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肥套”的符号类型、象征及其功能解析On the Symbol Type,Symbol and its Functions of “Feitao” for Maonan Ethnic Group
吴兰
摘要(Abstract):
毛南族"肥套"融合了毛南族的傩歌、傩舞、傩乐、傩诵等形式,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毛南族"肥套"在传播中蕴含着大量符号,这些符号类型丰富多样,意义的产生遵循着特定的程序,各种符号具有着多重功能,借助于这些符号,实现毛南族傩文化的沿袭与传承。
关键词(KeyWords): 毛南族“肥套”;符号;象征意义;类型;功能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广西民族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4MDYB018)
作者(Author): 吴兰
DOI: 10.16601/j.cnki.issn1002-5227.2014.05.01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白丽梅.民俗的符号学诠释[N].光明日报,2004-08-17:B4.
- [2]仲富兰.民俗传播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165.
- [3]蒙国荣.广西环江毛南族“肥套”(傩愿戏)[J].中华艺术论丛,2009(00):305-313.
- [4]彭家威,吕屏.毛南族肥套仪式中的造型艺术及其文化功能阐释[J].装饰,2010(10):116-117.
- [5]黄华新,陈宗明.符号学导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3.
- [6]皮埃尔·吉罗.符号学概论[M].怀宇,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1.
- [7]过伟.毛南族神谱初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02):77-84.
- [8]恩格斯.反杜林论[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354.
- [9]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35.
- 1毛南族的土俗字是利用汉字的音、形、义创造的文字。
- 2简笏,体为长方形,木制,长约35厘米,宽约5厘米,厚约2厘米,正面刻“京天教主张赵李天师”字样,背面刻八卦符和龙凤图案,是师公们的护身符。
- 3符筶的形状如对破的两片弯竹笋,木制,长约10厘米,底宽约6厘米,用时将合拢的两片符筶甩出或持之互击,发干枯之声,以之占卜问神。
- 4“条套”:“条”毛南语,“跳”的意思,即跳还愿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