手法,使情节发展不同阶段上的两个环节浑然一体,以形成情节的波澜起伏。在具体应用时应注意到伏笔要轻、淡、隐,照应要重、浓、显。影视剧作者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或人物命运的变化,也通过对比、重复的艺术手段来达到目的。同时,当事件的发展或人物的命运发生突如其来的变化时,会使人们感到意外,从而引起人物处境的突转,但意外应该在情理之中,合符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或可能性。

    1992年01期 52-5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传统文化心理的独特表达方式 ——论《文选》次文的丰富意蕴

    刘树清;

    《文选》(亦称《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诗文总集.这部总集有语言、文学等方面的价值,古今中外的专家学者著述甚多,而对它的次文“义理“却极少涉及,即或偶有问津,也颇多微词。笔者认为,《文选》诸体首辞赋,辞赋首京都,诗歌首补亡,散文首诏令的次文体例的选取,是对历代士人传统文化心理的涵括与表达。仅此而言,《文选》之被誉为“总集之弁冕”也是当之无愧的

    1992年01期 5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9 ]
  • 试论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

    缪军;

    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可以说是目前我国先秦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的最早的方法论,它是孟子对先秦文学理论领域的独特贡献。本文力图探求“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的真正内涵及其辩证关系:即阅读理解作品应在读者正确把握其内容的基础上,推求作者的写作目的;并联系作品的时代和作家的思想,针对不同作品的不同背景作不同的分析,从而使读者对作品的批评与鉴赏更为准确,更为全面。

    1992年01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9K]
    [下载次数:1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1 ]
  • 略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复仇主题——兼谈古代文化中的复仇意识

    王立;

    中国古代复仇文学大致可分为血亲、侠义、鬼灵与民族复仇,而春秋战国际始生的侠义复仇自原始血族复仇发展而来,其间早有鬼魂复仇为中介。汉魏六朝重礼轻法、讲究私恩以及原始复仇情结的深在作用、主体内心的补偿平衡机制等,刺激了复仇主题的绵延发展。歌咏复仇成为古代诗人不满于现处境现文化的娱情畅意方式;描述复仇时人们的认同与期待,充分得力于内在的复仇意识及原型裹挟的相关意绪。复仇主题与复仇意识强固了古人的伦理使命意识及正义感,成为一种审美心态。

    1992年01期 71-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下载次数:8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7 ]
  • 水做的女儿——林黛玉形象浅析

    陈琼光;

    在我国古典文学众多的女性形象中,林黛玉独具艺术魅力。她孤高傲世,多愁善感,却又为人率真,心地光明。她博学多才,对爱情的追求始终不渝,却为封建社会所不容。林黛玉以其独特的气质和神韵,散发出永久的芳香,不愧是世界文学殿堂中一尊不朽的形象。

    1992年01期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0K]
    [下载次数: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 ]
  • 语境与言语交际

    许世茂;

    本文认为,语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构成语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客观和主观,显性和隐性等因素,而且还有外延内涵之分。此外,语境对言语交际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它既可以帮助确立语词意义和划分概念种类,也可以为言语交际中的索引句指明具体对象;既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又可消除歧义,避免语义含混。

    1992年01期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6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7 ]
  • 阅读刍论

    林士良;

    本文多方面地论述了阅读的重要性。它认为,阅读是使人提高素质,发展智力,从而获得事业成功的重要学习方法。现代化的工具固然可以部分地代替人的工作,但却不能取代阅读这一获取知识、发展思维的基本方式。阅读还与人才的成长、民族的振兴密切相关。培养基本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心理素质是提高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的关键所在.

    1992年01期 8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0 ]
  • 编辑漫考

    李运宁;

    编辑一词和编辑作为一项传播文化的技术工作至少已在我国存在约两千多年,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此作了较详尽的考据工作。

    1992年01期 95-96+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杨贵妃原为寿王妃之说不可信

    黄权才;

    自从《长恨歌传》问世以来,杨贵妃原为寿王杨妃之说几乎成为定论。但是,杨贵妃之父为杨玄琰,寿王杨妃之父为杨玄墽;杨贵妃的入道情况诸说不一,而寿王杨妃的入道情况有比较明确的文献记载;寿王健在,唐玄宗难生夺子媳。这些事实,否定杨贵妃原为寿王杨妃之说。

    1992年01期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大学生自信心的调查与培养问题

    赖国强;

    本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了我区四所高校188名学生有关自信心的问题,发现当前大学生自信心强的占微弱多数,仍有占三分之一弱的学生自信心不足。据此,提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信心的教育建议,并对有关自信心的心理学涵义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1992年01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