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主体的差异探寻广西凭祥市壮族山歌文化的传播与传承A Study of Dissemin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Culture of Zhuang Folk So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Entity in Pingxiang,Guangxi
廖华力,郭倩倩
摘要(Abstract):
广西凭祥市壮族山歌文化的传播现状和传播内容因当地政府部门、商家团体、学者文人、歌师歌手和普通民众等不同传播主体的参与,使其形成主流意识形态的传达、商业经济利益的诉求、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使命和民间日常生活及情感表达的多声部交响。主流意识形态、商业经济利益等外力的影响起到或制约或推动的作用,它们对于山歌文化的传播和传承都是表面的和浅层的,深层的动力源泉却是存在于民间、存在于壮族广大的普通民众身上。山歌文化只有深深扎根于民间,从普通民众中汲取源头活水,才能枝繁叶茂。
关键词(KeyWords): 壮族山歌文化;凭祥市;传播主体;传播与传承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廖华力,郭倩倩
DOI: 10.16601/j.cnki.issn1002-5227.2015.01.01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廖华力.广西凭祥市壮族山歌文化的传播现状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0-15.
- [2]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EB/OL].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网站,2009[2014-08-30].http://www.gxwht.gov.cn/article/zcfg/info-597.html.
- [3]张坤丽.壮族民歌文化定位的历史嬗变[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6).
- [4]徐赣丽.生活与舞台——关于民俗歌舞表演的考察和思考[J].民俗研究,2004(4):144.
- [5]贺学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2):104-107.
- [6]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舆论学[M].林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39.
- [7]滕腾,农贵程.民族文化与边关旅游的互动发展研究[J].商业时代,2011(3):131-132.
- [8]i夕紫何.浅谈凭祥壮族传统文化[EB/OL].百度文库,2011[2014-08-30].http://wenku.baidu.com/link?url.
- [9]覃德清.多重力量制衡中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开发——以广西若干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开发个案为例[J].民间文化论坛,2005(1):60-64.
- [10]赵崇亮.壮族山歌魅力无穷——凭祥市友谊关山歌文化协会2010年工作总结(内部资料)[R].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