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的政治——从臧棣的《菠菜》看中国20世纪90年代诗歌趋向Politics in Daily Life——On the 1990s Poetic Tendency from Zang Di's Poem “Spinach”
张桃洲
摘要(Abstract):
臧棣的《菠菜》是一首典型地显示中国20世纪90年代诗歌趋向的诗作,它以寻常事物为书写对象,体现了对现实生活的鲜明的反思意识和某种介入性。在菠菜入诗的背后,寄寓着中国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不懈努力:寻求如连接个人与现实生活的菠菜一般的媒质和方式,重新构筑诗歌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KeyWords): 臧棣;《菠菜》;中国20世纪90年代诗歌;日常生活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张桃洲
DOI: 10.16601/j.cnki.issn1002-5227.2015.06.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瓜尔蒂尼.《杜伊诺哀歌》与现代基督教思想[M].林克,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12.
- [2]臧棣.绝不站在天使一边[N].为您服务报,1995-08-31(“知识分子如何对社会发言”专版).
- [3]列斐伏尔.空间政治学的反思[M]//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62.
- [4]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M].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23.
- [5]唐晓渡.90年代先锋诗的几个问题[J].山花,1998(8):84.
- [6]欧阳江河.’89后国内诗歌写作:本土气质中年特征与知识分子身份[M]//谁去谁留.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247.
- [7]王家新.阐释之外:当代诗学的一种话语分析[J].文学评论,1997(2):68.
- [8]臧棣.90年代诗歌:从情感转向意识[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70.
- [9]臧棣.后朦胧诗:作为一种写作的诗歌[M]//中国诗选:第1辑.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351.
- [10]臧棣,木朵.诗歌就是不祛魅——臧棣访谈[EB/OL].木朵博客[2015-09-30].http://blog.sina.com.cn/s/bolg-54f7a3ado110005ta.html.
- [11]陈超,李志清.现代诗:作为生存历史个体生命话语的特殊“知识”——陈超先生访谈录[M]//学术思想评论:第二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151.
- [12]臧棣.诗歌的风箱[J].青年文学,2006(9):74.
- 1有的版本是28行,即“看见对他们来说似乎并不存在的天使的问题”被分成了两行:“看见对他们来说/似乎并不存在的天使的问题”。
- 1这部小说颠覆性地改写了名著《鲁滨逊漂流记》,讲述鲁滨逊未能驯服野人礼拜五、反遭其同化的故事,其中有人与神秘植物做爱的情景。关于《菠菜》中这一诗句与图尔尼埃小说关联的论述,参阅胡续冬《诗歌让“不存在的天使”显现》,见洪子诚主编《在北大课堂读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