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子良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 ,是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步确立的。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是中国各民主党派自觉自愿的选择 ,是各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和基本历史经验 ,是民主革命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承续和发展。在多党合作中坚持共产党的独立性和领导权 ,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三制”民主政权曾提供了成功的实践和经验
2000年03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9 ] - 韦英思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 ,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对此也作了重大探索和发展。但因历史的局限 ,他们的共同富裕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陷和偏差。邓小平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 ,结合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 ,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00年03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4 ] - 黄志强
本文对我国当前因明研究中的三个比较显著且密切相关的主要误区 ,即混淆实体概念与属性概念、论证与推理、逻辑研究与心理猜测等 ,进行了初步的评论 ,同时阐明作者在这些问题上的独到观点 ,其旨在于澄清谬误 ,引起学术界更为广泛和深入的探讨
2000年03期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9 ] - 欧庭高
通过对人类社会实践的深刻反思 ,可持续发展扬弃了传统的线性社会发展观 , 可持续发展的非线性意蕴 并由此走向非线性思维。非线性思维是非线性科学所揭示的世界本质要求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深层内涵。在非线性思维的指导下 ,可持续发展理论可以更全面和更理想地描述社会发展的状况 ,它能够使人类通过设置恰当的初始条件来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军事、生态等方面相互耦合和协调发展
2000年03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4 ] - 王春林
“天人合一”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 ,它蕴涵于儒家、道家、释家等思想体系之中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 ,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核心。在世纪之交 ,继承和弘扬“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对 2 1世纪人的健康发展、人与环境的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0年03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8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90 ] - 李达球
我国在世纪之交进行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 ,无论从调整的内在要求 ,还是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角度看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都与农业科技密不可分 ,且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必须依靠农业科技作支撑 ,农业科技要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目标和重点发挥支撑作用。就广西的现状看 ,当前农业科技应当抓紧进行选育、引进、推广优良品种 ;加强农业生产配套技术研究和推广 ;尽快建设好农业科技新体系
2000年03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82 ] - 黄鸿春
钦州坭兴工艺厂原是全国轻工业出口创汇先进企业 ,但由于长期以来的管理不善 ,加之营销观念陈旧 ,造成了企业近几年来的连年亏损。要扭转这种局面 ,坭兴厂必须对症下药 ,改善管理 ,更新观念 ,苦练内功 ,积极开发新产品 ,这样才有望增强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使企业摆脱困境 ,重振雄风
2000年03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2 ] - 宋铮
美学史上一直存在着由独白向对话转变的尝试。无论是神秘论 ,体系 ———对于美学本体论的重新阐释 美的对话与独白 化还是现代性的新思维都无法解决美的对话和独白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 :一 ,传统上对于对话意义的误解。二 ,价值观上的差异。重塑对话体系以及重建美学本体意义就应该以此入手 ,变当前美学本体论的设定模式为具有道德规范的商谈模式
2000年03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6 ] - 陈翠平
本文认为文学批评标准客观存在 ,理由有三 :必要性 ;可能性 ;中外文学批评标准存在的客观事实。但是文学批评标准没有普遍性 ,它有着种种破坏普遍的异质因素 :历史推移性、民族性、主体多元性。而诸如美学的历史的观点、真善美的标准都因过于抽象 ,只能作为方法论原则起指导性作用。为此 ,我们必须建立起一个系统的开放的文学批评标准体系
2000年03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3 ] - 吴大顺
梅尧臣诗风之形成是以大胆师法前辈诗人为基础的。诗人通过博采众家 ———论梅尧臣师法众长对其诗风形成之影响 博采众长话宛陵 之长 ,包举融通 ,变化创新 ,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诗人大胆师法各家诗歌风格 , 也导致其诗风的多样性和不一致性
2000年03期 40-4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3 ] - 张再林
日常生活中“炉”、“烟”的特点与唐宋词的总体风貌十分契合 ,“炉 (烟 )”意象因之成为唐宋词人运用得最为广泛和成功的文学意象之一。本文对此二意象在帮助形成唐宋词特有风格、意境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作了探讨。同时 ,将李清照作为个案研究 ,对其词中使用“炉”、“烟”意象的具体情况作了分析 ,这有助于我们更深一层理解这位女词人的艺术个性
2000年03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5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3 ] - 余海乐
文章从高晓声塑造陈奂生形象的 7篇小说文本出发 ,深入剖析了这一形 ———陈奂生形象面面观 ﹃横看成岭侧成峰﹄ 象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环境中所显示出来的多重性格特征 ,并从传统文化心理、 现行政治、作家情感等方面分析了陈奂生性格特征的内涵启示
2000年03期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7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0 ] - 谢永新
对黑人文化价值失落的描绘和对自我的寻找以及对自我文化之根的追觅 ,是莫里森小说创作的主要内容。莫里森在作品中力图表明 :黑人的文化艺术决非是低劣的 ,相反 ,它对人类有普遍和深刻的艺术魅力。因此 ,对那种阻塞人的心智 ,扼杀人的良知 ,压制人的潜能的白人文化必须予以摒弃 ,从而冲破逻各斯话语中心的樊篱 ,实现黑人文化从客体到主体的转换
2000年03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6 ] - 王荟
一个人的语言风格是个人精神气质的外在表现 ;是个人在语言运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他人的精神个性的特色 ;是一个人的思想作风、生活经历、语言修养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个人在语言上所特有的作风和气派。邓小平的语言实践活动始终如一地坚持了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语言观 ,是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典范。研究邓小平的语言风格 ,有助于了解邓小平的思想作风 ,有助于理解邓小平的思想理论 ,有助于培养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文风
2000年03期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7 ] - 李连进
南宁近郊平话作为一个方言岛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 ,尽管受到不同语言和 方言的包围 ,在语音和词汇上接受了壮语和粤方言南宁白话的影响 ,但是凭借着政治、文化等的优势 ,其音系仍基本保留了原来的面貌 ,代词、亲属称谓词、人体称谓词等亦显示出其特点。此方言岛的形成不早于唐代且长期作为南宁城区的权威流通语言。其主要成因有二 :( 1)屯兵 ;( 2 )其本身作为一个周边被壮族包围的汉民族岛的存在形式。我们应从历史层次的观点出发 ,将这一方言点准确定位为中古北方汉语的方言岛
2000年03期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5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48 ] - 陆云
“听”、“说”是学习英语最困难 ,然而又是最关键的环节。在基础阶段应该攻破“听说”难关 ,特别是高师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 ,必须具有较强的“听说”能力。因此 ,在基础阶段应加大“听说”训练的力度 ,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 ,强调朗读背诵 ,尽可能用英语授课 ,鼓励学生多讲多练 ,使学生的语音语调正确 ,语言流畅地道 ,为做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0年03期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3 ] - 明洁萍
在综合英语课教学中 ,根据所用教材的类型和特点 ,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 ,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并组织丰富多采的课堂教学活动 ,如自由交流、分组讨论、互相问答、正反辩论等 ,不仅使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掌握综合语言技能 ,同时也可发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000年03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0 ] - 韦新祺
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将面临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来一个大转变 ,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目标 ,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 ,建立多种形式办学模式以及“教育、科研、生产劳动”三结合的办学新格局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依法治校 ,自主办学
2000年03期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陆春
我们正处在一个全新的以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 ,它给人的全面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 ,同时也对人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挑战和高要求。从教育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和因果链对我国教育进行分析和阐述 ,对于改革传统教育 ,实现教育现代化 ,培养未来世纪新人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2000年03期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5 ] - 覃壮才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一直是教育史的研究热点 ,它给我们许许多多的借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思想演变模式研究 鉴 ,在改革的中国 ,我们的教育思想的发展似乎正在沿着一条与当年文艺复兴极为相似的道路 ,从本世纪初新学堂的建立时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复古倾向到现在强调个性化 ,主体化的创新教育 ,从死记硬背四书五经的科举式应考教育到强调自由发展的素质教育 ,这其中的艰辛历程无不包含着教育改革者和教育思想者的不断创新与斗争。本文正是依据这样一个时代背景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演变模式进行研究 ,认为其演变过程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一是初期寻找古代的人文与科学 ,二是中期通过细致的教育组织体现人文主义思想 ,三是后期教育思想走向世俗化
2000年03期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0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7 ] - 刘向阳
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开设创造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 ,激发其创造欲望 ;有益于丰富他们创新的理论和知识 ;更有利于提高他们自身创新的能力以及培养教育他人创新思维的能力
2000年03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4 ] - 黄权才,刘昌海
本文论述了信息能力是大学教师的必备业务能力 ,特别强调信息获取能力 ,论大学教师的信息能力与知识创新 并指出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 ;论述了大学教师的信息能力与知识创新的关系 ,强调大学教师在新世纪的科技革命中重视信息能力 ,尤其要重视信息获取能力
2000年03期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1 ] - 韦庆华
重视师德教育 ,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但是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 ,整个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传统的师德内容已不能完全适应 2 1世纪的需要。因此 ,在对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时 ,一方面要对传统师德教育内容进行扬弃 ,以新的教育观念和要求去认识它 ,理解它 ,丰富它的内容。另一方面又要根据 2 1世纪的需要 ,增加师范生师德教育的新内容 ,以确定 2 1世纪师范生师德教育内容的新体系 ,培养 2 1世纪的新型教师
2000年03期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5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60 ] - 过伟
20世纪广西民俗之采录与研究的历史可分为 190 0~ 194 9年 ,194 9~ 1966年 ,1976~1999年三个时期。第一时期重点学者重点著作有刘锡蕃《苗荒小记》、《岭表纪蛮》 ,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史》、《泰族壮族粤族考》等。第二时期重点学者有萧甘牛等。第三时期重点著作有《侗乡风情录》、《广西少数民族风情录》、《中国瑶族风土志》、《壮族图腾考》、《广西通志民俗志》等。百年来的广西民俗采录与研究 ,涌现许多学者和不少著作
2000年03期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1 ] - 林晓
关于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的年代问题 ,应定为“上到战国 ,下到东汉”。关于族属问题 ,应定为壮族先民骆越 ,至于内容 ,则表现的是宗教祭祀活动 ,反映古代壮族先民祭祀水神的场面 ,是先民祈求风调雨顺 ,祭祀水神和镇压水怪的盛大祭典仪式
2000年03期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7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