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研究

马克思哲学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研究

  • 价值多元化视阈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认同危机与重构

    陈敏;于瑮;

    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急剧转型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出现了许多认同危机,特别是核心价值认同危机。然而,核心价值认同是关系到社会安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和文化因素。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和潜在力量,因此,考察大学生核心价值认同危机的表现形式,分析产生核心价值认同危机的原因,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塑大学生价值认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8年02期 No.114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10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73 ]
  •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及其价值

    曾令辉;丁莉;吕丹;

    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要求,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需要;也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统一全国人民思想,坚持和实现公民信仰与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和谐统一,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客观要求。

    2008年02期 No.114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9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9 ] |[阅读次数:169 ]
  • 浅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

    石丽琴;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指出了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和地位。本文试图从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视角,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进行分析和探讨。

    2008年02期 No.114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0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102 ]
  • 构建和谐社会与扩大中间阶层的统一性

    翟晓南;

    中间阶层不断扩大所带来的直接启示是贫困阶层和富裕阶层都相对缩小,整个社会在利益分配上的冲突相对减弱,呈现出和谐社会的繁荣局面。同样,只有当社会经济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国基本进入比较发达的现代化阶段,有利于社会政治稳定的,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中间阶层才会最终形成。

    2008年02期 No.114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教育学·德育研究

  • 政策支持:新世纪“教改工程”实施的基础——以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为例

    欧阳常青;彭宁;何聪;

    政策支持是新世纪"教改工程"实施的基础。政策的制定、出台及其执行通常是围绕问题展开的,客观存在的问题是政策支持的始点,政策支持对新世纪广西"教改工程"的实施具有导向、调控功能。因此,广西"教改工程"政策支持体系的构建应:转变观念,端正教改态度;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经费投入,财政支持;经费管理,保证经费用得其所。

    2008年02期 No.114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4 ]
  • 19世纪英国教育相对落后的原因探究

    文进荣;

    在19世纪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英国是最后一个建立全国性教育体系的。相比其早期工业革命所取得的成功以及殖民帝国的辉煌,英国的国民教育显得相对落后。这种落后,从根本上动摇了英国在整个西方发达国家中的霸主地位。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教育的这种相对落后状态?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初步探究并在本文中对导致英国教育的这种相对落后状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2008年02期 No.114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6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3 ]
  • 论教育研究的必然走向——“建构-反映”

    曾茂林;

    从教育理论的进步过程考察,教育研究的进化是个体研究成果通过共同体的筛选与推广实践,实现真理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有机统一的过程;也是从特殊的、有限的、有条件的相对真理,到客观的、普遍的绝对真理的深化过程。在这一进化过程中,研究者个体主观能动地"建构",与教育实践群体和研究共同体客观的"反映"相互作用,二者最终实现了有机统一,形成了教育研究的必然走向——"建构-反映"。

    2008年02期 No.114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0 ]
  • 论高校贫困学生新的资助政策体系

    屈柳玲;

    高校贫困学生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在原有的基础上,在教育投入、资助强度、覆盖范围、资助水平都有显著提高。但是这个体系也存在诸多问题,譬如,对贫困学生缺乏客观、科学的界定标准,资助体系缺乏外部救助与内在关怀相结合,对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缺乏制度性保障,生源地助学贷款开展缺乏具体而有效的措施等。本文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性建议。

    2008年02期 No.114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77 ]
  • 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成因与对策探析

    王小娜;王怡尧;丁莉;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其主要成因是结构性供需矛盾造成的结构性失业。具体体现在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偏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产业发展、大学专业设置不尽合理等方面。要打破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这一瓶颈,我们需要从就业指导、市场竞争、专业设置等角度着手,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

    2008年02期 No.114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5 ]
  • 论社会转型期高师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黄玮琍;

    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在高师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转型期高师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现状堪忧。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优化职业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发挥高师院校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及加强高师学生自我道德修养来提高高师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2008年02期 No.114 55-5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2 ]
  • 大学生言语失范的表现、成因及其应对措施

    陈立言;刘希岩;罗宗火;冼季夏;顾春雨;

    在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以及在公共领域中,大学生言语失范的现象大量存在,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美好形象,也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社会评价,所以言语素质的培养不应该受到忽视而应该成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点。大学生言语行为往往同道德认知、身心发展与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可以通过弘扬优良的言语道德传统和加强言语道德的研究、教育与实践来提高大学生的言语素质。

    2008年02期 No.114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9 ]

文学研究

  • 《水浒词典》补正

    林源;唐永宝;

    胡竹安先生的《水浒词典》是一部重要的近代汉语词汇研究专著,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本书在收词、释义与义项上还存在一些缺憾之处,我们依据《水浒》及其它语料,对这三种情况分别予以补正。

    2008年02期 No.114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6 ]
  • 金庸小说对中国古典悲剧的扬弃

    许兴阳;

    金庸小说虽然为通俗小说,但其典型的悲剧内涵却独具特色。金庸不仅继承了我国古代悲剧民主性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因素,从而使得金庸小说具有了雅文学的品质。

    2008年02期 No.114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7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3 ]
  • 当代诗歌发展进程论略

    李志元;

    中国当代诗歌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76年的集体化写作阶段,1976年到1989年的群体化写作阶段,1989年至今的个体化写作阶段。每一阶段的诗歌写作在题材、主题和表达形态等方面都形成了各自的特征。当代诗歌的发展进程表明,诗歌写作不仅可以见证时代的精神状况,而且可以有效地参与时代的精神建构,其历史演变既受制于具体的文化语境,同时也是社会意识形态与诗歌话语实践相互作用的结果。

    2008年02期 No.114 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4 ]
  • 解读罗伯特·弗罗斯特自然诗中的生态智慧

    杨春梅;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偏爱于自然诗创作的诗人。通过他的自然诗,弗罗斯特展示了大自然的价值,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爱与关注,并促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包括人类内部自然在内的地球生态平衡。所有这些都表明,弗罗斯特的自然诗是极具价值的生态文学,是闪耀着生态智慧光芒的文化遗产。

    2008年02期 No.114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7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1 ]
  • 谁才是“美国梦”的真正受害者——《推销员之死》女主人公琳达的身份诠释

    姚本标;

    《推销员之死》描写了主人公威利悲剧的一生,历来被认为是"美国梦"的牺牲者。但剧中其他男性的成功则意味着实现"美国梦"的可能性。琳达是该剧女主人公,是一个"天使型"的家庭妇女,她是丈夫的坚定支持者,是家庭的核心支柱,但却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美国梦"的直接牺牲品。

    2008年02期 No.114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9 ]
  • 论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学的影响——东方文学比较研究之四

    谢永新;

    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字、思想和文学三个方面。在越南文学发展的三个不同时期中,这些影响的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儒家文化以及儒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佛教、道教等而形成的思想体系的影响,则贯穿了整个越南文学的创作进程。对此进行比较研究,客观地探寻越南文学与中国文化的关联,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文化价值。

    2008年02期 No.114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1K]
    [下载次数:1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63 ]
  • 论冰心与中国儒家文化

    周超飞;

    由于其家庭背景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影响与熏陶,冰心成为闻名中外的温柔典雅,贤良淑慧,乐善好施的中国传统女性的典范;同时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冰心又是一名思想前卫,个性突出,乐观开放的现代新型女性的代表。然而,凭着她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人格精神,冰心巧妙地将这种传统思想和现代意识进行有机融合,成为举世闻名的人文一致的中国文坛祖母。

    2008年02期 No.114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4 ]
  • 对传统批评的继承与超越——叶嘉莹的诗歌批评

    刘艳萍;

    叶嘉莹先生的诗歌批评理论是以"兴发感动"为核心,以诗歌中感发生命的深浅、厚薄、大小、正邪及其是否得到了完美的传达为标准。这是对中国传统诗论的系统化总结和拓展。在批评实践中,她既重视直觉的感受,又重视理性的分析,且运用联想和比较等评赏方法,将诗歌中生生不已的生命传达了出来。

    2008年02期 No.114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3 ]

经济学研究

  • 《孙子兵法》军事经济思想初探

    刘国祥;

    本文主要从古今战争的宏观角度论证《孙子兵法》军事经济思想的意义与价值。首先从内容上对《孙子兵法》的理论体系进行归纳和分类,然后重点分析经济思想,归纳了《孙子兵法》军事经济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后,作者从古今战史及中外战争理论的高度分析、阐述了《孙子兵法》军事经济思想的价值意义及给古今战争的启迪。

    2008年02期 No.114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5 ]
  • 论新桂系的贸易统制政策

    宾长初;

    新桂系在1931年重掌桂政后,提出"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口号,致力于广西的经济建设。为了扭转广西对外贸易严重逆差的不利局面,新桂系制定了贸易统制政策,设立进出口贸易处,对广西的对外贸易进行管理和直接经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贸易处存在的几年,广西的贸易入超有所减少,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农矿产品出口的增加,也促进了农矿业的发展,间接地支持了广西公营经济的发展。

    2008年02期 No.114 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4 ]

语言学·写作学研究

  • “鲤”“鳣”考辨

    李朝虹;

    传统训诂大多认为"鲤"和"鳣"是同一种鱼。其实不然。"鲤"是今鲤鱼,"鳣"是今中华鲟。这种错误的根源在于误读《尔雅·释鱼》"鲤鳣鳢鲩鰋鲇"条。

    2008年02期 No.114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5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5 ]
  • 赛场演讲的语言和谐美

    彭云帆;

    赛场演讲是一种大众艺术语言的审美活动,只有激发起听众的美感共鸣,才能达到赛场演讲所期待的效果。赛场演讲的文稿语言与有声语言构成的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美,是唤起听众美感共鸣的主要手段。

    2008年02期 No.114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日汉同声传译中常见问题及其对策

    梁丽娟;

    由于日汉两种语言所具有的不同特点,给同声传译造成了诸多的困难,影响了同声传译的质量。我们在进行日汉同声传译的时侯,可以采用先听先译、延长或缩短等候时间、预测、弥补、紧跟、切割归纳、调节语速语调语气等对策来解决遇到的困难。

    2008年02期 No.114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6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58 ]
  • 论语篇的隐性连贯

    张晓鹏;

    连贯是语篇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可分为由衔接手段支持的显性连贯和由非语言因素支持的隐性连贯。隐性连贯与不连贯的区别在于前者在语篇内存在统一的语域而后者没有。隐性连贯的存在有其社会和认知的基础,它有三个特点:它是隐性的,外指的和认知的。

    2008年02期 No.114 128-13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6 ]
  • 梁启超作文教学思想的历史视角解读

    黄邵英;

    梁启超在继承传统作文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大胆汲取西方教育的新知学理,探索作文教学的科学之路,架构了内涵丰富、观点新颖的作文教学思想,为现代作文教学理论建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2008年02期 No.114 13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63 ]
  • 试论公文写作的“直述不曲”

    宋文志;

    "直述不曲"是公文写作的核心要求,是公文写作在表达上区别于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标尺。要做到公文写作的"直述不曲",就要在公文的开头部分明确揭示发文的目的和依据,并在主体部分明确揭示公文的观点和主张,还要善于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注意使用质朴无华的语言。

    2008年02期 No.114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5 ]

文化与文化事业研究

  • 东盟一体化的重要文化建树——“共享与关爱的大家庭”愿景

    潘春见;

    在东盟一体化进程中,以东盟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为三大支柱的"东盟共同体",被描绘成一个充满激情与温馨的"共享和关爱的大家庭"。这是一个远大而美好的愿景,交集着东盟特有的战略与文化,蕴含着东盟丰富的共享价值和凝聚人心的文化力。

    2008年02期 No.114 14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0 ]
  • 文化视角下的人的全面发展

    姚高翔;

    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文化的发展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实现人民群众在文化方面上的发展。我们要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弘扬主流文化,以人民群众的文化实践为本,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08年02期 No.114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6 ]
  • 学生类期刊打造市场品牌的战略思考

    罗永模;

    学生类期刊打造市场品牌的过程就是"商业化与竞争化"激烈"碰撞",并不断"洗牌"的过程。不管从期刊社的微观层面,还是从市场体系的宏观层面,我们都应从战略的高度去认真思考,以尽快培育出本国的期刊品牌。

    2008年02期 No.114 15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