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步瀛不拘骈散的文章观念——以《唐宋文举要》为例On Gao Buying's Concept of Being Irrespective of Parallel Prose——Taking Overview of Tang-Song Prose as Example
莫山洪
摘要(Abstract):
《唐宋文举要》既体现了高步瀛的以唐宋八大家为基础传统文章观念,也体现了高步瀛不拘骈散的大文章观念,还体现了高步瀛不拘门户的开放的文章观念。形成这样的观念,一是由于高步瀛兼擅骈散,二是与其师学传统有关,三是这与当时的文章观念的发展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KeyWords): 高步瀛;文章观念;不拘骈散;《唐宋文举要》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莫山洪
DOI: 10.16601/j.cnki.issn1002-5227.2015.06.00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郑凯歌.高步瀛《唐宋文举要》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
- [2]程金造.高步瀛传略及传略后记[J].晋阳学刊,1983(4):68.
- [3]方苞著,刘季高,点校.方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 [4]姚鼐.古文辞类纂[M].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据世界书局,1935年版影印.目录19.
- [5]高步瀛.唐宋文举要[M].北京:中华书局,1982.
- [6]永瑢,等.四库全书简明目录[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593.
- [7]孙梅.四六丛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651-652.
- [8]莫山洪.论骈文名称变化与其文体特征之关系[J].中国文学研究,2014(2):25-29.
- [9]谢无量.谢无量文集(第七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14.
- [10]钱基博.骈文通义[M].上海:大华书局,1934:15.
- [11]金秬香.骈文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100.
- [12]余祖坤.历代文话续编[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
- [13]高步瀛讲演,张文林笔记.国文研究法[J].女师学院期刊,第四卷第一二期.
- [14]高步瀛.南北朝文举要[M].北京:中华书局,1998.
- [15]梅曾亮.柏砚山房文集[M].台北:华文书局,1969年影印清咸丰六年刊本:210.
- [16]刘开.刘孟涂集(续修四库全书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510.
- [17]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9.
- [18]马其昶.桐城耆旧传[M].合肥:黄山书社,1990:446.
- [19]曹虹.清嘉道以来不拘骈散论的文学史意义[J].文学评论,1997(3):109-116.
- [20]莫山洪.骈散的对立与互融[M].济南:齐鲁书社,2010:468-477.
- 1高步瀛的老师,一般以为是吴汝纶。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认为是张裕钊和吴汝纶,“高步瀛,字阆仙,霸县人,师事张裕钊、吴汝纶”,见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卷十,直介堂丛刻本。本文论述依程金造《高步瀛传略及传略后记》,以高步瀛师从吴汝纶,见《晋阳学刊》1983年第4期。
- 1关于高步瀛对骈文派和古文派的批评,可参阅其《文章源流》第一编“总论”之“一、文章之名义”,见余祖坤《历代文话续编》,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年10月,第1版,第1266-1273页。亦可参阅其讲演记录之《国文研究法》,见《女师学院期刊》第四卷,第一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