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v.36;No.143(01) 62-65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艺术主体的艰难之路——哈琴论后现代的语境化
The Hard Way of the Art Subject——Hutcheon's Views on Postmodernist Contextualization

刘晓萍

摘要(Abstract):

后现代主义所具有的历史性、政治性以及多元化等特征使得它必须冲出形式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桎梏,才能实现其对一统化和有限的封闭的知识的质疑与颠覆。要达到这一目的,加拿大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哈琴认为"语境化"(contextualizing)是非常有效的重要手段。哈琴从两个层次上定义后现代主义中的"语境化"。一是将艺术与理论置放于表达行为之内;二是将二者置放于这一行为隐含的更广泛的历史、社会和政治(以及互文)语境中。

关键词(KeyWords): 后现代;主体;语境化;文本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2014年度课题“琳达·哈琴的‘历史编纂元小说’理论研究”(SCWY14-06)

作者(Author): 刘晓萍

DOI: 10.16601/j.cnki.issn1002-5227.2015.01.0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