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研

  • 民俗资源与民俗旅游文化产业开发——桂台民俗事像开发利用交流考察若干思考

    黄桂秋;

    民俗旅游文化产业开发有多种模式,开发关键因素主要包括民俗文化资源、文化人才资源、各级政府官员、民俗传承者等环节;广西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应与宝岛台湾多多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共同促进两岸民俗旅游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2012年01期 v.33;No.12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6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7 ]
  • 伦理心理的迷误和人性认知的困境——论郑怀兴剧作《青蛙记》

    汤晨光;

    《青蛙记》是一部深邃的心理悲剧,它主要通过下意识的心理过程和心理内容的描写,揭示和解释了人物精神困境的形成和由此导致的死亡。在心理过程方面,人物总是不能自控地异化为他人,和自己形成冲突的对话关系;在心理内容方面,表现为人对人性的深刻怀疑和对人性恶的肯定判断,以及性观念和血统伦理意识对人的精神的控制和对人的理性思维的破坏。

    2012年01期 v.33;No.129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5 ]
  • 壮族服饰图案纹样的文化内涵

    玉时阶;

    壮族服饰图案纹样内容十分丰富,花草树木、行云流水、鸟兽鱼虫,无所不有。这些图案纹样随着被装饰物的部位的不同和用不同的工艺手段(如挑花、刺绣、织锦等)制作而各具匠心,千变万化,极富感染力。透过这些图案纹样,我们可以洞察到壮族历史上所创造的各种文化。

    2012年01期 v.33;No.129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0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63 ]

马克思主义与民族地区发展研究

  • “巴黎手稿”的思想内蕴探析与中国当代美学的一种构想

    朱寿兴;

    马克思的"巴黎手稿"既是一部经济学著作,也是一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的著作,更是一部哲学著作。在《手稿》中,马克思从谋求人的解放和发展出发,将经济学分析与哲学审视结合起来,对共产主义进行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论述,其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相统一的学术精神随之充分地表现出来。"巴黎手稿"的基本内容表明:共产主义既具有经济学的意义也具有经济学美学的意义,既具有伦理学的意义也具有伦理学美学的意义,既具有哲学的意义也具有哲学美学的意义。因此,"巴黎手稿"对中国当代的美学建设也具有根本性的启示意义,能引发我们形成一些具有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的美学构想。

    2012年01期 v.33;No.129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以苏为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逻辑主线

    林建辉;

    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明确提出"以苏为鉴",对苏联模式下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及建设经验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反思和批评,并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革"结束以后,邓小平继续对苏联模式及我国长期照搬苏联模式的后果进行深入批判,并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在突破苏联模式的同时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苏为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逻辑主线,今天仍应予以坚持和发扬。

    2012年01期 v.33;No.129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4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2 ]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熊孝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指明了方向,而思想政治教育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多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当前价值观多元化正消解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为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引领多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创新:教育方法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教育内容要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原则、教育手段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原则,教育环境要坚持优化原则。

    2012年01期 v.33;No.129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6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83 ]
  • 浅析职业教育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黄德凯;丘兆逸;

    本文揭示了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农村贫困落后状况,分析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落后重要原因之一是人力资本短缺。要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落后面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科教兴桂,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更新少数民族同胞的观念,增强其技能,提升当地人力资本。

    2012年01期 v.33;No.129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0 ]

文艺学研究

  • 《盐铁论》研究综述

    龙文玲;

    《盐铁论》是西汉桓宽根据汉昭帝时期盐铁会议的议文推衍增广而成,真实反映了汉昭帝时期朝野士人对当时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政策得失的看法,承载着盐铁会议的精神,是一部具有重要政治文化思想史意义的古代文献,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与研究。迄今关于《盐铁论》的研究成果颇丰,可分准备期、发生期、发展期和多元期四个阶段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综观现有研究成果不难发现,目前真正将《盐铁论》放在西汉社会的经济、政治与学术文化思想转型的关节点上,对《盐铁论》的历史文化意义进行研究的成果鲜有,这为将来的研究提供了可开拓的空间。

    2012年01期 v.33;No.129 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5K]
    [下载次数:18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62 ]
  • “周星”考

    杨东甫;

    "周星"一词,《辞源》、《汉语大词典》释为"岁星"、"指十二年",引白居易文、周亮工诗等为例,片面而有误。此词在古文献中之意义,除了上引两辞书所列义项(但辞书所引例多误)外,尚有下列义项:一、"一年。"二、"岁月,年华。"三、"一岁(用于表示年龄)。"四、"星名"(非"岁星")。

    2012年01期 v.33;No.129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元曲家隐语创作考论

    石艺;黄斌;

    在元代,杂剧与隐语是两种极为流行的娱乐文体,二者与元代的戏曲家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录鬼簿》及《录鬼簿续编》是研究元曲的重要文献资料,对于研究元代曲家与隐语的关系也有重要的价值。从二书关于元曲家隐语创作的数量以及态度来看,元曲家热衷且擅长隐语创作,这正是元杂剧中有诸多地方运用隐语的基础和原因。

    2012年01期 v.33;No.129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创造性误读与意象的自由定位

    黎定平;

    误读是有意向性的,它体现出读者的主体性地位与创造性作用,并给予人们解读文本以极大的自由度。它是以其超以言外的隐喻特质,通过概念映射对文本产生深远的影响。当误读渐而进入审美范畴并获得审美意义时,误读滋生洞见,误读萌发创意的有趣现象在各种文化解读中比比皆是。

    2012年01期 v.33;No.129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7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0 ]
  • 由“苏青热”解读其作品的世俗化审美追求

    翁少娟;

    苏青是成名于20世纪40年代的通俗文学作家,在被埋没了50多年后,在20世纪的90年代,大陆全国上下涌起了一股"苏青热"。从这股热流中,我们可以通过苏青作品中的"平民化的选材取向"、"生存本相的还原"和"对性的直言不讳"等世俗化写作特点解读到新时期以来大众对传统的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审美偏离和对世俗文化的审美追求,以及世俗文化对传统文化中神圣美和崇高美的消解。

    2012年01期 v.33;No.129 58-6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0 ]
  • 女性隐秘经验的梦幻书写与呈现

    李萱;

    传统女性隐秘经验的梦幻流露,在现代女性小说中演变为有意为之的梦幻书写与呈现,是现代女性进一步反思传统、确认自我存在和女性性别特征的一种积极行为。"梦幻"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折射了女性被内化了的传统性别观念长期纠缠的心理事实,也显示出现代女性想要冲破传统禁忌、寻找被压抑的女性自我、不断确认女性性别特征的努力。

    2012年01期 v.33;No.129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6 ]
  • 焦灼的灵魂——论八十年代初谌容、张辛欣女性意识的困惑

    农莉芳;

    针对中国女性"第二位"身份的处境,中国女作家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寻求体现"价值"之路,而当时的"价值"意识主要体现为争取与男性平等做"人"的价值。新中国成立之初至1970年代末,失常的"男女平等"又使女性遭遇"人"与"女人"的双重失落,直至1980年代初,谌容、张辛欣等作家才开始真正从女性意识的角度思考与男性不一样的价值问题。从谌容女性意识的隐性表现到张辛欣的显性突现及其困惑原因分析中,我们看到了女作家表达女性意识、实现女性价值的艰难与困惑,也给我们提出了值得思考的男女双方如何精诚合作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

    2012年01期 v.33;No.129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0 ]
  • 生态视野下惠特曼诗歌的自然观探析

    姚本标;江潇潇;

    "自然"是惠特曼诗歌最重要的表现主题。惠特曼的诗歌探讨了自然观中所蕴含的泛神论意义,论述了"回归自然"与回归原始"自我"的人文主题。他的诗歌歌颂自然、保护自然、回归自然,始终推崇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自然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肯定人类的灵魂与自然融为一体。

    2012年01期 v.33;No.129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6 ]
  • 诗歌节奏与感受性——洛尔卡诗歌的象征主义表现力

    刘怡;

    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感受性则是诗歌的灵魂。象征主义试图标示人类的普遍情感,追求内驱的感受性,加西亚.洛尔卡则通过对诗歌节奏的巧妙运用来对其加以实现。这些不同形式的节奏创造出了诗歌的多重感受性,提高了对普遍生活的艺术概括力。

    2012年01期 v.33;No.129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1 ]

教育教学研究

  • 转型期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刘力;吴靖;

    转型期,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将"强化教学能力训练"作为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选择的切入点,通过明确培养目标、拓宽培养口径、重组课程结构、革新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机制等策略,实现改革目标。

    2012年01期 v.33;No.129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2 ]
  • 论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学类专业“体验·实践”人才培养

    李强;

    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学科以其特有的历史使命、重中之重的办学地位和汇聚众多的优质资源,成为教育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丰厚沃土。教育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行合一,体验实践"的新理念以及配套的诸多改革工程,必然担当起引领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老三手"与"新三手"相得益彰,形成"三位一体"实践教学特色。

    2012年01期 v.33;No.129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7 ]
  • 大学道德教育弱化及对策

    叶锦义;

    当前大学实行专业教育,过分注重学生外在的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内在的"心情德性"修炼,使得大学生存在重利不重义,学历与修养相脱节,甚至犯罪事件频发等倾向。"心情德性"的修炼不仅靠"教",也要靠"化"。为了能够扭转大学道德教育弱化的趋势,应该增加人文课程比重,融"道"、"艺"为一;提高教师个人素养,形成"人师"意识;切实实行书院教育,营造良好的化人之"气"。

    2012年01期 v.33;No.129 86-8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大学英语任务型翻译教学实验及结果分析

    胡静芳;

    任务型教学提出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来完成来自真实生活的任务,以此促进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技能。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教学实践中具有可行性。教改结果表明任务型翻译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2年01期 v.33;No.129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7 ]
  • 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创新能力实践研究

    赵琦;梁智;

    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创新能力主要包括教学创新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要培养这种能力,教师本身要有创新精神,要注重知识的积累与更新;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应转变观念,树立提高创新意识为重点的教师继续教育观念,建立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的开放式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建立与培养教师创造性素质目标基本对应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从而真正提高中学英语教师的创新能力。

    2012年01期 v.33;No.129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5 ]
  • 省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论》出版暨学术研讨会综述

    秘书组;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论》学术研讨会,专家对其学术精神和学术思想开展的讨论。

    2012年01期 v.33;No.129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经济学·法学研究

  • 广西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及对策分析

    官锡强;

    近年来,广西对外贸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与国内发达省市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对外贸易结构尚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试从商品结构、地区结构、区域结构、方式结构、主体结构等五个方面对广西的对外贸易结构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了调整建议。

    2012年01期 v.33;No.129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0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2 ]
  • 论城市农民工的社会适应问题

    黄志强;容溶;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但目前绝大多数农民工尚未实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尚未融入城市社会,从而出现诸多社会适应问题。实际上,农民工的城市适应与社会化关系密切,并存在经济、社会、心理方面的适应层次,面临着就业歧视和就业压力、基本权益的损害、居住条件恶劣等主要困境,这主要是由户籍制度、市民与传媒的偏见、城市社会各组织团体的接纳与关注不足、农民工自身因素所造成的。因此,解决农民工城市生存的经济基础问题,消除户籍制度的阻隔,转变城市居民的偏见与歧视,改变城市社会组织机构,加强对农民工的组织和管理,以切实加强农民工的城市适应能力。

    2012年01期 v.33;No.129 10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9 ]
  • 让律师参与农村纠纷调解——发挥律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康治余;刘顺珍;

    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调解制度以其独有的优势得到了社会更多的关注。律师具有参与调解矛盾纠纷的优势。为了充分发挥律师参与农村矛盾纠纷调解中的积极作用,本文针对当前社会农村矛盾纠纷的现状和特点、律师参与调解的优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将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贯彻到我国律师的职业活动的实践中。

    2012年01期 v.33;No.129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0 ]

语言学研究

  • 汉语名词句研究概况及其界定

    唐丽;黄南津;

    一句之中完全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合而成,这不是自然语言的普遍现象,而是汉语中较为独特的语言现象。此句式有各种称说,但一般称之为名词句。前修时贤从多个角度对名词句进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名词句研究也还有广阔的探讨空间,需要进一步深入开掘。本文回顾以往名词句研究视角,评述其中得失,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名词句进行进一步界定。

    2012年01期 v.33;No.129 11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2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8 ]
  • 我国外语语种单一化的原因分析

    王淑莉;

    造成我国外语语种单一化倾向的主要原因除了受到政治外交的影响外,与国家长期以来的外语政策不无关系。有关部门应在科学论证我国现阶段对外语语种需求的基础上,尽快确立我国的关健外语,合理布局各省区的优势语种和特色学科。

    2012年01期 v.33;No.129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0 ]
  • 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新思路探析

    张晓鹏;

    高级英语课程是英语高年级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由于在"教"与"学"上存在一些误区,导致了这门课程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分析"教"与"学"的误区基础上,提出了倡导研究式教学,构建学生综合语言知识体系;拓展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批评能力和提倡开放性教学,改革传统的评估方式等教学新思路,为以后高级英语课程教改抛砖引玉。

    2012年01期 v.33;No.129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6 ]
  • 近七年听说法在大学英语界的应用研究述评

    卢澄;莫玉秀;

    大学英语教学界对听说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理论基础、社会背景、主要特征和教学模式、现实意义。从这四个方面对近七年的相关文献进行述评,勾画出该领域研究的现状,指出理论基础和社会背景研究存在不够深入全面的现象,主要特征和教学模式研究缺乏新意,现实意义研究有较好的突破。结合Skinner程序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运用听说法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2012年01期 v.33;No.129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2 ]

写作学研究

  • 《尚书》公文写作特色管窥

    周悦;莫恒全;

    《尚书》是我国古代一部极其重要的典籍,学术界长期以来对《尚书》的属性研究大多归为"上古史说"、"古代散文"、"应用文说",对《尚书》公文文体没有正确的认识。《尚书》虽处于我国古代公文发展的萌芽阶段,但这些公文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格式规范。作为"七经之首"的《尚书》,表达了古代统治者的政治思想和治国方略,对后世的中国公文文体及行文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认识《尚书》的公文特色,有助于纠正学界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并为现代公文的理论研究就写作实践提供借鉴。

    2012年01期 v.33;No.129 134-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 论《文选》对应用文的选编

    李航;

    从入选的文体看,将《文选》视为"纯粹的文学作品总集"这一主流观点是不合乎客观实际的。从选文标准看,以沉思翰藻为宗也并非是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不能据此判定《文选》就是"文学作品总集"。无论是诗赋还是应用写作,都同样需要"沉思翰藻"。《文选》首开风气之先,既收诗赋作品,亦收说理文、公文以及其他应用文,体现了中华民族在语文教育方面"文笔并重"的优良传统。《文选》对现代语文教学的启示意义:(一)"文笔并重",重视应用文,强调应用性;(二)"读写并行",强调理论性,重视实践性;(三)"通则不乏",古为今用,融会贯通。

    2012年01期 v.33;No.129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应用写作教材失范述评

    郭建利;

    现行的应用写作教材及辞书不少存在严重的知识性硬伤,包括权威版本,如徐中玉主编的《新编大学写作》、张保忠、岳海翔主编的《最新公文格式与写作规范》等。出现乱象的原因众多,编撰者、责编、审稿,出版社各个环节均难辞其咎。作为范本的教材及辞书,其质量要求理应更高。必须制定严格的编校机制、审定机制、纠错机制和舆论监督机制,以捍卫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期待精品教材早日问世。

    2012年01期 v.33;No.129 145-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0 ]
  • 《文选文研究》序

    力之;

    研究《文选》文者,不仅必得驰双轨——既需辨其"体",亦要析其"文";且当究其变。而凡此种种,《文选文研究》一书均有出色的表现。作者索《文选》文之各体的渊源所自深,勒其流变之轨迹晰,解读作品有着超乎知识与智慧外之深彻体悟。此佳构也,而方法论之意义存焉。类是书之研究《文选》文者,"选学"史上未有,而当代不能无。

    2012年01期 v.33;No.129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0 ]
  • 从书牍名篇看中华传统文化

    王凤年;

    书信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上书牍名篇举不胜举。在书信的名称、书信的书写规矩以及书信的称谓语等方面,往往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厚重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传统,精华与糟粕并存,需要加以"扬弃"。其中,历代书信中体现的君子自谦而敬人的思想和孝敬老人、尊重师长的美德等等,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与此同时,现代应用文的教学,也应注意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2012年01期 v.33;No.129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敬告作者

    <正>《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系广西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系首届中国百强社科学报、第四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广西优秀社会科学期刊,获广西高校文科学报一等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栏

    2012年01期 v.33;No.129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