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业激励政策的变迁与存在问题之探析On the Changes and Existing Problem of Incentive Policies for Media Industry
时臻善,魏宁,李敏
摘要(Abstract):
在社会转型时期,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广播电影电视部和后来更名为国家广电总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传媒业激励性政策,尤其重点扶持边境广电事业的发展,落实"西新"工程,在评优评先上呈现科学民主与严格规范的态势。在正激励的同时,也推行负激励的惩罚性文件,杜绝十几类违纪违规行为。然而在微观的具体传媒组织单位层面上,却存在长效激励机制的缺失,导致争优创先的企业文化丧失。传媒单位也存在激励与绩效考核脱节的问题,必然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而陷入新一轮平均主义的怪圈,激励作用难以发挥其应用的功能,使得优秀的传媒人缺乏内在的动力,看不到前途的光明,或辞职,或跳槽。这种严峻局面足以让传媒业界高度重视而加以挽救。
关键词(KeyWords): 传媒业;激励机制;绩效考核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复旦大学“985三期”整体推进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12SHKXYB002);; 国家自然基金《中国背景下关系治理形成机制及效用研究(71362006)》
作者(Author): 时臻善,魏宁,李敏
DOI: 10.16601/j.cnki.issn1002-5227.2014.05.03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余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播电视人力资源政策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9.
- [2]朱晓卫.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03:252-253.
- [3]高福安,张艳.我国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现状透视与对策[J]电视研究,2003(5):30.
- [4]毛晶晶.中国电视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初探[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21.
- [5]苏勇,叶永青.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理论的第四阶段学[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5.
- [6]Richard.L.Daf.Essentials of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Design[M].Beijing:China Machine Press,2003:420.
- [7]苏勇.中国企业文化的系统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119.
- [8]苏勇,何智美.现代组织行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29.
- [9]毛玉霞.论传媒变革时期媒介人力资源能本管理[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14.
- [10]罗建华.从“新闻记者”到“新闻民工”[J].新闻记者,200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