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论邓小平的文化建设理论

    赵冰

    邓小平文化建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相对经济建设而言,精神文明建设相对物质文明建设而言,故文化建设理论和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一脉相承的。邓小平文化建设理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概括,分别是:经济与文化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培养“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

    1999年03期 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个根本保证”“两个不断”“三个坚持”──浅谈对“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认识

    刘家纪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这是我们的事业胜利前进的根本保证。本文通过阐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必要性来论证它是“一个根本保证”;明确指出为使这个“保证”能真正发挥作用,为使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能落到实处,关键在于改善党的领导;进而论述了要改善党的领导就必须“不断提高党的执政和领导水平,不断增强党的战斗力和抗腐防变能力”;并具体分析为达到“两个不断”如何切实搞好“三个坚持”。

    1999年03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析马克思的价值决定理论

    韦广雄

    本文从马克思的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论入手,分析了马克思价值决定理论的完成、理论体系和结构,指出价值决定理论起于《资本论》第一卷,完成于《资本论》第三卷,它是价值质的决定和量的决定、个量商品价值决定和总量商品价值决定的统一。其中个量商品价值决定只是简单商品经济的价值决定,总量商品价值决定才是资本主义发达商品经济的价值决定。

    1999年03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可持续发展的代际伦理

    欧庭高

    可持续发展的代际伦理体现了人们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扬弃,是人类的生存伦理。其内涵反映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个层面上,是关于当代人和后代人应当享有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及其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道德规范。

    1999年03期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人才流动与人才效益

    黄红林,杨辉

    在信息时代,人才与竞争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是否拥有人才是国家兴衰的基础,是否重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则是国家兴衰的关键和根本。清除旧体制壁垒,建立科学化、现代化的人才管理机制,不仅是对我国人才的救赎,也是对我国科技生产力的救赎,为我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获胜提供一种可能。

    1999年03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扶持小企业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黄锡富

    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的运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因此,有必要积极扶持小企业,以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1999年03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德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唐秀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为适应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在实践中形成了以党委负责为主的德育管理体制,建立了一支较为稳定的政工干部队伍。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一体制与高校育人任务的完成有些不相适应,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布署下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已成为高校德育改革要义。要实现体制转换,需要提高对德育在高校教育工作中特殊地位的认识,确定党委和校长的德育职责及各部门的德育任务,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1999年03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前审美解放问题

    江业国

    审美解放的前提是审美本身的解放。为此,首先要解决现实的审美沉重,冲破物欲肉欲的束缚,改变大脑负担的偏重模式,善于释放脑潜能;其次要改变审美偏见,以人类的存活状态及其发展趋势为参照,从精神价值关系上分别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考察、感受、感悟美,在双方“心理完形”的无限追求中,既超越原始单个人有限的“圆满”,又超越现代单个人的虚空,使审美成为现代性主体在心灵深处和外在世界进行理想化交往,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良好精神实践方式;再次要把审美和传统的受动教育区分开来。

    1999年03期 30-3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道境─—道家审美的终极追求

    罗坚

    “道”是融宇宙观、自然观、人生观为一体的高度抽象化的形而上概念。道家以“值”为本,把审美落实在自然之道上;从自然无为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理解美的内涵;从主体的精神自由来理解审美的价值、功能;以回归自然为人生追求;以精神自由为人格美理想;以逆境为最高的审美境界和终极追求。

    1999年03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简论《十四行集》

    凡尼

    冯至1929年创作的诗集《北游及其它》是他从伤感的浪漫主义诗人转向现代主义沉思者的一个过渡。那种对个体生命存在的追问。在《十四行集》得到更深刻的延续与拓展,并升华为对人类普遍生存境遇的忧虑与关切。《十四行集》的基本内容是“表达人世间和自然界互相关连与不断变化的关系”,它并不像某些人所说的那么玄奥,倒处处流露出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性把握。《十四行集》的总体风格是“简洁、单纯、明白”,体现出“真实的造化之工”。

    1999年03期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老舍小说文化品格论略

    之林

    老舍小说文化品格,主要从创作视角、文化氛围、对国民性的探讨、独特的小说语体、历史与人生哲学的文化意味以及旗人文化现象等诸多方面体现出来,从而形成老舍小说文化思考的深刻内涵。

    1999年03期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商禽论

    陈祖君

    商禽是当代中国诗人中最为“现代化”的一员。本文从戏剧性、整体性、音乐性三方面论述其诗的特点,着重指出他诗的先锋性质,并就“回归”等命题探讨他的“拥抱现代,走向世界”对于中国现代诗坛的贡献及深层的启示意义。

    1999年03期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舒婷诗歌艺术浅探

    陈敢,郭剑

    舒婷诗歌既充满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色彩,又兼具古诗韵味和现代主义神采。其繁复、细腻、充满矛盾的情感世界,感染着浓重的时代色彩,具有历史的深邃感和思想穿透力。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多意象并列迭加形成立体意象、整体象征和网状结构。

    1999年03期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6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越南短篇小说在现代文学进程中的发展(1945~1975年)

    阮克聘

    1999年03期 64-6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红楼梦》人物塑造的群体性

    裘新江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在中外小说史上都是罕见的。究其原因,虽与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事繁人多的特点有关,更与作者善于表现人物的复杂关系及其在不同场合中的矛盾心情,善于描绘千姿百态的人物画卷及创造艺术意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红楼梦》重视人物塑造上的群体性、整体性原则,具有一石多鸟的艺术魅力。

    1999年03期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诗经》与宣姜:被理解的和被误解的

    龙文玲

    受传统的《诗经》阐释学和“美色误国”观念的影响,在《诗经》的《邶风》和《风》29首诗中,有11首被认为直接或间接地与宣姜有关。本文通过对有关史料记载的详细考察,从诗歌本文的实际出发,对《诗经》与宣委这一千古争论不休的论题进行辨析,认为过多地把《诗经》的内容牵附到宣姜身上是不合理的,《诗经》中有关她的诗只有《新台》、《君子偕老》和《墙有茨》三首。

    1999年03期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下载次数:5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超世之杰话魏武──曹操开创精神小议

    缪军

    作为文学家的曹操,对文学发展的作用与其在政治、军事上的作用一样,都是巨大的。由于环境、思想的变化,他勇敢冲破传统的藩篱,大胆吐露真情;他志向高远,富于理性思考;他喜好书法、音乐,并有较高的造诣。这使他成为一代文风的开创者,成为建安文学的实际奠基人,成为历史上并不多见的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超世之杰,对当朝及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99年03期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平话是独立方言还是属于粤方言?

    李连进

    平话与粤语的三个相似语音特征只是它们早期共同关系的反映,而更多存在的十八个相异语音特征和人称代词、亲属称谓、人体器官称谓等基本词汇的系统差异则表明经过长期的发展,平、粤两种方言已各自成为独立的姐妹方言。历史行政区划、移民、交通和分布(方言岛)形式等则是造成它们相互独立的非语言因素。

    1999年03期 8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下载次数:5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诗经》句尾气词的原始性质──《商周句尾语气词》专论之一

    裘燮君

    《诗经》中众多的各类句尾语气词究竟是原诗中固有的,还是被后人所掺入的?本文从“歌的本质是抒情的,句子末尾加语气词是原始诗歌的主要形式”这一基本事实出发,分析了《诗经》、先秦民谣逸诗和《楚辞》利用句尾语气词以构成歌辞的节奏和拖腔的特点,并进一步论证了这种句未带语气词的歌辞形式,是从《诗经》到《楚辞》整个先秦时期诗歌独具的语言特征,而这种特征正是上述原始诗歌主要形式的一种残迹。据此,本文认为:《诗经》中大量句尾语气词是原诗所固有的,所谓“掺入说”是站不住脚的。

    1999年03期 95-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壮英主谓语比较

    陈光伟

    主语和谓语是语言里的两个重要句子成分。本文通过对壮英主语和谓语的比较,探讨了它们在表示法方面的异同,目的是帮助学英语的壮族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句子基本结构的规律。

    1999年03期 102-105+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论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一体化

    张晓鹏

    在以往的英语阅读教学中,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外阅读总是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从而大大影响学生阅读的效率以及学习兴趣。本文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的必然性、误区进行探讨,提出建立课外阅读一体化的构想,使课外阅读能够对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999年03期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英语陈述句特殊语调的含义

    黄艳萍

    英语的语调,直接影响说话人所表示的意思。句子使用不同的语调,便具有不同的含义。本文仅以陈述句为例,简述其使用特殊语调的含义。

    1999年03期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在我国教学改革中的现实意义

    庞雪群

    我国为了使学校的教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学改革,成绩是主要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把接受学习和机械学习等同起来,将发现学习与意义学习划一,否定接受学习等有失偏颇的做法,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在这改革之际,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对我们有现实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1999年03期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16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0 ] |[阅读次数:0 ]
  • 21世纪图书情报人员素质探微

    申秀银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社会,是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在这一伟大的时代里,将对图书情报人员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图书情报人员适应新世纪的要求,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读者(用户)和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对21世纪图书情报人员面临的时代特征,图书情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进行探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999年03期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