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v.43;No.190(06) 28-43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数字经济、非农就业和相对贫困
Digital Economy,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and Relative Poverty

汪德荣,孙咸宁

摘要(Abstract):

相对贫困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发展好数字经济,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促进非农就业,都是缓解相对贫困的有效方式。该文使用2013—2019年的省级宏观面板数据、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5 267组农村家庭的微观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相对贫困的缓解机制,并验证非农就业水平在数字经济缓解相对贫困路径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通过赋能相对贫困人群可以显著缓解相对贫困程度,非农就业在其中发挥了一定的中介作用,但这对不同类型相对贫困人群的效应存在异质性。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减贫效果最明显,东部地区其次,西部地区则出现“数字鸿沟”现象;数字经济在低净资产水平家庭的减贫效果比高净资产水平家庭更明显,这为推广“数字化+扶贫”新模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需要结合各地方实际需求,正确引导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减贫提供网络基础;切实引导相关产业和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为农户提供非农就业机会,提高农业要素生产率;发展监测全国相对贫困的网络信息系统。

关键词(KeyWords): 相对贫困;数字经济;非农就业;中介效应;数字减贫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西南民族地区陆地边境虚空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2020-GMD-020)

作者(Author): 汪德荣,孙咸宁

DOI: 10.16601/j.cnki.issn2096-7349.2022.06.00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