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v.36;No.145(03) 128-130+138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从《诗经》和考古发现看周代的同姓不婚
Study on the Non-marriage between the Families with Same Surname in Zhou Period fromBook of Songs and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王志芳

摘要(Abstract):

同姓不婚是周代婚姻习俗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周代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则。异姓姻在《诗经》等文献和周代的夫妻合葬墓以及出土的铜器铭文中都有所反映。同姓不婚的意义一是促进优生,一是具有政治意义的联姻。同姓不婚,娶于异姓,逐渐形成了同姓为兄弟、异姓为甥舅的族群形态。重人伦是周人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加强思想统治的一项有力措施,被作为提倡同姓不婚的一个出发点。

关键词(KeyWords): 同姓不婚;诗经;考古发现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诗经》邶风、鄘风、卫风地域文化生态考论”(14WXJ13)

作者(Author): 王志芳

DOI: 10.16601/j.cnki.issn1002-5227.2015.03.020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