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的水平测度、时空分异及改进路径On the Level Measurement,Temporal an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and Improvement Path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Pearl River-Xijiang Economic Zone
梁君,丁珺
摘要(Abstract):
该研究选取15个指标构建乡村振兴指标体系,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对珠江-西江经济带11个地级市2011—2018年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分析发现:2011—2018年珠江-西江经济带各个地级市乡村振兴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整体水平较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越高;珠江-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地区之间差异显著;珠江-西江经济带地区之间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虽存在较大差异,但这种差异在不断缩小。不断提升珠江-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要发挥好两广地区之间优势互补效应,同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当地教育水平、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为乡村技术赋能。
关键词(KeyWords): 乡村振兴;水平测度;时空分异;珠江-西江经济带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广西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水平测度、时空分异与改进路径研究”(YCSW2020075)
作者(Author): 梁君,丁珺
DOI: 10.16601/j.cnki.issn2096-7349.2022.02.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N].人民日报,2018-09-27(1).
- [2] 廖彩荣,陈美球.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16(6):795-802.
- [3] 徐美银.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9(12):3-5.
- [4] 张海鹏,郜亮亮,闫坤.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创新和实现路径[J].中国农村经济,2018(11):2-16.
- [5] 陈冬仿,桂玉.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经济学逻辑解析[J].学习论坛,2020(12):41-45.
- [6] 张雅光.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的借鉴与选择[J].理论月刊,2019(2):126-131.
- [7] 刘七军,胡垚坤,李昭楠,等.微观视角下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评价实证分析: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三县(区)为例[J].中国农机化学报,2020,41(11):225-236.
- [8] 纪中强.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绩效评价体系构建[J].党政研究,2018(4):64-70.
- [9] 周莉.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农业绿色发展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19(3):116-127.
- [10] 申云,陈慧,陈晓娟,等.乡村产业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J].世界农业,2020(2):59-69.
- [11] 贾晋,李雪峰,申云.乡村振兴战略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8(11):70-82.
- [12] 毛锦凰,王林涛.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省域层面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20,36(19):181-184.
- [13] 陈俊梁,林影,史欢欢.长三角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20,34(3):16-22.
- [14] 李坦,徐帆.长江经济带省域乡村振兴指数动态评价[J].江苏农业学报,2020,36(3):751-759.
- [15] 张鸿,马超,杜凯文.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高质量发展测度研究:基于陕西951份调研问卷的实证分析[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1,34(4):27-39.
- [16] 徐辉,师诺,武玲玲,等.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其时空演变[J].资源科学,2020,42(1):115-126.
- [17] 熊建新,陈端吕,彭保发,等.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系统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J].地理科学,2014,34(9):1108-1116.
- [18] 王昱,卢世国,冯起,等.黑河上中游水质时空分异特征及污染源解析[J].中国环境科学,2019,39(10):4194-4204.
- [19] 周克昊,刘艳芳,谭荣辉.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时空分异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23(11):1510-1518.
- [20] 何玲玲,钟家慧.广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5):60-75.
- [21] 尚毛毛,车吉轩,颜兰.广西经济发展成效分析及潜能测度:基于14个市的统计数据[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6):13-28.
- [22] 刘荣增.城乡统筹理论的演进与展望[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63-67.
- [23] 冯兴华,钟业喜,李峥荣,等.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格局演变[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26(11):1721-1733.
- [24] 曹贤忠,曾刚.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模式选择研究:以芜湖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4,34(4):13-18.
- [25] 张超,钟昌标,蒋天颖,等.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20,40(9).
- [26] 科技部.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专项规划(2018—2022年)[Z].国科发农[2019]15号,2019-01-14.
- [27] BOSCHMA R A.The rise of clusters of innovative industries in Belgium during the industrial epoch[J].Research Policy,1999(28):853-871.
- [28] 宋保胜,刘保国.科技创新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供给与对接[J].甘肃社会科学,2020(6):204-212.
- [2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2018-02-04)[2021-12-04].http://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2-04/c_11223664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