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仁者能恶人:论孔子的厌恶观Only Benevolent Persons Can Loathe People: On Confucius’ View of Antipathy
任重远;
摘要(Abstract):
厌恶是人的一种基本情绪体验,其反映出人对于某种事物的反感态度,以及拒斥或远离该事物的愿望。作为人的一种消极情感,厌恶在孔子的言行当中多有流露,其通常以恶人的形式表现出来。恶人,对于孔子而言,是一种有着鲜明道德意义的社会行为,其与人之为仁具有紧密的关联。换言之,恶人与恶不仁相表里,孔子以此表达了其对于人之为人的道德理解与道德期许。
关键词(KeyWords): 孔子;厌恶;仁者;恶人;不仁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18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8BXW003)
作者(Authors): 任重远;
DOI: 10.16601/j.cnki.issn1002-5227.2019.01.01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朱光潜.谈修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36.
- [2] 达尔文.人类和动物的表情[M].周邦立,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157.
- [3] 保罗·布罗姆.善恶之源[M].清涂,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130.
- [4]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422.
- [5] 钱穆.四书释义[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56.
- [6] 郝大维,安乐哲.孔子哲学思微[M].蒋弋为,李志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 [7] 杜维明.儒家思想:以创造转化为自我认同[M].曹幼华,单丁,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50.
- [8] 蒙培元.情感与理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5.
- [9]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8.
- [10] 齐尔格特·鲍曼.通过社会学去思考[M].高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4.
- [11] 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M].程刚,译.刘东,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75.
- [1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