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小平国际共运思想述略

    贾同跃

    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过程中,不仅着眼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而且把问题放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加以考察、审视和论证,在此过程中形成了邓小平的国际共运思想:建设社会主义,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有固定模式;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改革之路;社会主义必须要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1999年0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 民间童话的语言魅力与儿童审美

    蒋明智

    儿童喜爱民间童话与民间童话的语言魅力相关。这主要表现在:民间童话富于动态性的语言适应了儿童从动作演化出来的认知进程和游戏心理;易于情感体验的语言克服了儿童的认知局限与阅读障碍,让儿童直接进入文本传达的情感体验世界;亲情语言满足了儿童爱的渴望、愉快追求和社会建构的需要。

    1999年01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7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6 ]
  •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及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胡增文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在邓小平之前,如何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由于时代和认识的局限,都是没有解决的问题。邓小平理论的一大贡献,就是对这些重大问题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做出了创造性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如何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999年01期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 日本过疏农山村的振兴及其对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启示──以日本国福岛县三岛町为例

    陈为

    本文以日本东北地区福岛县西部的三岛町为例,探讨了日本过疏农山村衰落的地理过程及其振兴的途径;借鉴日本地方政府对过疏农山村振兴的经验,提出了中国农村规划建设的对策建议。

    1999年01期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5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73 ]
  • 我国行政性垄断浅论

    陈文

    行政性垄断是指具有行政权的组织滥用行政权而形成的垄断。它的产生源于政府对经济过多过细的管理,源于我国经济的条块分割、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存在。行业垄断、地区垄断、行政性公司是行政性垄断的表现形式。行政性垄断的危害是它不但破坏了有效竞争,妨碍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而且还直接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妨害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由于行政性垄断不同于一般经济性垄断,对它的治理应该是综合性的。

    1999年01期 20-2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6 ]
  • 从西江航线的开发看桂澳经济一体化

    陈小锦

    桂澳经济有着优势互补的巨大潜力,而西江航线恰处于桂澳联系的枢纽地带,有着重要的经济地位。开发西江航线,形成西江航线港口、城市、产业群,可以使之成为桂澳经济一体化的契机,进而开发大西南的广阔市场。

    1999年01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8 ]
  • 《儒林外史》文体渊源试探

    王进驹

    《儒林外史》不仅仅是直接从白话通俗小说发展而来,其文体渊源可追溯到《世说新语》,在不重纪事而追求人物神韵、文人性、真人轶事性、谐趣性以及适应于创作宗旨的分类结构等诸多方面,《儒林外史》都受到了《世说新语》的影响,吴敬梓在汲取《世说新语》所表现的文化精神之同时,把《世说新语》的文体因素融化到白话小说的创作中,使《儒林外史》的小说文体呈现出独特的风貌。

    1999年01期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59 ]
  • 欧阳修作品中的山意象

    梁德林

    欧阳修曾自称“爱山者”,山意象在其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欧阳修笔下的山千姿百态,令人喜爱。它们往往成为世俗的对照物,成为自由的象征,寄寓着作者的归隐之念,体现着作者的仁者风范。欧阳修还从山的形象中感悟到了一些艺术创作的规律,并提出了他的文学理论。

    1999年01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6 ]
  • 略论陶渊明的悲愤

    韦燕宁

    陶渊明并非浑身静穆,他始终关注社会现实,追求人生理想。但遭逢乱世.致使其命运坎坷多难,他那强烈的悲愁愤懑之情由是生发,并终其一生。这是诗人生活面貌最为客观的反映。

    1999年01期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5 ]
  • 广西平南闽南话的语音系统及同音字汇

    李玉

    平南闽南话保留了不少汉语上古音的形式并且深受平南粤方言的影响,历史音变的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点:保存了上古音鼻冠音声母[mb-]和[-],保留了上古音清界音声母[h-],有许多上古[st-]复辅音声母分化的字例……受粤方言的影响,平南闽南话产生了[∫]声母,「ts]、[tsh]两声母消失;鼻化韵大为减少,只剩五个(厦门话12个),塞韵尾[-k]消失,只剩下[-p]、[-t][-?]三个塞韵尾;鼻尾韵增加,共19个(厦门话13个)其中、、、四韵很可能是借自粤方言。

    1999年01期 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76 ]
  • 忻城(城厢)方言的历史音韵

    蓝利国

    历史音韵是描写古今语音演变情况的。本文从中古音出发描述忻城(城厢)方言的历史音韵。文章先列出忻城(城厢)方言的声韵调,然后分别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对中古音在忻城(城厢)方言中的演变情况进行具体描述,并在北方方言内部进行简要的历史音韵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忻城(城厢)方言的历史音韵与整个北方方言是基本一致的,但也有它自己的一些特点。

    1999年01期 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9 ]
  • 从汉语句法的角度看英汉翻译中的组词与造句

    唐旭光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分析原文的英语句法结构,可以获得原文的各项语义及其相互之间存在的反映英语语言思维的逻辑关系.然后用汉语将这各项语义及其逻辑关系表述出来。这需要按照汉语的句法要求,将它们通过组词造句的步骤,重新进行组合,最后成为符合汉语约定俗成的句子。

    1999年01期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0 ]
  • 中日语敬语的比较

    韩慧

    现代日语的敬语之所以比现代汉语发达许多,全在于它有一套完整的敬语法体系,而这恰恰构成了日语的一大特色。通过与汉语作比较,使学习者对日语敬语中的尊他敬语、自谦语等使用的场合、对象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以便在实际中更好地发挥其“润滑剂”的作用。

    1999年01期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9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50 ]
  • 英语语音知识是提高听力水平的基础

    张义壮

    语言先有声音,后有文字。要提高英语听力水平,首先发音要正确,同时还要掌握英语的语句重读或弱读、同化、不完全爆破、连读、省音和语调等语音知识的特点。

    1999年01期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8 ]
  • 面向21世纪的教师职业良心的培养

    潘翠娟

    培养教师的职业良心,是师德建设的重心,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克服教师不道德的职业行为的有效措施。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目标,迎接21世纪挑战的需要。我们要加强教师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培养师德风范活动;健全民主监督和民主评议制度,充分发挥正确社会舆论在道德评价中的作用;加强教育法制教育;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氛围;引导教师在实践中自觉进行职业道德修养。努力培养教师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职业良心。

    1999年01期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7 ]
  • 论教师的人际关系

    周艳

    围绕着学校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两大人际关系,运用社会学理论,主要探讨了教师间存在的非正式人际规范与冲突和师生间存在的如何保持权威与建立平等交流关系的问题。

    1999年01期 9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76 ]
  • 电视教材编导的教育心理学思考

    卢文华

    教学性是电视教材的第一属性,电视教材的制作需要摆脱电影电视制作模式的影响,突出教学性,需要适应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材向心理化发展的趋势,加强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指导。

    1999年01期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高校学生学风建设刍议

    康治余

    当代大学生学风不正的主要表现有懒、混、浮、嬉、假等。究其原因,有来自学生本人和学校管理方面的,也有来自社会方面的,应从加强学校管理和德育工作入手,通过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树立良好教风,创建文明校园等措施来促进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

    1999年01期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5 ]
  • 论因明比量

    黄志强

    通过对因明比量的基础、形成、形式、为自比量(推理)与为他比量(论证)之间的关系的论述,认为因明对有关比量的理解是相当深刻和独具特色的。但是,因明比量论也有其特有的局限性,应当分清其中的成就与不足,给因明一个正确的评价,以推动逻辑学的进一步发展。

    1999年01期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3 ]
  • 历史人物的类型及评价标准

    黄义英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问题是我国史学界长期争论而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老问题。争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当时当地”标准和“现实需要”标准两种主张都是片面的。而要解决这个重要的老问题,关键性的一个环节是将历史人物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情况,然后结合不同类型和情况的对象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另外,有必要重新认识与评价标准相关的列宁的一个命题,这个命题在过去被人们误解了意思。

    1999年01期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5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53 ]
  • 书评在图书馆中的作用

    刘昌海

    书评具有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它有助于强化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优化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有助于加强图书馆与读者的联系,提高馆员的鉴赏水平和科研能力,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是图书馆履行自身职能的有效工具。

    1999年01期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