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墨于人,着眼于剖析社会——三论茅盾短篇小说的浓缩艺术
刘焕林
摘要(Abstract):
<正> 我在一论、再论《茅盾短篇小说的浓缩艺术》二文中,是从作者的艺术构思和写作技巧方面来探索他是怎样将深广的思想内容和社会内容“浓缩”在他的短篇小说里的,本文试从他落墨于人,却着眼于剖析社会的视角来进行探索,因为在茅盾的头脑里,时时刻刻都在负荷着整个社会。早在“五四”时期,他就针对鸳鸯蝴蝶派把文学当成“为游戏,为消遣”的东西而提倡“文学是为表现人生而作的”,这个“人生”,“决不是一人一家的人生,乃是一社会一民族的人生。”这种为人生的文学观发展到40年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刘焕林
DOI: 10.16601/j.cnki.issn1002-5227.1989.03.0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 茅盾《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见《东方杂志》第17卷第1期,1920年1月10日出版。
- ② 茅盾《谈我的研究》,见《茅盾论创作》第24页,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 ③ 茅盾《关于艺术技巧》。
- ④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
- ⑤ 茅盾《社会背景与创作》,见《小说月报》第12卷第7期,1921年7月10日出版。
- ⑥ 茅盾《文学与政治社会》,见《小说月报》第13卷第9期,1922年9月10日出版。
- ⑦ 茅盾《文学和人的关系及中国古来对于文学者身份的误认》,见《小说月报》第12卷第1期,1921年1月10日出版。
- ⑧ 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
- ⑨ ⑩ 茅盾《读〈倪焕之〉》,见《文学周报》第8卷第20期,1929年5月12日出版。
- ⑾ 《〈茅盾选集〉自序》。
- ⑿ 《关于〈林家铺子〉的一封信》,见《茅盾小说讲话》,泥土社1954年3月版。
- ⒀ 《恩格斯致斐·拉萨尔》,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44页。
- ⒁ 《马克思致巴·瓦·安年柯夫》,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