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的公共课心理学教材体系改革构想要点
赖国强
摘要(Abstract):
面向21 世纪的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材体系改革应把握时代的脉搏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着眼于学生主体精神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潜能的开发; 打破一门课程一本书的思维定势, 改革教材的体系与内容, 使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材更有利于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教师
关键词(KeyWords): 主体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一课多本”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赖国强
DOI: 10.16601/j.cnki.issn1002-5227.1999.04.01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陈 浩: 《国家教委副主任周远清访谈录》, 《中国高等教育》1996 年第7 、8 期。
- ②《心理科学》,1994 年第6 期。
- ③陈至立: 《知识经济和人才培养》, 《神州学人》1998 年第8 期。
- ④陈家麟著: 《学校心理教育》,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年4 月版, 第24 页。
- ⑤申荷永、高 岚著: 《心理教育》, 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 年6 月版, 第22 页。
- ⑥祝新华、陈 群: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验探索》, 《教育研究》1998 年第2 期。
- ⑦陈祖福: 《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改革》, 广西教委编印的《面向21 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学习资料汇编》。
- ⑧史民德: 《心理学中的主体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 年第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