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v.34;No.135(03) 133-138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天雨粟,鬼夜哭”——自源文字滥觞考
On the Genesis of Writing Characters in History

黎定平

摘要(Abstract):

长期以来,文字起源一直是学术界争议不休的话题。从文字发生学和语源学的角度看,语言符号在最初阶段是在心理音响模仿以及形象临摹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由此可以推断文字起源经历了从"前文字"时期的"表形文字"到"表意文字"的演变过程。与中国的筹策而文字一样,陶筹而文字不过是"前文字"时期的一个典型产物,而表意字和假借的出现才是自源文字雏形产生的开始。

关键词(KeyWords): 自源文字;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起源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黎定平

DOI: 10.16601/j.cnki.issn1002-5227.2013.03.013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