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 (03) 42-46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略论“限制语”与“非限制语”

熊文华

摘要(Abstract):

<正> 一§1.1 在自然语言中,对概念起限制作用的限制语与对概念不起限制作用的非限制语极为相似。它们在语言形式上大多以定语和状语的形式出现,常与表达原概念的语词构成偏正短语(当然也有偏正式合成词),因而,常易被人混为一谈。§1.2 所谓限制是有着明确的界定的,前人早就揭示了它的逻辑特征:a、使概念的内涵增多、外延减少;b、使原概念与限制后概念具有真包含关系,即使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凡是具备这两个逻辑特征语词,我们称之为限制语;反之,则为非限制语。例如:“东北虎”、“蝇虎”、“蜂虎”等。“东北虎”是“虎”的种概念,“东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熊文华

DOI: 10.16601/j.cnki.issn1002-5227.1989.03.007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