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 红水河流域壮族蛙神崇拜的美学阐释

    黄怡鹏;

    红水河流域一带流传着许多关于青蛙的故事传说和舞蹈等艺术形式,说明青蛙对壮族先民曾经有过的心理价值和审美价值比其实用价值更大。红水河乃至整个壮族地区对蛙的崇拜其实是壮民族生存文化的具象性思维,而舞蹈、铜鼓艺术形式则是壮民族对生存文化的审美体现。

    2009年03期 v.30;No.11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97 ]
  • 布洛陀信仰的社会功能探析

    漆亚莉;

    作为壮族社会历史上特有的民间宗教,布洛陀信仰在壮族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中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它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了社会整合、促进个体社会化和心理调适功能。

    2009年03期 v.30;No.119 7-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67 ]

文学·艺术研究

  • 《诗经·陈风·宛丘》主旨辨正——兼及《诗经》主旨阐释的方法问题

    龙文玲;

    《诗经.陈风.宛丘》的主旨迄今主要有四类观点。综合考察此诗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诗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可得出三点结论:一、陈国的巫风习俗是包括《宛丘》在内的《陈风》赖以产生的历史文化基础;二、诗中的"子"指游荡于宛丘的善歌舞者,"荡"、"望"蕴含着诗人对"子"的道德评价。三、此诗通过描写一位痴迷歌舞者终日游荡于宛丘的情景,反映了陈国歌舞繁盛的巫风习俗,隐含着诗人对陈国歌舞无度现象的批判。

    2009年03期 v.30;No.119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2K]
    [下载次数:5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1 ]
  • 对墨家“兼爱”概念的逻辑分析

    周志荣;

    "兼爱"概念历来颇多争议。这大抵是由于对该概念的内涵理解不一所致。准确理解其内涵是解决争议的关键。"兼爱"概念的内涵,即"人人相爱"。"兼爱"与"博爱"并不等同,前者包含后者于其中;在"被爱者"的范围上,"兼爱"还优越于儒家"仁爱"。

    2009年03期 v.30;No.119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0 ]
  • 略论余上沅、赵太侔和熊佛西“国剧”理念的差异——“国剧运动”研究系列论文之二

    谭为宜;

    余上沅、赵太侔和熊佛西均是"国剧运动"的中坚,都为"国剧运动"的倡导不遗余力地努力,而且都撰写了代表"国剧运动"倡导者们的艺术理想和包含了他们艺术个性的专题文章。但他们在表述自己的"国剧"理想和戏剧主张时又是有差异的。余上沅的"国剧"理论核心是崇尚"写意",赵太侔的"国剧"追求世界性的通性与民族性的个性的融合,熊佛西则强调和重视戏剧的"内容"先于"形式"。

    2009年03期 v.30;No.119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5 ]
  • 论广西贺州客家民歌的音乐特色

    谢育坚;

    广西贺州客家民歌不仅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艺术特色也非常鲜明。贺州客家民歌调式属于羽、徵类色彩,旋律多呈大二度、小三度级进和同度进行,构成了小波浪型的旋律线条,长波动音和倚音、滑音等装饰音给本已曲折委婉优美的旋律装饰得更加绚丽多彩,前紧后松的乐句节奏型模式、节拍节奏在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加上歌曲速度的中速、稍慢速占多数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贺州客家民歌深沉委婉、优美抒情的音乐特征。

    2009年03期 v.30;No.119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3 ]
  • 中国艺术对罗可可艺术的影响

    梁冰;

    中国艺术与法国艺术的交流可追溯到18世纪的"罗可可艺术"时期,罗可可艺术的诞生与当时法国盛行的对中国艺术的推崇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艺术对罗可可艺术的影响,主要在造型手法、美学趣味、艺术气质等方面。中国工艺品的输入也使得一些艺术收藏家的趣味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罗可可艺术。

    2009年03期 v.30;No.119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8 ]
  • 铁凝农村题材小说研究综述

    李晓艳;

    铁凝在30年的创作生涯里写下了大量的农村题材小说,其中短篇《哦,香雪》、《孕妇与牛》,中篇《麦秸垛》、《青草垛》、《棉花垛》等"三垛"系列和长篇《笨花》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铁凝生长在城市而与农村结缘,其笔下的农村题材小说以女性为主,风格由纯净而凝重,洋溢着鲜明的女作家色彩,对中国女作家农村题材小说的创作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2009年03期 v.30;No.119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9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4 ]
  • 帝王与文学关系研究的新开拓——读龙文玲《汉武帝与西汉文学》

    郭艳华;

    龙文玲的新著《汉武帝与西汉文学》从特殊读者和特殊作者影响文学的角度,把汉武帝一生分为几个阶段,探讨了汉武帝不同人生阶段对西汉文学的影响,由此揭示了帝王影响文学的一般规律及原因,为学术界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拓展了道路。

    2009年03期 v.30;No.119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6 ]

教学·教育学研究

  • 构建和完善广西终身教育体系的对策

    彭上芳;莫恒全;

    广西推行终身教育,必须在广西现有的条件和基础上进行。国际和国内推行终身教育的经验和做法,可以借鉴、参考,但不能盲目照搬照套。要构建和完善广西的终身教育体系,当前应当切切实实营造学习型社会的宣传机制,强化广西终身教育的实力,凸现政府统一与协调的职能作用,加快地方终身教育的立法工作。

    2009年03期 v.30;No.119 45-4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2 ]
  • 广西新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靖鸣;陈羽峰;

    广西的新闻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与规模。然而,仍然普遍存在课程体系设置不尽科学合理、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封闭、专业教师相对缺乏新闻从业经历的问题。针对广西新闻教育的实际,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复合型人才;合理设置课程体系以及教师队伍建设要"两条腿走路"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09年03期 v.30;No.119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8 ]
  • 努力管理学习策略的内涵及其培养

    寇冬泉;黄技;

    努力管理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达成学习目标而尽力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学习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努力管理策略主要包括意志控制策略和自我强化策略。根据努力管理策略的内涵提出了相应的培养对策。

    2009年03期 v.30;No.119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9 ]
  • “概论课”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下的立体化与人性化教学模式研究

    刘燕;罗永宽;刘新华;

    在"概论课"中采用的立体化、人性化教学模式,必须做到:第一,制作了一套注重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课件,利用计算机的魅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导入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针对性强且极具人性化的教学方法。第二,在教学中注重营造研究性学习氛围,对社会热点问题和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指导学生从事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2009年03期 v.30;No.119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8 ]
  • 艺术化方式教育与知识构建问题

    张梅;

    艺术化方式教育通过崇尚多样化的智慧延伸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边界。本文通过对传统知识构建方法局限的批评及对艺术中固有知识的讨论,强调了艺术化方式教育在多元文化中认识"悟性"对突破文化界限、民族界限以及个体认知中"意识"与"潜意识"界限的作用。本文考虑了使用艺术化方式教育必须关注的四个整合维度。

    2009年03期 v.30;No.119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以学生学习为导向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讨

    黄耘;

    教师的作业设计,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追求,密切联系着学生的成长。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该回归教师设计原点,紧扣语文学科的特点,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语感培养和语文实践活动,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2009年03期 v.30;No.119 65-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7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74 ]
  • 新加坡的教师和教师教育状况

    罗文华;张晓鹏;

    新加坡的教师和教师教育现状,尤其是新加坡唯一的教师培养机构——国立教育学院的师资培养模式值得进一步探讨。新加坡非常重视教育,教师的待遇以及培训机构的状况都在不断改进,其师资培养模式和做法等有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2009年03期 v.30;No.119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5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56 ]
  • 美、俄、日三国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谢攀峰;

    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及其专业化水平的重要路径是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美、俄、日三国的教师职前培养模式伴随着本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或者采用学士后培养模式,或者构建多层次的教师职前培养体系。其中三国的教师职前培养模式改革向多层次化、高层次化、高学历化和开放化发展,追求学术性和师范性的统一,重视普通文化课和教师专业课程的学习、加强实习环节,提高入学资格、严把准入关等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2009年03期 v.30;No.119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6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81 ]
  • 法学本科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初探

    谢尚果;李乐平;

    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是创新思维的培养。不同的培养方式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影响很大,不同专业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培养方式。法学本科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可以表述为:两个主体,两个空间,分阶段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两个主体是指教师和学生,两个空间是指校内和校外,分阶段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指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要遵循人才培养、成长的客观规律,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

    2009年03期 v.30;No.119 79-8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0 ]

政治学·经济学研究

  • 汉代选举制度论议

    王凯旋;王丽坤;

    察举制度是汉代选官制度的主要方式,在汉代不同的历史时期,察举制度的实施方式、实施范围、实施内容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历史影响是不同的,因而察举制度所体现的选官制度也就必然有所不同,作为选官制度的补充和次要方式还有诸如征辟、任子、赀选、自荐、以材力或者以方伎入仕等等形式。汉代选官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给后世以重要的影响和启迪。

    2009年03期 v.30;No.119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9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7 ]
  • 街头官僚的自由裁量权:传统解释与领导模型

    王惠琴;尹文嘉;

    在行政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官僚制理论、政策执行理论、专业化途径、政治与行政互动理论等在解释街头官僚的自由裁量权及其相对应的责任时存在相当的限度。本文运用领导理论分析街头官僚的自由裁量及其责任,构建了一个街头领导模型,认为:街头官僚的自由裁量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即过程型自由裁量和结果型自由裁量;街头官僚的自由裁量权有四种不同的情况。

    2009年03期 v.30;No.119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6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62 ]
  • 区域内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困境与对策——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

    黄明宇;周鸿;

    本文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从分析地方政府合作的必要性入手,阐述区域内地方政府间合作存在的困境,并从意识形态、官员考核机制、法律制度和协商机制等四个方面分析困境产生的原因,进而在借鉴国内区域地方政府合作经验的基础上,从转变官员的观念、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完善法律制度、构建协商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解决区域内地方政府合作困境的对策。

    2009年03期 v.30;No.119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2 ]
  • 区域性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探析

    杨荣翰;林明;

    区域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关系密切。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区域高校基本职能之一。高等教育与地方区域通过互动,求得双赢和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区域性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实现途径为: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发挥高校科研资源优势,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依托高校的"文化中心"功能,引领区域软实力的提升。

    2009年03期 v.30;No.119 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5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67 ]
  • 以生态为导向的人的现代化

    齐自琨;

    现代化在不同的场域和社会中都有其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共同点都是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寻找自我,认定自我,最终实现人的回归。而文化认同矛盾导致人文关怀的缺失,使人不知道何为真正的自己,迷失在文化异化的世界。以生态为导向的人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共同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的建构,是真正实现人的回归的生态现代化,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2009年03期 v.30;No.119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7 ]
  • 清前期广西边疆与泛北部湾国家的贸易交往

    侯宣杰;

    清代广西与泛北部湾国家贸易交往的研究重心落在边民互市贸易层面,对官方朝贡贸易研究薄弱。历史表明,官方朝贡贸易、边民互市贸易是清前期广西边疆与泛北部湾国家贸易交往的主要形式,其发展对清前期桂越边疆的开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009年03期 v.30;No.119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5 ]
  • 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问题的探讨

    蓝文永;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难点有: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法律体系建设滞后;补偿机制不灵活,补偿标准偏低;投资主体单一,后劲不足;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过于单一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同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2009年03期 v.30;No.119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5 ]

文化学哲学研究

  •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影响

    张俊;

    认同的形成与发展受到文化的影响。网络文化作为凝聚着人类智慧的国际文化,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影响有其内在的机理,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009年03期 v.30;No.119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6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1 ]
  • 矛盾分析法是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方法

    郭正红;迟梅花;

    公共政策分析是现代政府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运用科学的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可以减少公共政策的失误,提高决策的效率。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是我们分析事物最根本的方法,在整个唯物辩证法方法论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是各个学科都应该重视的分析方法,也是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关于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法、内外因分析法、矛盾共性与个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方法对我们进行公共政策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9年03期 v.30;No.119 125-127+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8 ]

语言学研究

  • 《现代汉语词典》有区别词性词义作用的轻声词初探

    梁驰华;

    本文对《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区别词性词义作用的轻声词进行了统计和分类,并从多个角度就如何区分有区别词性词义作用的轻声词和同形的非轻声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2009年03期 v.30;No.119 128-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9 ]
  • 基于教案语料库的教学目标设计评价研究

    陈丽勤;

    本研究基于自建的英语教案语料库,旨在考察和分析:⑴76份英语教案的教学目标内容是否涉及三维目标;⑵其教学目标主体是否突出学生;⑶其教学目标是否突出微技能的培养;⑷其行为目标描述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通过研究发现该教学目标设计与英语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仍有一定的差距。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可以为教师教育以及教师自我反思提供积极的反馈意见。

    2009年03期 v.30;No.119 13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3 ]
  • 泰国人学汉语的语音难点及教学策略

    许艳艳;

    当今学习汉语的泰国人越来越多,由于母语的负迁移,泰国人在学习汉语语音时出现了一些普遍性的偏误。结合教学实际,从声母、韵母、声调、语调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2009年03期 v.30;No.119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下载次数:18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6 ] |[阅读次数:106 ]

法学研究

  • 关于我国《反垄断法》缺陷及完善的理性思考

    蒙冬梅;

    反垄断法作为"经济宪法",对维护市场自由和公平竞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新颁布的《反垄断法》的规定尚存在立法缺陷,如:没有说明反垄断法的宪政意义、规定的各种法律责任较轻、对行政性垄断执法的规定比较含糊等。本文试对这些缺陷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完善的立法建议。

    2009年03期 v.30;No.119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6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3 ]
  • 改革我国寿险个人营销制度的法律研究

    黄琨;邓昀;

    寿险个人营销制度是目前我国寿险业的主流营销制度,但是近年来在市场发展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寿险个人营销制度利弊的基础上,建议强化法度约束,理顺寿险公司与个人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加强对个人代理人的管理和支持,以使个人营销制度能发挥出更大的效用。

    2009年03期 v.30;No.119 147-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9 ]
  • 抵押权次序若干问题的讨论

    刘星球;

    抵押权是一种优先受偿的权利,在同一抵押权上允许多个抵押权的存在,在这个情况下就涉及到抵押权顺位的问题。顺位固定主义与升进主义对于如果次序在先的抵押权因实行以外的原因而消失时,顺位在后的抵押权是否可依次升进而相应变更抵押权人的次序权的问题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这其中有对一般债务人,其他抵押权人以及抵押人等各方因素的考虑。在抵押权顺位上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变动问题,有让与、变更以及抵押权顺位的抛弃等,它们在内容上在法律效果上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且对现实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2009年03期 v.30;No.119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