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谈对马克思青年时代诗歌的评价

    林宝全;

    <正> 马克思自青少年时代起就酷爱文学艺术,他称艺术为“人类精英最辉煌的贡献和结晶”。他不仅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世界文学名著,而且奋笔投入文学创作的实践。中学毕业时,他幻想自己未来能成为一名诗人。他曾在一首题为《创作》的诗中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创作激情:多么炽热呵,创作的火焰,它从你的胸口向外蔓延,我的心很快就和这情火,熔化在一起汇成一片。情火响起金竖琴的声音,给心头的火焰披上柔情的罩衫。在大学阶段他废寝忘食写了几册诗集,其中三册:《爱之书》第一部、《爱之书》第二部和《歌之书》献给了他亲爱的未婚妻燕妮;另一册诗集献给了他尊敬的父亲(以上几册诗集,

    1985年03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8 ]
  • 谈《雷雨》的人物形象塑造

    张冠祥;

    <正> 曹禺同志的处女作《雷雨》,从一九三四年发表以来,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剧坛上闪烁着异彩,至今依然光艳夺目。它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固然是由于它有着意在反映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家庭生活的主题,完整、紧张扣人心弦的戏剧情节,但更主要的是由于它塑造了具有时代、阶级、民族特征的人物形象。凡是读过《雷雨》剧本的人,谁能忘记那位外形沉静、忧烦,而内心燃着一团火的繁漪呢?她不甘忍受封建家庭的压抑和摧残,大胆地反抗着,“做一次困兽的搏斗”。她的不屈

    1985年03期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6 ]
  • 刘勰继承和发展了赋比兴理论

    赵盛德;

    <正> 赋、比、兴是我国先秦时期运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它们在造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刘勰在《文心雕龙》的《诠赋篇》和《比兴篇》里对于赋、比、兴进行了专题论述。本文就刘勰怎样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赋、比、兴理论,提出些粗浅的看法。一、赋、比、兴的渊源及魏晋前的发展概况赋、比、兴是前人归纳、总结《诗经》里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在上古时期,六经是太师讲学的主要教材。六经包括《礼》、《乐》、《书》、《诗》、《易》、《春秋》;太师

    1985年03期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4 ]
  • 柯尔律治的魔幻诗三杰作

    麦永雄;

    <正> 西方通常都将英国湖畔派诗人柯尔律治的《古舟子咏》、《克丽斯塔贝尔》、《忽必烈汗》这三大诗作相提并论,称之为魔幻诗或超自然诗,对它们极力赞扬,推崇备至。布鲁克(Stopford Brooke)有一句常被人引用的名言很能说明这一点: 柯尔律治全部美妙的诗篇可以装钉在二十页中,但是,应该全部用纯金。当代有影响的批评家奈特更是别出心裁,把这三首诗称为柯尔律治的“神曲”,认为它们分别与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神曲》中的《净界》、《地狱》、《天堂》相当。概括地说,对柯氏魔幻诗不加分析批判而一味颂扬是西方评论的通病。另一方面,苏联和我们国内一些把柯氏视为反动或消极浪漫派诗人的论者又把魔幻

    1985年03期 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7 ]
  • 马克思的社会系统观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周世中;

    <正> 在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用马克思的社会系统观,进行社会主义经济系统的研究,指导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马克思关于社会系统的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部分。马克思尽管没有明确提出过“系统,的概念,但是,在他的著作中,人们还是能品尝出丰富的系统论思想的。系统论的创始人之一、奥地利的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就曾说过,他的系统论是来源于马克

    1985年03期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0 ]
  • “两户一体”产生的条件及其发展趋势——荔浦县“两户一体”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林学荣;

    <正> 不久前,我们到荔浦县农村对专业户、重点户和经济联合体的发展情况作了一些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两户一体”是随着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分户承包的家庭经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两户一体”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农村发展商品生产最活跃的因素,在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的转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两户一体”的大批涌现及其发展趋势据一九八四年九月底的不完全统计,荔浦县的专业户、重点户和经济联合体共有5345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9.3%。其中重点户有4897户;专业户有113户;经济联合体有335个。一九八四年“两户一体”总数比一九八三年增长了五倍多。如双江乡龙岭村共有29户,早几年只有一户种植磨茹的重点户。这

    1985年03期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5 ]
  • 区别客体自身与观察主体所认识的客体的认识论意义

    宋立军;

    <正> 在探讨观察中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笔者曾针对W·斯台格弥勒的所谓“范式变更使世界本身也变了”(见《科学哲学中的革命—围绕库恩科学观的争论》,《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1980年第1期)的观点,提出“要区别观察客体自身与观察主体所认识的观察客体的界限”。并认为:“观察客体自身并不会因理论结构的改变而改变,改变的只是观察主体所认识的观察客体。即由于理论结构的改变,使观察主体对客体的观察的角度、范围以及所作的观察结论发生了变化。”(见《哲学研究》1983年第6期)胡俊卿同志在《也谈观察中主体和

    1985年03期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 傅山对教条主义学风的批判

    尹协理;

    <正> 傅山(1607—1684)字青主,山西阳曲(今大原市)人,是明末清初我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之一。傅山具有比较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事物及其规律都在永恒地发展变化着,因此,人们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知识需要不断更新,绝不可执著不前。在这基础上,他探讨了遵师的利与弊,读书与思维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并进一步对明末清初泛滥一时的教条主义学风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批判。他呼吁彻底扫除这种腐败学风,开创新的风

    1985年03期 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8 ]
  • 先秦时期广西越人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何英德;张一民;

    <正> 活动在祖国南疆的广西越人,早在先秦时期,就与中原文化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一、从考古材料看考古资料对研究氏族、部落、部族、民族的起源以及民族迁徙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正如苏联民族学家伊茨所说:“考古学材料从来也不可能和具体的民族共同体绝对地联系在一趄,但是这种材料能帮助找到共同体,并确定类似文化因素的起源。”广西越人先民的文化什么时候开始与中原发生联系呢?从目前所知道的出土文物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梗概。1979年在广西西部的百色盆地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打制石器。这些打制石器有砍砸器,石器个体硕大,一般

    1985年03期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明代广西少数民族起义的几个问题

    徐硕如;

    <正> 在明王朝统治下的二百七十六年中,在广西这块土地上,几乎没有一个平静的年头,英雄的各族人民自始至终进行了前仆后继的反抗斗争。起义的发动者,多为瑶壮人民,参加的有汉、苗、侗各族群众。实际上,它是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联合大起义。起义的烽火,盛旺之时,遍及大半个广西。本文仅就明代广西少数民族人民起义的阶段划分、特点、失败原因和历史功绩,进行初步的探讨。三个阶段根据明代广西少数民族起义的发展情况,可将它分为三个阶段。

    1985年03期 5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9 ]
  • 论乾隆治政

    钱宗范;

    <正> 一、乾隆治政的成就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是清代中期的著名君主。他在位六十年,又当太上皇三年多,享寿八十九岁,是我国历史上实际执政时间最久、享年最高的皇帝。在他君临天下的六十多年中,我国在政治上,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斗争,平定了国内叛乱,巩固了国家统一,建成了一个拥有自外兴安岭至南沙群岛,自葱岭、巴尔喀什湖至库页岛和台湾的广阔疆域的强盛的封建大帝国;在经济上,继续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我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增长,封建经济发展到我

    1985年03期 6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5 ]
  • 太平天国时期李文彩领导的壮族农民起义

    张山;

    <正> 1851年,在广西永淳、横州地区爆发了一场声势甚大的壮族农民起义。壮族英雄李文彩率领义军转战桂、粤、湘、黔、川、滇、鄂七省边界州县,坚持斗争二十一年,沉重打击了清朝在地方上的反动统治,在近代农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特别是义军1861年入黔参加太平军后,与贵州各族农民起义军并启战斗,长达十年,有力地支援了咸同年间的贵州各族农民起义。它在太平天国天京陷落、全国农民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仍高举太平军旗号,坚持斗争达八年之久,是最后失败的一支太平军。它的失败比西捻军还晚四年,从史学的角度看,它把太平天国革命的下限由通常的1868年延长到

    1985年03期 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7 ]
  • 试论日本明治宪法的产生及其特点

    孙月娥;

    <正>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不仅是一场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革命”,也是一场“强有力的社会变革”。明治维新导致了天皇制政权的确立,也使日本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可是一八六八年天皇制政权建立后,日本并未像十八世纪末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那样,在推翻殖民统治和封建主义后,立即制定成文宪法、实行资产阶级立宪制度。而是在镇压和分化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

    1985年03期 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7 ]
  •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指导学生学好语文

    区亮;

    <正>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把高度的革命性和严格的科学性统一起来,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所以,它就给人们在观察问题的时候,提供了一个总的向导,一个正确认识事物、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人们在进行学习、研究和工作的过程中,总要自觉或不自觉地受一定的哲学观点的支配,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就能够对人们的学习和工作起正确的指导和支配作用。事实说明,一切科学和工作成

    1985年03期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 中学生说话训练初探

    黄麟生;

    <正> 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其中关于如何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又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这不仅是因为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不重视学生的说话训练,致使中学生说话能力低下,更重要的是由于说话能力本身的重要性已经在社会实践中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

    1985年03期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