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改革背景下高校数字化治理模式构建的研究On the Digital Governance Model in Universities under Digital Reform
徐达
摘要(Abstract):
高校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字化改革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的重要部署,也是高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该研究分析高校信息联合模式、教育云网一体模式、远程高等教育模式三大高校数字化治理典型模式的技术、服务、数据的特点,结合我国新时代高校治理数字化改革的两个困境和四个改革机遇,提出应构建“基底—框架—织网”交叉融合式的高校数字化治理模式。该模式的特点为:以数据平台集成改革,实现一体化服务;以治理框架多维构建,扩充多元化功能;以高校信息织网创新,促进数据迅捷化传播。以此搭建高校数字化治理基底和突破信息孤岛限制,实现数字信息畅通、高校治理整体智治,形成师生、高校、社会三者效益的共赢。
关键词(KeyWords): 数字化改革;高校治理;模式构建;效益分析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徐达
DOI: 10.16601/j.cnki.issn2096-7349.2022.02.00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张杰.推进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访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晓静[EB/OL].(2020-05-26)[2021-08-17].http://news.cssn.cn/zx/bwyc/202005/t20200526_5134204.shtml.
- [2] 时延安.高校治理中体系化合规建设初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12):32-38.
- [3] 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推进数字化改革综述[EB/OL].(2022-01-08)[2022-02-10].http://www.gov.cn/xinwen/2022-01/08/content_5667128.htm.
- [4] 龚艺巍,谢诗文,施肖洁.云技术赋能的政府数字化转型阶段模型研究:基于浙江省政务改革的分析[J].现代情报,2020,40(6):114-121+128.
- [5] 浙江在线.袁家军: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努力打造“重要窗口”重大标志性成果[EB/OL].(2021-02-18)[2021-08-17].https://www.zj.gov.cn/art/2021/2/18/art_1554467_59084016.html.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教技[2018]6号[EB/OL].(2018-04-18)[2021-08-17].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 [7] 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2019-02-23)[2021-08-17].http://www.gov.cn/xinwen/2019-02/23/content_5367987.htm.
- [8] 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工作方案》《2021年浙江省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浙教办[2021]10号[EB/OL].(2021-03-16)[2021-08-17].http://jyt.zj.gov.cn/art/2021/3/16/art_1532974_58916819.html.
- [9] 张华,陈欣.安徽大学:数字化建设彰显强劲软实力[N].安徽青年报,2020-04-08(6).
- [10] 江西中医药大学.我校运用信息化手段助力疫情防控[EB/OL].(2020-04-19)[2021-08-17].https://www.jxutcm.edu.cn/info/1010/26704.htm.
- [11] 徐政治.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师生健康码预警系统硬核上线[EB/OL].(2021-12-20)[2022-01-01].http://caijing.chinadaily.com.cn/a/202112/20/WS61c03a37a3107be4979fdf54.html.
- [12] 陈胜伟,纪驭亚.浙江农林大学用大数据掌握师生健康状况[EB/OL].(2020-02-11)[2021-08-17].https://zj.zjol.com.cn/news/1385921.html.
- [13] 王亚希.高校数字化校园促进教育技术发展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0(5):37-41.
- [14] 李昌哲.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和应用集成[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16.
- [15] 朱力纬,刘丽勤,王健.高校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S1):104-110.
- [16] 李燕,安洋,张晋,等.从数字化校园到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考分析[J].价值工程,2020,39(5):284-285.
- [17] 吕照东.大数据视域下高等教育“循数治理”解析及实现路径[J].教育现代化,2019,6(81):154-155.
- [18] 赵安新.高校数据融合路径及其治理框架的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3):75-77.
- [19] 桑新民.全球化视野中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潮流:东亚研究型大学网络文化共建共享的战略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09(1).
- [20] 中国江苏网.全光承载的Wi-Fi6,打造“数智东南”信息高速路[EB/OL].(2020-12-15)[2021-08-17].https://news.seu.edu.cn/_t496/2020/1216/c5485a356587/page.htm.
- [21] 王庆,周志川,邬香绮.创新高等教育模式创新型大学:美国密涅瓦大学的办学理念[C]//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7卷,2018:21-24.
- [22] 王建虎,童名文,王芸,等.全球数字化学习:挑战、趋向及思考:《2020数字化学习现状》报告的解析[J].远程教育杂志,2020,38(5):52-60.
- [23] 崔柳,徐楠,桓晓龙.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电子世界,2019(17):88-89.
- [24] 舒畅.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壁垒:信息孤岛[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5):16-17.
- [25] 新华社.历史交汇点上的宏伟蓝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诞生记[EB/OL].(2020-11-04)[2021-06-18].http://www.gov.cn/xinwen/2020-11/04/content_5557298.htm.
- [26] 教育部举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暨教育信息化首场辅导报告会[EB/OL].(2022-02-21)[2022-02-21].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2202/t20220221_600942.html.
- [27] 袁家军:解放思想大胆探索高质量推进数字化改革[EB/OL].(2021-04-20)[2021-06-21].http://i.cztv.com/view/13577365.html.
- [28] 翟雪松,楚肖燕,张紫徽,等.基于中台架构的教育信息化数字治理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1,42(6):40-46.
- [29] 张静.校园数字化建设系统架构的档案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J].现代情报,2010,30(11):59-61+64.
- [30] 张义庭.信息化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与危机管理研究[J].情报杂志,2011,30(8):51-54+60.
- [31] 何克抗.21世纪以来的新兴信息技术对教育深化改革的重大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3):5-12.
- [32] 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等.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4):12-17.
- [33] 人民网.杨元庆:智能终端和云完美结合人工智能未来的方向[EB/OL].(2016-11-17)[2021-08-17].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6/1117/c14677-28876938.html.
- [34] 贺志强,庄君明.物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2):77-83.
- [35] 孟天广.数字治理全方位赋能数字化转型[N].浙江日报,2021-02-22(8).
- [36] 周红春.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新发展:信息化教育: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建设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2,33(6):5-11+28.
- [37] 张宸.移动时代新闻媒体面临的挑战:皮尤报告解读美国“数字化发展”趋势及对新闻业的影响[J].新闻与写作,2013(8):70-73.
- [38] 王运武.我国数字校园建设研究综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4):39-50.
- [39] 陶希东.着力提升国家数字化治理能力[EB/OL].(2021-03-25)[2021-08-17].http://share.gmw.cn/theory/2021-03/25/content_34716187.htm.
- [40] 徐达.以数字治理为核心的高校学生网格化管理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2021(5):71-76.
- (1)“C9联盟”是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这9所高校于2009年在“第七届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中签订《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进行的深层次合作交流,以互认学分、联合开展教材建设、共训青年教师、共建共享远程教育平台等方式共同培养人才的合作(参考科学网:北大清华等9所高校将建立中国版“常春藤联盟”,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9/10/224069.shtm)。“E9联盟”是指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这9所高校于2010年签订的《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在招生、联合培养、国际合作交流、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行的合作(参考科学网:同济等八校合作开展卓越人才培养实行自主选拔录取联考,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1/240674.shtm;“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高校”自主选拔联考时间确定,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2/240913.shtm)。
- (2)浙江数字化改革的“1+5+2”体系中,“1”即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5”即5个综合应用,分别是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综合应用、数字政府综合应用、数字经济综合应用、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和数字法治综合应用,包含“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城市大脑+未来社区”等核心业务场景,“2”即数字化改革的理论体系和制度规范体系。具体可见参考文献[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