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心峰;
<正> “意象”说在我国古代丰富多采的美学和艺术理论中源远流长,内容极为丰富,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但在现当代的古文论研究中,古典意象论却成了一个被人忽视的角落。近几年来,古代“意象”理论逐渐为人所重视,人们对“意象”说的萌芽、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意象”范畴本身的内涵、特点等方面作出了富有价值的探索。不过对于“意象”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文艺学范畴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内容和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1985年02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6 ] - 骆伟雄;
<正> 王国维(1877—1927),清末民初的著名美学家。王国维的境界说,主要是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提出来的,在《宋元戏曲考》中也有论述。王国维曾致力于康德哲学研究,因读不懂康德的书,转而研究叔本华哲学,读《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服膺于权本华哲学,并回过头来,以叔本华主义的目光重读康德。1907年,在王国维思想中发生了一件值得注意的变化:他发现康德、叔本华哲学有“不可恃处”。他说:“余知其理,而余又爱其谬误。”因此认为“当今之哲学,大
1985年02期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黄钊;
<正> 《老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第一部体系完整、哲理宏富的重要著作。它发端于春秋末年(由老(耳冉)遗传),成书于战国前期,是我国西周至春秋战国之际哲学思维发展之集大成。它之成书,广泛吸取了前人思想之精华,尤其同《易》有着不可分的血缘关系。关于《老子》同《易》的血缘关系,历来的研究者多次提到过。宋人邵尧夫曰:“老子得易之体,留侯得易之用。”(转引自陈和祥评注《老子读本·老子总论》)这里所谓“老子得易之体”,画龙点睛地揭示了《老子》对《易》的继承关系。近人李大防在《老子姚本集注·自序》中曰:“老子
1985年02期 15-2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2 ] - 周业昌;
<正> 近年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引下,一部分哲学、自然辩证法工作者深入开展了对著名自然科学家的哲学思想、科学方法论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其中,李醒民同志在《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发表的《世纪之交物理学革命中的两个学派》等三篇文章[1](以下简称“李文”),运用了比较丰富的原始资料,评介了马赫、彭加勒等所谓“批判学派”的科学哲学思想,提出了一些不同于传统观点的看法和估计,对活跃思想,繁荣学术,丰富和改进我们的哲学原著教学和研究工作,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但是,李文也提出了一些值得商榷的问
1985年02期 2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3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5 ] - 田工;
<正>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种商品经济要求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和市场的调节作用,而价值规律和市场对生产与流通的调节作用是通过价格变动来实现的。因此,“价格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合理的价格是保证国民经济活而不乱的重要条件,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略就价格体系改革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 我国现行的价格体系很不合理,存在着相当紊乱的现象,不少商品的价格既不反映价
1985年02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丘国仁;
<正>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唯物论与辩证法高度统一的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原则。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原则,对于顺利地完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任务,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而客观事物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有它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
1985年02期 37-4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7 ] - 马宏柏;
<正> 本文试图将鲁迅、郭沫若两位大文豪的旧体诗作一个比较分析。笔者认为这个比较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第一,他们基本上可以说是同时代人,有着相似的生活道路。虽然他们“一生未谋一面”,“曾用笔墨相讥”,“但大战斗却都为着同一目标,决不日夜记着个人的恩怨”。他们的心是相通的。第二,他们的文学道路也相似。分别从小说、新诗登上文坛,成为新文学的开山巨匠,而后又以杂文、历史剧等创作著称于文坛。他们的旧诗都是战斗之余“偶而为之”的。郭沫若给兽迅旧诗以很高的评价。他曾多次用鲁迅诗原韵赋诗抒
1985年02期 41-4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5 ] - 陆晓源;
<正> 从四十年代中期开始到现在,广西侗族作家、诗人苗延秀同志,在文学创作这条艰难曲折而又充满吸引力的道路上,已经探索、奋斗将近四十个春秋了。作为一个民族作家,他努力创作出许多富于民族风情和色彩的文学作品,为社会主义文学园地增添了一朵朵艳丽多姿的民族之花。今天,我们党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民族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强调在文学领域中对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因此,我们来探讨苗延秀创作中的民族特色,无疑是一件十分有益的工作。
1985年02期 50-5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8 ] - 陆扬;
<正> 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以下简称《故事》)的框架结构迷离复杂,是评论界颇感棘手的一个课题。一般认为乔叟没有完成“总引”提出的一百二十或一百二十四个故事的预定计划,终是一种缺陷。这类观点,在学术界长期居于统治地位。进入二十世纪后,西方学者陆续以戏剧理论或希腊罗马传统释之,在一定程度上开辟了新的疆域。但是这些论述大多裹足欧洲,很难说没有一点欧洲中心论的气味,本文将结合东方传统,阐明《故事》结构为一完整的构造体系,并论述乔叟对框架结构的杰出贡献。
1985年02期 5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3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9 ] - 袁竞雄;蒋文华;
<正>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各地工农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复兴和发展革命事业,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等一百多次武装起义。在广西,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十一日,邓小平、张云逸等同志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本文拟就红七军初创时期的军事行动作些探讨。 (一) 百色起义和红七军建立后,敌人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百色城内的反动势力和百色附近
1985年02期 66-70+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 张家璠;
<正> 桂林作为一个游览胜地,早在唐宋时期即已闻名全国。这块昔日遐荒化外之地,何以能发展成为风景名城?这是我们在城市史研究中不可不加以考察的问题。一历史上,任何城市的形成及其演变,都受着自然与社会诸因素的制约。桂林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一个风景名城,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这里山水秀丽,足资游览。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地当湘桂走廊的西南端。它的地理方位,约在东经110°17’,北纬25°18’。全市总面积约五百六十五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三十
1985年02期 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3 ] - 张一民;
<正> 要编修出一部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统一的高质量的方志,应作多方面的努力。一、要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一定的专用经费。除编委会外,还须设立得力的修志办公室,工作人员一般应在十人左右。参加修志人员,最好具有高等文化水平,懂得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有历史学、地理学、方志学专门知识,还要有修志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据了解,目前各县市参加修志的同志,大都是从各战线、各单位抽调来的,其中学过历史专业的不多,
1985年02期 79-84+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郑如霖;
<正> 都铎王朝(公元1485—1603年)在英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王朝,在其统治时期是英国资本主义因素蓬勃发展的时期。本文试就其奠基人亨利七世的历史地位作初步的探讨。一、亨利七世所处的时代及其所具有的性格 15—16世纪初期,正是英国资本主义因素在封建主义母胎中开始发展的历史时期。这时封建主贵族与资产阶级正处于势均力敌状态,亨利七世则扮演着中间调停人的角色,并且还常成为创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的帮凶。处在这样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历
1985年02期 8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3 ] - 陈振寰;
<正> 1、0、在讲诗的语法以前,先要说说诗歌语言的性质以及诗的体式与诗歌语言发展的关系。 1、1、诗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精华。它是最凝炼、最形象、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诗的语言必须建立在民族共同语的基础上,不能脱离或游离于这个基础。它必须能为本民族成员所理解、接受,能够表达他们的心理和感情。诗的语言是一般文学语言的提纯。诗的语法既要服从于民族语言共同的语法结构规律,同时,由于它在表意上和格律
1985年02期 93-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7 ] - 火华;
<正> 一、文言文教学的重点近些年来,因为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有的教师便将语文课上成了纯工具课,仿佛学生对课文本身的思想内容领悟理喻是次要的,只须弄清文章包涵的基础知识就够了,至多,再从赏析的角度,讲讲文章的艺术方法。这种倾向在文言文教学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凡上文言文,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是以解词为中心,以翻译为目的,把每一个字词的词义、词性、读音、用法和每一个句子的语法结构逐一弄清,并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翻译,就算大功
1985年02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