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永平;
<正> 今年十二月十一日,是百色起义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成立五十一周年。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到来的时候,我们深切怀念红七军的优秀领导人——为人民、为革命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革命烈士李明瑞。 (一) 李明瑞,原名李瑾瑞,号裕生,广西北流县清湾乡人,一八九六年十一月九日(清光绪
1980年03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张季和;徐长安;
<正> 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民群众,为了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分子叛乱,从1918年夏到1920年底,逐步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于这些政策,有过不同评价。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把这些政策称为带有临时性质的措施,是在战争期间不得不实行和唯一可行的一种特殊政策。近年来,有的同志认为,上述说法“和列宁的有关论述是不一致的,也是不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这个意见,有积极作用,可以使
1980年03期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3 ] - 任一鸣;
<正> 一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举进士,官拜大理评事。宋仁宗景(?)三年(公元1036年),出任扬州天长(今安徽天长县)知县,后调任端州(今广东高要县)知府。景(?)五年(公元1038年),调京城开封任监察御史里行,后改为监察御史。景(?)五年到皇五年(公元1038—1053年),出使契丹,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转运使、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河北转运使、三司户部
1980年03期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5 ] - 黄杰;
<正> 一、对朱元璋的种种指责,是恰当的吗? 朱元璋是一位伟大的农民起义领袖,也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封建皇帝;这二者之间有一个转化的过程。有些人就是抓住这一事实,说朱元璋“蜕化变质”,以致贬低了他在历史上所起的重大作用。长期以来,人们怀着对革命的胜利阶级的无比崇敬心情,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强调要站稳无产阶级立场。有些同志确实是从这种朴素的阶级感情出发,用对待现代革命的方法去评价历史人物,自然就会产生朱元璋“蜕化变质”的看法。特别是朱元璋由贫苦农民出身,遭受过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
1980年03期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5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 宋子英;钱宗范;
<正> 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由于孔孟之道与君主统治相结合,产生和发展了专制主义。忠君思想就是专制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制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一个突出表现。这种观念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极深的影响。封建专制主义思想,虽然在某种特殊条件下,例如对形成和巩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或者当外族和外国入侵时,在客观上也起过一些进步作用,但总的来说,它是封建统治者镇压和统治劳动人民的一个理论工具,是
1980年03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8 ] - 曾庆全;朱承朴;
<正> 一、名称和渊源“传奇”是明清时期的重要戏剧体裁之一。“传”读作chuan,与“宣传”的“传”同音,而与“史传”、“传记”之“传”(读作zhuan)不同。其实“传奇”这个名称,在文学史上不一定都是指戏剧,如鲁迅编的《唐宋传奇集》就是唐代的短篇小说。“传奇”这一名称,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涵义,“明清传奇”是指明清两代的长篇戏剧剧本。近人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曾简要地作了说明:“传奇之名,实始于唐。唐裴铏所作《传奇》六卷,本小说家言,此传奇之第一义也。至宋则以诸宫调为传
1980年03期 3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2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 谭华孚;
<正> 阿Q是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典型,这是公认的,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却是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在一九五七年以后,不论争论的各方意见怎样分歧,有一点却是一致的,那就是:都不同意作者鲁迅自己的说法,即不同意说阿Q是“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是“暴露国民的弱点”的一个典型,认为这是一种“不妥当”的说法。但是,今天,在我国学术研究领域中长期存在的极左思想影响正在肃清的时候,如果实事求是地看问题,我们应当对鲁迅先生的观点给予充分的尊重。
1980年03期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 万一知;
<正> 1943年 1月 1日中国木刻研究会与西南木艺合作社在桂举办木刻展览会。征集展览的作品有一千余件。同日广西艺术馆、广西艺师班联合举行民歌演奏会。演出的民歌有:桂、闽、晋、陕、皖、青各省及英、美、法、俄、意、匈各国民歌之精华。 8日剧宣七队今起在艺术实验剧场公演由阳翰笙编剧,由范莱导演的《寨上风云》。 10日中苏文协桂林分会、国际反侵略运动会广西分会,国际宣传委员会,下午二时
1980年03期 6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9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 陈和年;
<正> 诗词作为交流思想的一种工具,它的语法结构必须基本遵循民族语言的共同规律。但诗词语法又有不同于散文的特点,因为诗词的语言要更加精炼,要受到格律的限制,它不如散文那样自由,许多时候不能不在一般语法规律的制约下,依格律的需要而加以省减、变化。词跟诗,特别是近体诗,格律上有许多共同的特点,语法也大体相同。然而近体诗每句字数固定不变,不是五字句便是七字句。词则由一字句到十一字句均有,一个较复杂的句子
1980年03期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 王庚年;
<正> 《哈吉穆拉特》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也是作家对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贡献。然而,长期以来这部小说不但没有得到苏联文学评论界应有的估价,而且受到某些权威学者不切合实际的指摘,因而埋没了这部小说的真正价值与重大意义。本文试图从详细介绍内容人手,通过作家写作思想及对主人公形象的分析,反驳国外学者对这部小说不公正的指摘,进一步揭示作家创作的真正意图和小说的重大意义。达到介绍
1980年03期 89-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8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5 ] - 冯光廉;
<正> 广西师院中文系编写的《鲁迅杂文选讲》,1979年由广两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一本相当有特色的书。它的印行,对语文教学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注析详细、通俗,是本书的一个显著特色。《编后》说:“我们试用逐段详细注析的方式,用意是为了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落实字、词、句、篇的解析,便于学生自学。”这可以看作本书编写的基本指导思想原则。在中学语文教师队伍中,既有教学知识和教学经
1980年03期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 刘焕林;
<正> 一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是李季的代表作作品,是一九四二年党中央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写出来的。它那浓厚的泥土气息与丰富无比的想象,曾经赢得了革命文坛的高度赞扬。作者李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的启示和鼓舞下,长期深入群众,努力搜集和整理陕北民歌“信天游”。认真向民歌和群众语言学习,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经过长期生活积累和创作实践,终于在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底,以“信天游”的形式,成功地创作出了有八百多行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延安的《解放日报》于一九四六年九月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日连载了这首长
1980年03期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 王永祥;
<正> (一) 一般说来,辛亥革命前的书籍著作,皆可称为古籍。古籍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物质生产情况和精神面貌的重要资料。其中酝藏着我国古代各族人民从事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宝贵经验和教训。我国历史悠久,古籍源远流长,内容丰富,门类广泛,绚丽多采,数量庞大,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积累起来的巨大精神财富。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籍”数量不断增多。秦汉以来,人民创造了纸张。汉武帝时广泛
1980年03期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李冠英;
<正> 杜甫的一生,是诗的一生,也是艺术的一生。他既精通音乐舞蹈,也善于书法与绘画。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对于他以诗为主的文学生涯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杜甫与歌舞唐代的艺术比较发达。以音乐来说,由于外乐的输入,乐器精良,新调增多,因之歌舞盛行。当时的歌舞,大都是宴会上举行的。赴宴的人一喝醉了酒,拿起自己的诗就唱,这叫“醉歌”。抽出自己的剑就舞,这叫“剑舞”。这是一般上层男子汉的娱乐。至于女子(舞女)。则有“剑器舞”等。会舞剑的大都会歌。杜甫在这样的时代风气里,学会歌舞,
1980年03期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