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 (01) 85-87+84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评价作品应从作品的实际出发——也谈《药》的主题

杨祖霞

摘要(Abstract):

<正> 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深刻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的社会现实。无疑是我国现代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对于伟大作家的作品,人们习惯于探赜索隐,挖掘它的思想深度,似乎不如此就会有损其伟大。对鲁迅某些作品的研究,就有这种现象。鲁迅的《药》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不少研究者写出了颇有见地的专论,帮助读者加深对《药》的理解,使人读后获益非浅;但也有一些论著却以牵强附会的分析,主观的论断,取代了鲁迅作品的实际,读后使人茫然、困惑,如坠五里雾。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杨祖霞

DOI: 10.16601/j.cnki.issn1002-5227.1989.01.01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