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的意象理论与意象创造
林植汉
摘要(Abstract):
<正> 意象,是诗歌中由诗人的主观心意(审美理想与审美情感等)与客观物象(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景物、场面等)融汇而成的富有蕴含与审美价值的具体情境。它作为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理所当然地是诗歌艺术的基本构成元件,对此,胡应麟甚至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克罗齐也说:“诗是意象的表现”。谁能想象,一首诗能够没有意象,或一段没有意象的文字能够称之为诗呢!我们考察诗歌成品及其生产过程就会发现,意象是诗歌创作构思的核心。它贯串于诗的形象思维之始终,是决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林植汉
DOI: 10.16601/j.cnki.issn1002-5227.1989.04.0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
- ② 克罗齐《美学纲要》。
- ③ 转引自赵毅衡《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见《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4期。
- ④ ⑦ 《闻一多全集(三)·冬夜评论》。
- ⑤ 《李健吾文学评论集》,第84页。
- ⑥ ⑨ (加)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从比较现代的观点看几首中国旧诗》。
- ⑧ 《闻一多全集(三)·诗的格律》。
- ⑩ ⒁⒆ 《闻一多论新诗·评本学年〈周刊〉里的新诗》,武汉大学出版社。
- ⑾ 《闻一多全集(三)·类书与诗》.
- ⑿⒅(25) 《闻一多全集(三)·英译李太白诗》。
- ⒂ 《闻一多全集(三)·泰果尔批评》。
- ⒂⒃⒇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第201、 200、 203页,三联书店。
- ⒄ 闻一多《电影是不是艺术》,见《闻一多青少年时代诗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
- (21) 《歌德谈话录》,第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 (22)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生命的形式》。
- (23) 莱辛《拉奥孔》,第115、 12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 (24) 《闻一多全集(三)·论〈悔与回〉》。
- (25) 《闻一多全集(三)·宫体诗的自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