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传统服饰文化保护和传承研究Research on the Safeguarding and Transmitting of the Traditional Garment Culture in Huizhou
许仲林
摘要(Abstract):
历史悠久的徽州传统服饰文化集中体现了徽州人民的勤劳智慧与蓬勃创造力,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对象。该文结合史料文献分析,以与出生和婚嫁相关的徽州传统服饰文化为例,梳理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探究其保护和传承的意义,有利于完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有利于促进自身和相关行业的共同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但目前,徽州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还存在保护和传承方式较为单一、未能构建稳定的传承体系等问题。该文认为,应在保留现有徽州传统服饰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思维理念和管理方式保护和传承徽州传统服饰文化,对传承人(群体)进行规范化认定与管理,建立现代化的徽州传统服饰文化传承体系,健全徽州传统服饰文化传承人培养机制,以及确保徽州传统服饰文化保护和传承个性化与多样化并行,使徽州传统服饰文化能够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KeyWords): 徽州;传统服饰文化;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徽州传统女装装饰工艺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AHSKQ2019D102)
作者(Author): 许仲林
DOI: 10.16601/j.cnki.issn2096-7349.2022.03.00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周梦.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传承的现状与出路浅析:以贵州少数民族服饰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46-151.
- [2] 新华社.文化部为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授牌[EB/OL].(2008-01-08)[2022-01-10].http://www.gov.cn/jrzg/2008-01/08/content_852871.htm.
- [3]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的通知:文旅非遗发[2019]147号[EB/OL].(2019-12-30)[2022-01-10].http://www.gov.cn/xinwen/2019-12/30/content_5465038.htm.
- [4] 郑红,崔荣荣.近代徽州地区诞生礼仪习俗中的服饰文化[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5(5):22-25.
- [5] 许星.中国古代民间婚礼仪俗中的着装风俗初探[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8(6):31-36+127.
- [6] 郑红.近代徽州地区民间服饰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6.
- [7] 杨明.徽州云肩艺术的传承和创新[J].西昌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1):49-52+74.
- [8] 朱韬,谢洪忠,肖杰丁.民族服饰的保护与传承及其产业扶贫路径研究:基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民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就业工坊的考察[J].民族艺术研究,2020(4):150-156.
- (1)此外,还有红盖头和脚上穿的红缎绣花婚鞋。由于其亮点主要在于绣花纹样,与礼服、内衣、凤冠霞帔、云肩、荷包上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