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柏拉图到黑格尔 认识与审美
张军华
摘要(Abstract):
在西方美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美学探寻始终附属于哲学认识论的发展。但从本体论的意义而言,审美活动乃是人类对其自身诗意居住的深切关注。而人类主体既是能动性的又是受动性的,所以,其审美活动必定是处于个体心理结构、社会──历史关系与生命意义体验三向维度的交互作用中实现的。换言之,在考察人类审美活动时,必须将审美的个体性,现实性与超越性结合起来,唯如此,短暂者才能够立足于大地把握那世界与天空。
关键词(KeyWords): 认识;审美;对话与交流;超越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张军华
DOI: 10.16601/j.cnki.issn1002-5227.1997.01.00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诗简》第九章。
- ②《论诗艺》第一章。
- ③给达文兰特的《冈地博特》史诗序文的回答。
- ④《巨鲸》第八章。
- ⑤《狄德罗全集》第一0卷,第499页。
- ⑥《关于诗的哲学默思录》第二六节。
-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上、人民出版社,第 104页。
- ⑧《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71页。
-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第513页。
- ⑩、(13)海德格尔《诗·语言·思》之《诗人哲学家》,《艺术作品的本论》。
- (1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6月版,第120~122页。
- (12)《审美之维》,参见王岳川《艺术本体论》,北大出版社,第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