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规模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新发展阶段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系列论文之二Firm Siz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Less Developed Areas:on the Promotion of Firm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Serial Paper Ⅱ)
阎世平,李毅婷
摘要(Abstract):
助力欠发达地区经济跃升,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是高质量发展框架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以2001—2016年省域层面的工业企业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面板固定效应计量模型,以企业规模作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企业规模异质性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欠发达地区,相较于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带动效应更大;大型企业推动区域经济增长遵循"边际效应递减"规律,与发达地区相比较,欠发达地区从发展大型企业中获得的经济增长效应更大,各地区发展大型企业有助于缩小初始经济规模的差距;大型企业自身成长过程中带动小型企业成长的趋势明显。
关键词(KeyWords): 企业规模;经济增长;欠发达地区;工业企业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项目“推动广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GXZC2018-C3-16462-NNHD-A);;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信息通信技术、人才的资源匹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2020GDSIYJ02)
作者(Author): 阎世平,李毅婷
DOI: 10.16601/j.cnki.issn2096-7349.2021.05.0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PAGANO P,SCHIVARDI F.Firm size distribution and growth[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03(2):255-274. [2] 白俊红.企业规模、市场结构与创新效率:来自高技术产业的经验证据[J].中国经济问题,2011(5):65-78. [3] 高良谋,李宇.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倒U关系的形成机制与动态拓展[J].管理世界,2009(8):113-123. [4] 孙早,郭林生,肖利平.企业规模与企业创新倒U型关系再检验:来自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证据[J].上海经济研究,2016(9):33-42. [5] 薛清梅.民营企业融资的规模障碍与解决途径[J].财经问题研究,2004(7):77-82. [6] 李洪亚.融资约束、企业规模与成长动态[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34(4):11-17. [7] 徐保昌,李思慧.金融市场化与企业融资约束:国企属性和企业规模真的重要吗?[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9,35(2):47-58. [8] DING S,KNIGHT J.Can the augmented slow model explain China’s remarkable economic growth?a cross-country panel data analysis[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9(37):432-452. [9] GENNAIOLI N,RAFAEL L P,FLORENCIO L S,et al.Human capit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13,128(1):105-164. [10] 史歌,郭俊华.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创新效应和能源效应的双重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20(7):28-36. [11] 何兴邦.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9(10):24-32+58. [12] 唐未兵,傅元海,王展祥.技术创新、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经济研究,2014,49(7):31-43. [13] 林善浪,孟雪辰,朱小川.高铁设站、邻近效应与异质性城市经济增长[J].软科学,2020,34(2):66-71+91. [14] 鲁德银.中小企业成长是区域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增长极:鄂苏浙粤鲁的比较[J].工业技术经济,2006(2):22-26. [15] 周卫民.内生增长框架下的中小企业和我国经济增长稳定[J].当代经济科学,2001,33(2):67-74+126. [16] SMYTH R.Should China be promoting large-scale enterprises and enterprise groups?[J].World Development,2000,28(4):721-737. [17] 史修松,刘军.大企业规模、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企业500强的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4(9):88-99. [18] LEE K,KIM B Y,PARK Y Y.Big businesses and economic growth:identifying a binding constranit for growth with country panel analysis[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13(2):561-582. [19] 李苏苏,叶祥松,张少华.基于增长与稳定视角的企业规模与地区经济关系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0(2):40-57. [20] 李晓萍,李平,吕大国,等.经济集聚、选择效应与企业生产率[J].管理世界,2015(4):25-37+51. [21] 叶林.企业规模与创新技术选择[J].经济评论,2014(6):138-148. [22] SANIDAS E.The impact of large firms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exports,and regional integration:a chandlerian perspective[J].Middle East Business and Economic Review,2007,19(2):61-75. [23] 方芳,蔡卫星.银行业竞争与企业成长:来自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6(7):63-75.
- (1)根据国家统计局对经济地带的划分,本研究中的欠发达地区是指中西部地区(不包括西藏)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分类严格参照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 )》统计口径:工业企业中,小型企业是指销售额低于3 000万元的企业,中型企业是指销售额处于3 000万元至30 000万元的企业,大型企业则是指销售额超过30 000万元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