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v.35;No.141(05) 39-43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论中国文学中竹意象的演变
On the Evolution of theImage of Bamboo in Chinese Literature

金业焱

摘要(Abstract):

秦汉之前文学中的竹意象还不具有独立的地位,魏晋南北朝竹被纳入了文人审美的范畴,这一时期的文人或写竹之概貌,或赞竹之耐寒与坚贞,或于竹中寄托风流放达、隐逸、思乡之情,竹意象由此形成。唐宋文人或对竹细致刻画,或颂扬竹之虚心、孤标,或将个人经历、情感、志向、信仰等投射于竹,竹意象实现了其人格化与个性化的进程,中国文学中的竹意象成熟了。

关键词(KeyWords): 竹;意象;演变;成熟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金业焱

DOI: 10.16601/j.cnki.issn1002-5227.2014.05.010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