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理论——一个文献的回顾Theories Supported by Society——Retrospection to a Literary Document
周林刚,冯建华
摘要(Abstract):
1970年代初,精神病学研究者首先从科学的角度,社会学家、流行病学家、心理学家等都从各自的理论立场出发,对社会支持加以研究。本文在梳理社会支持的内涵的基础上,详细阐释了社会支持体系的构成要素,最后就国内学术界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做了一个简要的回顾。
关键词(KeyWords): 社会支持内涵;要素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周林刚,冯建华
DOI: 10.16601/j.cnki.issn1002-5227.2005.03.00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本珂莱尔.婉格尔,刘精明.北京老年人社会支持网调查———兼与英国利物浦老年社会支持网对比[J].社会学研究,1998,(2).
- [2]蔡禾等.城市居民和郊区农村居民寻求社会支援的社会关系意向比较[J].社会学研究,1997,(6).
- [3]陈成文.社会弱者论———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
- [4]陈成文,喻名峰.论社会保障与社会支持[J].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 [5]崔丽娟,李虹.城市来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7,(2).
- [6]丁锦红,王净.在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 [7]宫宇轩.社会支持与健康的关系研究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4,(2).
- [8]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1).
- [9]胡湘明.论中国青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J].青年探索,1996,(5).
- [10]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1).
- [11]李强,吕勇.社会支持与青年下岗职工心理健康[J].青年研究,2001,(7).
- [12]李伟,陶沙.大学生应对策略的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水平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3).
- [13]刘广珠.577名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3).
- [14][荷]马特.G.M.范德普尔.个人支持网概述[J].国外社会学,1994,(4).
- [15]孟庆良,马力,全建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调查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1999,(15).
- [16]钱再见.中国社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政策[J].江海学刊,2002,(3).
- [17]丘海雄等.社会支持结构的转变:从一元到多元[J].社会学研究,1998,(4).
- [18]宋爱芹,李芳,翟敏.不育妇女个性特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与社会,1998,(3).
- [19]宋尚桂.低收入大学生社会支持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3).
- [20]孙彦芬,丛梅.天津老年社会网络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3,(5).
- [21]陶沙.大学新生社会支持的特点与变化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
- [22]田华.论转型期社会新生弱势群体与社会支持[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4).
- [23]王汉中.浙江农村社会老年支持模式的比较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1993,(1).
- [24]王济民,巫琳.入世后中国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问题[J].党政干部论坛,2002,(10).
- [25]王梅,夏传龄.中国老年社会支持负担现状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1994,(4).
- [26]吴清平等.肢体残疾成年人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配对状况的研究[J].武汉职工医学院学报,1997,(2).
- [27]肖水源.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4).
- [28]易进.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2).
- [29]张敏洁.中外老年社会支持方式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4,(4).
- [30]张兰君.贫困大学生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
- [31]张雯,齐光辉,郑日昌.师范大学生社会支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
- [32]张卫东,林喜红.城市老年人社会支持利用度研究[J].心理科学,1997,(5).
- [33]张文宏,阮丹青.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J].社会学研究,1999,(3).
- [34]张艳霞.城市非自愿离岗女性的社会支持系统———北京市个案研究[J].妇女研究论从,2001,(1).
- [35]赵慧珠.中国社会弱者的社会支持因素[J].东岳论丛,2000,(1).
- [36]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的转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