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服务合同视角下的网络虚拟财产保护On the Protection of Network Virtual Proper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rvice Contract
林思宇;
摘要(Abstract):
随着网络游戏成为许多年轻人生活中的一部分,网络虚拟财产也渐渐成为法学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确定网络虚拟财产法律属性的问题上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而在实践过程中,不同法院在处理网络虚拟财产纠纷时,同样存在分歧,进而导致相似的案件却存在完全不同的判决结果,这种情况的出现不利于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拟从两个方向解决以上问题:一是明确网络虚拟财产的特性,通过各种学说分析总结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并以网络虚拟财产产生的基础法律关系——用户与网络服务商之间的服务合同为视角,解释依附于服务合同下的网络虚拟财产特性以及其与服务合同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二是解决缺少配套法律保护机制下的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问题,以及实践中影响用户实际利益的网络虚拟财产价值评估问题。
关键词(KeyWords): 网络虚拟财产;合同法;民事权利保护;价值评估;侵权责任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民族复兴思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17FMZ023)
作者(Authors): 林思宇;
DOI: 10.16601/j.cnki.issn1002-5227.2018.04.01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徐彰.盗窃网络虚拟财产不构成盗窃罪的刑民思考[J].法学论坛,2016(2):152-160.
- [2]林旭霞,张冬梅.论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权利的法律属性[J].中国法学,2005(2):189-192.
- [3]姚万勤.盗窃网络虚拟财产行为定性的教义学分析:兼与刘明祥教授商榷[J].当代法学,2017(4):72-85.
- [4]陈旭琴,戈壁泉.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J].浙江学刊,2004(5):143-147.
- [5]刘明祥.窃取网络虚拟财产行为定性探究[J].法学,2016(1):151-160.
- [6]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14.
- [7]张明楷.非法获取虚拟财产的行为性质[J].法学,2015(3):12-25.
- (1)存在正当手段的例外情形:某些网络游戏中以竞技类的PVP为主,通过击败其他用户获得其所拥有的装备或者游戏货币也是游戏的正当玩法,这种类型的玩法虽然类似侵权行为,但并不应当视为违反侵权责任法的行为。
- (2)参见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法院(2017)皖1302民初1872号民事判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