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研究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

    于瑮;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族地区多样性的文化发展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要求,需要在发展经济、提高认识、多出精品、加强宣传、拓宽途径等方面进行探索,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2007年04期 No.112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5 ]
  • 为什么我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中不重视施蒂纳?

    刘森林;

    马克思主体论的建构过程是从对自我意识主体的批判开始的,施蒂纳是促使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费尔巴哈的关键人物。《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大约三分之二的篇幅是批评以虚无主义问题与马克思、恩格斯遭遇的施蒂纳的,但我们在研究中对此并没有给与应有的重视,却把该书研究的重点放在占该书篇幅10%的批评费尔巴哈部分上。这主要是因为1949年之后的中国社会发展还没有触及施蒂纳所提出的问题,体会不到施蒂纳涉及到的虚无主义问题对于日益陷入世俗化困境中的现代人的重要性。另外,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的论述、传统哲学观和思维模式对施蒂纳及其问题也起着明显的消解作用。今天我们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应该把马克思批判施蒂纳的部分放在与批判费尔巴哈部分同样重要的位置上。

    2007年04期 No.112 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7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71 ]
  •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唐秀玲;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需要、能力、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内在统一、互相促进的历史过程。我们需要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努力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007年04期 No.112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6 ]
  • 呼吁进步和平观的确立与马克思主义和平哲学的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哲学启示

    李志峰;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与实践创新,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国内提出要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国际上则大力倡导和谐世界的理念,由此中国传统的和谐观念在21世纪初上升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崭新范畴,从而也为我们确立富有时代内涵的进步和平观、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和平哲学提供了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平台。

    2007年04期 No.112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1 ]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研究

  • 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保护对策

    黄胜敏;

    百色市属广西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民族民俗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丰富。近年来,百色市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做了许多工作,但由于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法律保障不力,保护机制不完备以及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依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生存危机。如何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2007年04期 No.112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60 ]
  • 广西边境地区民俗旅游开发策略的思考

    覃萍;

    广西边境地区民俗旅游具有民族性、乡土性、神秘性和参与性等特征及地缘、政策、资源、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当地旅游开发有增加收入、扩大就业门路等重大意义。要加强人才培养,完善组织机构,积极保护自然生态,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2007年04期 No.112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7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53 ]

文艺学

  • 秦可卿房中饰物寓意解

    翟建波;

    秦可卿房中饰物,论者动辄曰象征淫逸,笔者经过检核后认为,不能一概而论。秦可卿房中饰物大约可分四类:一是所谓"淫逸","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着宝镜","赵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西子浣过的纱衾",属此类。二是所谓"奢靡","同昌公主制的连珠帐",属此类。三是所谓"风流","红娘抱过的鸳枕",属此类。四是所谓"美艳","寿昌(阳)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属此类。

    2007年04期 No.112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0 ]
  • 关于文学批评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

    顾凤威;

    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批评与判断,更是对文学创新属性的认识。它和批评对象的关系是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它更是一种"平等—对话—沟通"所最终结成的统一和融合。批评家的社会和历史责任感,则是脱离庸名俗利的境界的高屋建瓴。

    2007年04期 No.112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9 ]
  • 和谐生态美:一个四十三年前的梦——读汪曾祺的代表作《受戒》

    刘海燕;

    汪曾祺是一位具有强烈生命意识和人道主义的作家,《受戒》是其代表作。在这个充满桃源理想的乌托邦水乡世界里,他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出发,体现出作者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思考,凸显出一种诗意自然以及诗意生存的整体和谐之美。

    2007年04期 No.112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6 ]
  • 视觉中心在绘画艺术中的意义

    柯希仑;

    绘画是视觉艺术,视觉中心的形成往往是画面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视觉中心的形式构成是为画面主题形象服务的。通过视觉中心在画面中的运用,能够让观者在视觉心理上产生对画面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的思索,促使视觉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达到突出主体形象的目的。视觉中心的提炼功能造成了主题含义的预测性和观者对画面主题含义的开掘。对视觉中心在画面的的研究和运用,让艺术家和作品研究确立了一个新的角度和起点,并为这个研究开辟提供一个新的空间。

    2007年04期 No.112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2 ]

语言学

  • 汉语同源字考释(二)

    李玉;

    本文旨在为王力著的《同源字典》、刘钧杰著的《同源字典补》、《同源字典再补》拾遗补阙。有些字王力、刘钧杰的上述著作虽已收录、考释,但这些字还有另外的意义,尚可以与另一些字构成另一对(或一组)同源字(或称"同源词")。本文依照"音近义通"的原则考释同源字。

    2007年04期 No.112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2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3 ]
  • 黎塘镇平话语音系统

    黄献;

    广西黎塘镇平话有声母26个,韵母56个,声调8个,本文对其进行了描写,从共时历时的角度归纳了黎塘镇平话的语音特点,列出了同音字汇。

    2007年04期 No.112 5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16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2 ]

教育学

  • 教育行政执法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析

    陈应鑫;

    本文以公共行政学、行政法学和教育学等理论为基础,对教育行政执法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析。在此基础上,对教育行政执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对教育行政执法概念作了新的界定,对教育行政执法行为进行了新的分类,对教育行政执法的功能与作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归纳。

    2007年04期 No.112 72-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7 ]
  • 萨德勒比较教育思想解读

    杨素萍;

    萨德勒作为新的科学革命的肇始人物,其历史功绩主要表现在对以往研究范式的超越,对20世纪比较教育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以历史法为主要特点的因素分析理论确定了方向,既继承了比较教育借鉴国外最好的教育经验的传统,同时又显然有所超越,从而成功实现了从原有"范式"到新"范式"的转换。

    2007年04期 No.112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6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3 ]
  • 教师教育的新路向:专业学位教育

    朱家安;陈寿强;

    以教育专业学位教育为引擎的教师培养模式,是我国正处于十字路的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路向。专业学位教育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特定职业或岗位的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职业型高等教育,教育专业学位教育可以满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使教师教育学术性与师范性的统一成为可能,并保证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以学位为主导的教师教育制度,进一步完善教育专业学位的设置,增设教育学士、教育博士专业学位。

    2007年04期 No.112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5 ]
  • 高师思政专业开放式教学实验初探

    郑世冰;

    高师思政专业开放式教学包括课堂开放、课程开放、专业开放、教法开放和教学组织形式开放。课堂开放,即按学生学习兴趣进行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程开放,即开出不同系列、不同板块的课程群,让学生按自己的学习兴趣选择课程;专业开放,即允许学生选修不同专业的课程,学校承认互选课程的学分,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辅修第二专业;教法开放,即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教学组织形式开放,即结合教学内容将校内课堂搬到农村、工厂、企业、社区、军营等地方,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课堂接受新的知识、感受新的教育。

    2007年04期 No.112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英语专业英美文学选读课程大班教学策略

    黄炳瑜;

    随着全国各高校的扩招,外语系面临着大班教学的困境,英美文学选读课程在外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也深受影响。文学课程大班教学存在各种问题,通过提出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旨在有效地发挥文学课程的作用,培养有创新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学生。

    2007年04期 No.112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5 ]
  • 铃木音乐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赵冰;

    本文对当前在音乐教学领域里使用的一种有效的器乐教学方法——铃木音乐教学法进行了有关论述,并引用发明者自身的有关阐述指出了这种教学法的产生、特点和在器乐教学中具有的优势,分析了该教学法形成的教材内容,同时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总结了采用这种教学法所达到的效果,并对有关教学经验进行了相关论述。

    2007年04期 No.112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8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52 ]
  • 儿童钢琴教学方法初探

    胡婷婷;

    本文指出了当前儿童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训练学童听觉、教学语言、启发式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多鼓励少批评,形象教学等一些教学方法。

    2007年04期 No.112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8 ]

经济学

  • 基于战略杠杆原理的广西工业企业创新

    黄志强;邓琼飞;

    战略杠杆能够实现"以少搏多"、"以弱胜强",能为广西工业企业的快速成长与发展提供有效的途径。广西工业企业急需以全面系统的战略杠杆理论作为指导。我们在对战略杠杆原理及其与核心能力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广西工业企业发展现状,阐述广西工业企业实施战略杠杆的现状及其得失原因,探讨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广西工业企业创新模型的对策,据此提出有益的建议。

    2007年04期 No.112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 广西中小企业拓展东盟市场策略研究

    黄锡富;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发展,促进了双方经贸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为双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面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这一良好机遇,广西中小企业要想获得应有的地位和利益,就必须加强对市场的调查研究,制定正确的市场策略,才能提高成功率。

    2007年04期 No.112 104-107+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1 ]
  • 实施动态分配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中国石化广西石油分公司分配改革实践与思考

    卢春林;

    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工资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竞争力,是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引入内部竞争机制,建立有效的绩效考评体系。近年来中国石化广西石油分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特别是薪酬管理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推进工资分配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阐述了动态分配制度的优点以及建立动态分配制度的途径。

    2007年04期 No.112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0 ]
  • 品牌商标翻译的创造性及其理据

    韩虎林;

    翻译理论界一直把"忠实"作为翻译的一个基本原则。然而在翻译实践中,绝对的忠实是行不通的。为了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译者常常要进行创造性的翻译。品牌商标的翻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其创造性体现在语音、词形、语义等各个层面,不仅能使译文读者产生积极的联想,而且有利于提高译文的接受效果,同时,也具有语言、文化、心理、美学等方面的理据和较高的译学价值。

    2007年04期 No.112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3 ]
  • 企业培训制度的建立与实施研究

    李钢英;

    21世纪的企业间竞争是员工素质和企业文化间的竞争的这种观念深为企业界所共识。在围绕企业中员工的吸收、选择、合理使用等方面展开的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企业间竞争的另一个重点区域——企业培训工作也开始被众多成功的或发展较快的企业所认识、重视。企业培训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为促进企业本身的竞争力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目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中的重中之重。

    2007年04期 No.112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1 ]
  • 经济高速增长中的低就业问题

    蓝文永;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相偏离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进行回归分析,表明我国就业弹性与经济增长是负相关的,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是正相关的,但是不显著。本文对此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及其提出了如何扩大就业的思路。

    2007年04期 No.112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0 ]

哲学·历史学·新闻学

  • 方法运用的有效性问题

    江业国;

    方法运用的有效性,既涉及到如何看待形而上学和当代哲学发展中的新转向,又有赖于对方法运用有效性的基本原则的贯彻。

    2007年04期 No.112 126-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4 ]
  • 关于因明“指误”的几点商榷

    姚南强;

    黄志强在《"因明研究"指误》《评因明研究中的几个误区》二文中对因明研究中的七处"指误",混淆了属、种概念与属性概念、具体概念,对陈那因明的同、异品、因三相、九句因的涵义理解有误,对三支因明中的推理性质、推理规则等的看法也存在问题,有不少是黄文的自误。

    2007年04期 No.112 13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9 ]
  • 南京国民政府文官制度建设述略

    张爱华;陈小锦;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对文官选拔制度、考绩制度、薪俸制度、审计制度和监察制度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建立了到当时为止中国历史上最完备的文官制度。但由于当时客观的政治环境和制度本身的缺陷等纷繁复杂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文官制度建设的绩效从根本上说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2007年04期 No.112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3 ]
  • 反常突变事件及其新闻报道

    曹正文;

    反常突变事件是媒体要经常面对的新闻话题。本文通过四个方面对反常突变事件及其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即关于反常突变事件新闻报道的概念的解读、反常突变事件新闻形成的主要原因、反常突变事件新闻报道的功用以及反常突变事件新闻报道的具体方式,以期更好地把握反常突变事件并完善相关的新闻报道。

    2007年04期 No.112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写作学

  • 试论文学评论写作的思维特点——写作思维理论探索之四

    覃可霖;张建敏;

    文学评论的写作,既要重视方法的研究,又要注意对评论主体思维特点的了解。文学评论主体在写作过程中主要运用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创造思维、情感思维,四种思维方法各有其特点。

    2007年04期 No.112 145-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8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2 ]
  • 应用文写作的模式化思维与创新思维

    雷琰;

    要想提高应用写作能力,对各种应用文体都能得心应手,就需要具有模式化思维能力,同时也需要具有各种创新思维能力。做到思维该收即收,该放就放;该规范时就规范,该创意时就大胆想象。

    2007年04期 No.112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9 ]
  • 网络写作思维中的美学关照

    宋丹丹;

    在网络写作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写作思维表现为四个特点:"简"表现在思维的感性化,简约化;"趣"表现在思维的简洁明快,诙谐幽默;"狂"表现在思维的天马行空,尽情挥洒个性;"真"表现在思维的多样率真和写作无功利本色带来的豁达精神。

    2007年04期 No.112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