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少数民族古歌的价值研究On the Values of Ancient Folk Songs of Guangxi Minorities
王红
摘要(Abstract):
广西少数民族古歌是以生活本位为基础的史实资料属性和文学价值的融合,实现“以歌为用”“以歌代史”“以歌为学”,显示出其独特的实用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KeyWords): 广西少数民族;古歌;生活本位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广西少数民族古歌与民俗文化研究”(10YJC751086)
作者(Author): 王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参考文献]〖HT5”K〗
- [1]〓〖ZK(〗农冠品.广西少数民族创世史诗及古歌价值初探\[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3):31.〖ZK)〗
- [2]〓〖ZK(〗阿尔伯特·贝茨·洛德.故事的歌手\[M\].尹虎彬,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序35.〖ZK)〗
- [3]〓〖ZK(〗梁庭望,张公瑾.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25.〖ZK)〗
- [4]〓〖ZK(〗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M\].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0.〖ZK)〗
- [5]〓〖ZK(〗覃彩銮.壮族蚂拐节\[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51.〖ZK)〗
- [6]〓〖ZK(〗彭兆荣,等.南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111.〖ZK)〗
- [7]〓〖ZK(〗王红.民间规约的诗性展演:侗族款词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15.〖ZK)〗
- [8]〓〖ZK(〗蒙元耀.远古的追忆:壮族创世神话古歌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3.〖ZK)〗
- [9]〓〖ZK(〗刘亚虎.神话与诗的“演述”——南方民族叙事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6.〖ZK)〗
- [10]〖ZK(〗杨筑慧.中国侗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164.〖ZK)〗
- [11]〖ZK(〗蒙光朝.壮师剧概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55.〖ZK)〗
- [12]〖ZK(〗欧阳若修,等.壮族文学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89.〖ZK)〗
- [13]〖ZK(〗冯艺.瑶风鸣翠:瑶族卷\[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0:93.〖ZK)〗
- [14]〖ZK(〗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前言\[G\]//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创世史诗集成·广西卷.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5.〖ZK)〗
- [15]〖ZK(〗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审美经验和生活艺术\[M\].彭锋,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0.〖ZK)〗
- [16]〖ZK(〗龙殿宝.仫佬族文学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94.〖ZK)〗
- [17]〖ZK(〗高尔基.苏联的文学\[M\]//刘锡诚.俄罗斯作家论民间文学.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335337.〖ZK)〗
- [18]〖ZK(〗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53.〖ZK)〗
- [19]〖ZK(〗杨通江.苗族歌谣文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34.〖ZK)〗
- [20]〖ZK(〗吴浩,张泽忠.侗族歌谣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9596.〖ZK)〗
- [21]〖ZK(〗过伟.序言\[G\]//杨保愿.嘎茫莽道时嘉(侗族远祖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3.〖ZK)〗
- [22]〖ZK(〗《瑶族简史》编写组.瑶族简史·修订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7.〖ZK)〗
- [23]〖ZK(〗张声震.密洛陀古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序7.〖ZK)〗
- [24]〖ZK(〗马学良,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397.〖ZK)〗
- [25]〖ZK(〗沙玛拉毅.彝族文学概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57.〖ZK)〗
- [26]〖ZK(〗万建中.民间传说的虚构与真实\[J\].民族艺术,2005(3):71.〖ZK)〗
- [27]〖ZK(〗张有隽.瑶族历史与文化\[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239.〖ZK)〗
- [28]〖ZK(〗林继富.中国民俗通志·民间文学志\[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390.〖ZK)〗
- [29]〖ZK(〗杨国仁,廖正中.前言\[G\]//杨国仁,吴定国,等.侗族祖先哪里来(侗族古歌).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2.〖ZK)〗
- [30]〖ZK(〗周作秋.周民震 韦其麟 莎红研究合集\[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4:393,245,250.〖ZK)〗
- [31]〖ZK(〗肖远新.其麟歌声飞过海——读韦其麟同志民间传说题材的叙事诗\[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33.〖ZK)〗
- [32]〖ZK(〗黄伟林.抒情 叙事 象征——论黄神彪的诗歌创作\[J\].民族文学研究,1996(1):69.〖ZK)〗
- [33]〖ZK(〗周作秋,等.壮族文学发展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1489.〖ZK)〗
- [34]〖ZK(〗王绍辉.蓝怀昌\[M\]//赵志忠.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百家评传.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1105.〖ZK)〗
- [35]〖ZK(〗伍君.现代人的神话和象征——从瑶族史诗《密洛陀》到蓝怀昌的《波努河》\[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2):130.〖ZK)〗
- [36]〖ZK(〗黄珊.布洛陀文化对当代广西壮族文学的影响\[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2:31.〖ZK)〗
- [37]〖ZK(〗陆晓源.试论苗延秀创作的民族特色\[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5354.〖ZK)〗
- [38]〖ZK(〗晓雪.让全世界都听见我们的歌唱——新中国五十年的少数民族诗歌创作\[J\].民族文学,1999(3):88.〖ZK)〗
- [39]〖ZK(〗拉法格.关于婚姻的民间歌谣和礼俗\[M\]//拉法格.拉法格文论集. 罗大冈,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