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国有企业嵌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以柳钢集团为例O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Ethnic Areas Embedded with State-Owned Enterpris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Forging a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a Case Study of Liuzhou Steel Group
陈牧
摘要(Abstract):
民族地区工业发展是民族团结奋斗的成果,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保障。国有工业企业嵌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验和路径,对丰富民族理论和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有重要价值。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得到了党和国家以及全国各族人民的关怀与帮扶,广西工业发展史也是一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团结史。柳钢集团的建设历程体现了党和国家以及全国各族人民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对口支援政策成效;柳钢集团的快速发展增强了民族地区工业的“造血”能力,更在嵌入式发展中推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柳钢集团在精准扶贫期间不忘企业社会责任,通过产业精准帮扶、人才循环输送、教育结对帮扶构建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就业与文化共同体。柳钢集团作为民族地区承接国家对口支援的国有工业企业,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能力的转化,完成了从嵌入地方到互嵌社区和互嵌式发展的转型升级,实现了空间、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五个互嵌”的新局面,走出一条“工业强边”的互嵌式发展道路,促进了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发展,有效推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些做法形成了民族地区工业互嵌式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结合的“柳钢模式”,对于全国范围内国有企业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民族地区;国有企业;经济社会发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百年来广西各民族‘三交史’研究”(2021GMG014)
作者(Author): 陈牧
DOI: 10.16601/j.cnki.issn2096-7349.2022.06.00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N].人民日报,2014-05-30(1).
-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5).
- [3]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5).
- [4] 张亮.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理论与改革,2022(1):22-32.
- [5] 李曦辉.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44-53.
- [6] 李俊杰,马楠.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J].民族研究,2021(6):1-11+134.
- [7] 李曦辉.基于经济维度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J].宁夏党校学报,2021(5):5-15+2.
- [8]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5.
- [9] 列宁.列宁全集:第28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68.
- [10] 杨鹍飞.民族互嵌型社区:涵义、分类与研究展望[J].广西民族研究,2014(5):17-24.
- [11] 郝亚明.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现实背景、理论内涵及实践路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
- [12] 马晓玲.关于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内涵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15-19.
- [13] 曹爱军.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功能目标和行动逻辑[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79-85.
- [14] 陈纪.京津冀地区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与公共资源支持保障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8(10):62-67.
- [15] 张伦阳,王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逻辑、现实基础和实践路径[J].民族学刊,2021(1):10-18+84.
- [16] 刘成.民族互嵌理论新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15(6):7-14.
- [17] 李树燕.国家在场与多民族边境社区经济发展:基于云南省盏西镇的实证调查[J].生产力研究,2011(11):112-113+125.
- [18] 李灿松,周智生.多民族聚居区族际经济互动与山区经济开发:以近代“藏彝走廊”地区白族商人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6-32.
- [19] 刘诗谣,刘小珉,张迪.流动与互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结构维度:基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田野考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8):29-39.
- [20] 杨建科,王琦.经济发展、社会融合与西部居民幸福感:基于多民族的视角[J].民族研究,2018(5):1-13+123.
- [21] 世界钢铁协会.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22[R].布鲁塞尔:世界钢铁协会,2022:8.
- [22] 国家民委关于命名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的决定:民委发[2021]110号[EB/OL].(2022-01-05)[2022-09-30].https://www.neac.gov.cn/seac/xxgk/202201/1156536.shtml.
- [23] 柳州市国资委.扣紧民族团结进步“同心锁”:柳州国有企业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单位活动启动[EB/OL].(2022-06-07)[2022-09-30].http://lzgzw.liuzhou.gov.cn/xwzx/tpxw/202206/t20220608_3073638.shtml.
- [24] 《柳钢志》编辑部.柳钢志:1958—1986[M].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1988.
- [25] 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7.
- [26] 黄晓通,李玉雄.互嵌-交融-共生:空间生产视角下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实践[J].贵州民族研究,2022(4):42-48.
- [27] 汤夺先,王增武.互嵌与共享:新时代散杂居地区民族文化交融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2(3):5-16.
- [28] 马威.城乡组织互嵌与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基于湖北省BL村的实践调研[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78-85.
- [29] 金烨,毛凤玲.新形势下农村扶智与扶贫工作的思考[J].农村实用技术,2022(5):46-48.
- [30] 左明章,向磊,马运朋,等.扶志、扶智、扶学: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三位一体”模式建构[J].电化教育研究,2019(3):13-19+33.
- [31] 赵明刚.中国特色对口支援模式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11(2):56-61.
- [32] 刘国强,古棋予.民族互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涵[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3):60-64.
- [33] 裴圣愚,唐胡浩.武陵山片区民族社区互嵌式建设研究:以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17-21.
- [34] 许奕锋,李功员.民族共同体心理认同视域下的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J].观察与思考,2022(7):80-88.
- [35] 金炳镐,肖锐,毕跃光.论民族交流交往交融[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66-69.
- [36] 李曦辉.论民族国家模式差异化的根由[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3):133-146.
- [37] 严庆.多民族国家建设的话语与方略:基于国家建设与民族建设关系的视角[J].民族研究,2022(4):25-36+139-140.
- (1)数据来源:柳钢集团内部材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就广西钢铁脊梁新辉煌》。
- (2)数据来源:柳钢集团内部材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就广西钢铁脊梁新辉煌》。
- (3)数据来源:柳钢集团内部材料《发挥国企优势助力脱贫攻坚》。
- (4)访谈对象:LCD,男;访谈日期和地点:2022年8月5日,柳钢集团。引文中的“亩”即为1/15公顷。
- (5)数据来源:柳钢集团内部材料《发挥国企优势助力脱贫攻坚》。
- (6)访谈对象:LJL,男;访谈日期和地点:2022年8月5日,柳钢集团。
- (7)访谈对象:LJL,男;访谈日期和地点:2022年8月5日,柳钢展览馆。
- (8)数据来源:柳钢集团内部材料《发挥国企优势助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