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 骆越族群人类起源神话母题探析

    黄桂秋;吕妍;

    骆越族群包括壮侗语民族中的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黎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民族。作为中国南方的土著民族,他们居住的地理区域相近,从事农耕稻作经济生产,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社会习俗同源。历史上,骆越族群先民口头创作传承的人类起源神话母题既有鲜明的族群共性,又有独特的个性特征,文化内涵丰富,流传影响至今。

    2013年04期 v.34;No.136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3 ]
  • 东莞市田尾村元宵游会调查及当代意义

    林安宁;

    田尾村的元宵游会,是展示民间信仰、体现村落之间交往历史、加强宗亲情感交流和娱乐大众的盛会。东莞的游会活动作为传统性的节日盛会,具有丰富的历史、民俗等意蕴,它对于建设东莞市的公共文化有着特殊的价值。

    2013年04期 v.34;No.136 15-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民间文艺学的开路先锋——《民间文艺与立体思维——兼及艺术规律的探索》读后

    艾舒;

    段宝林先生是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开路先锋,在民间文艺学、民俗学和文艺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多有创见和理论创新。他的文集《民间文艺与立体思维——兼及艺术规律的探索》,主要收集了他数十年研究的代表作品,体现了他的研究成果,值得十分重视。

    2013年04期 v.34;No.136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4 ]
  • 浅析南方民族地区利用文化遗产促进经济发展

    刘爱英;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内现代化趋势的增强,民族地区利用文化遗产促进经济发展倍受关注。南方民族地区开发利用文化遗产促进经济发展遇到很多新情况和问题,面临严峻形势。可采取正确认识民族问题、加强承载文化遗产物件的保护及整理、加大保存民间传统技艺力度和用法律手段加强文化遗产管理等措施来促进经济发展。

    2013年04期 v.34;No.136 22-2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1 ]

马克思主义与民族地区发展研究

  •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构建“5+2”珠江-西江流域经济协作区研究

    黄少琴;

    构建"5+2"珠江-西江流域经济协作区,推进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是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是科学发展观在贯彻到广西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实践创新,建立和完善法制和政策体系是促进西江流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2013年04期 v.34;No.136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3 ]
  •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突破口

    魏芙蓉;于新恒;

    总结我国30余年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往往走在前面,而政治体制改革却时常处于滞后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我们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或探讨得不到位或抓得不扎实。而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则有时选择得不准确,由此使改革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目的。总结历史经验,我国要继续推进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是: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要使政治体制真正成为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保障,实行社会主义法治,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点应是:建立健全大部制,健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13年04期 v.34;No.136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2 ]
  • 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与广西民族文化强区的构建——基于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视角

    王政武;

    广西建设民族文化强区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并着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人的发展经济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新亮点,在具备组织优势、平台优势、团队优势和政策优势的基础上,广西应把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作为抢占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制高点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加强政策支持,深化研究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提升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有利地位,把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与广西社科研究高度融合,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工程立项等措施,扩大广西在全国理论创新的知名度,提升文化软实力。

    2013年04期 v.34;No.136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3 ]

文学研究

  • 网络文学研究视野及其理论建构意义——评杨炳忠“网络文学研究系列论文”的特点

    张利群;

    文学理论家杨炳忠先生的网络文学研究系列论文,构成相对系统完整的网络文学研究理论系统与知识结构,同时也回应了网络文学发展及其学界讨论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该系列论文凸显其网络文学研究的四个突出特点,集中体现其研究成果的价值和意义。

    2013年04期 v.34;No.136 41-4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0 ]
  •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新论

    关峰;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当属文明的批判与反思,即东西方文明的比较。废名不满因混乱而生的反动,提出复活古圣先贤的道理。废名对于知识分子的批判的态度从一开始就建构于劳农群体的价值体系之中。小说中对于文学的反思首先是在"写实"传统上,矛头直指腐朽、堕落的传统文学。

    2013年04期 v.34;No.136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9 ]
  • 青楼文化折射下的明代文人与文学

    刘士义;

    明代的青楼文化有着独特的乐籍制度、历史文化与时代背景。青楼是行院与女妓的统一体,代表着明代庞大而混杂的乐户体系与悠久历史的女妓传统。乐籍体系的建立为明代青楼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法律与制度上的保证;而女妓与文人的交往传统则为青楼文化注入了生机与灵魂。青楼文学反映了在青楼文化折射下的明代文人情态及文学传统。由于明代文人的生活境遇与价值观之不同,使青楼文学呈现出繁荣而复杂的文学风貌。

    2013年04期 v.34;No.136 4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0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6 ]
  • 论宋代游宦文人对桂林山水文化发展的贡献

    王淋淋;

    宋代游宦文人对桂林的山水文化发展有着重大贡献,他们通过写诗著文,撰述志书、笔记,歌咏、记录桂林山水风光;或者修筑人文景观,崖壁题刻等文化活动,赋予桂林山水深厚的人文内涵,并进一步发现其地位和价值,为之赢来"甲天下"的盛名。

    2013年04期 v.34;No.136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3 ]
  • 勾漏洞的历史文化价值刍论——以古代勾漏诗为考察中心

    崔晶;王金伟;

    勾漏洞是广西著名旅游胜地。古代勾漏诗描绘了洞中自然人文景致,展现了其美的外貌与内涵,亦联络了历来游客,丰富了其文化蕴涵,具有重要意义。来此游览的士人通过诗歌表现了对道家思想的追慕,也反映了他们对儒家本位思想的固守。勾漏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在文学与史学方面也有一定文献价值。

    2013年04期 v.34;No.136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2 ]

教育学·心理学研究

  • 广西90后中学生社会化技能现状调查研究

    曾令辉;包丽红;邱尹;

    中学阶段是人社会化过程中的黄金阶段和关键时期,中学生社会化技能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其个人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而且还将影响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通过对广西9个地级城市的18个中学和9个县级中学的1800名90后中学生社会化技能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广西90后中学生社会化技能总体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但90后中学生社会化技能仍然存在值得引起学校、家庭和整个社会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不同群体和不同类别的中学生社会化技能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

    2013年04期 v.34;No.136 6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7 ]
  • 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设计——以《语文课程教学论》网络课程为例

    李福灼;李淑媛;

    网络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应该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以"过程"为导向,以"学"为中心。其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设计,都应该注重学习者的自主性、过程性和体验性。

    2013年04期 v.34;No.136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6 ]
  • 当代大学生对儒家优秀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覃雪源;付开镜;

    当代大学生对儒家优秀文化的认知一般通过学校教育、自学、社会教化等途径,但大部分大学生对儒家优秀文化只是略知皮毛,部分大学生对儒家优秀文化的认同存在非理性态度及重言轻行和言行不一的现象。高校应当加强大学生对儒家优秀文化的认知认同教育,引导大学生处理好儒家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的关系、儒家优秀文化与西方优秀文化的关系,儒家优秀文化与现实矛盾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2013年04期 v.34;No.136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7 ]
  • 知识管理理论视阈下的高职课程建设

    吴言明;

    从概念的词源上看,课程本身与管理有着与生俱来的关联,知识管理理论则为高职课程建设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在知识管理理论视阈里,隐性知识管理是高职课程改革的基本着眼点和切入点,工学结合是课程建设所必须一以贯之的基本理念,推进校企合作模式构建应成为一个重要抓手,课程评价体系改革与创新是课程改革的基本支撑和根本保障。

    2013年04期 v.34;No.136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6 ]
  • 高低分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对比研究

    林中晨;

    本研究结合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比较非英语专业英语高分者和低分者的学习策略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高分组学生对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低分组,而低分组学生对补偿策略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高分组;两组学生对记忆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的使用频率无显著性差异,其中对社交策略两组学生均最少使用。以上结论启示我们:在英语学习中,应当注意学习策略的适当训练和合理使用,并更加重视元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的应用。

    2013年04期 v.34;No.136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6 ]
  • 地方特色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探索——以英国知山大学为例

    龚颖芬;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之一。英国知山大学近年来积极推动国际化,形成了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课程体系开发、国际项目合作等多维度的网状管理机制。从而实现了从地方学院到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知名大学的跨越式发展和成功转型,为国内同类级别的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探索提供了成功的研究个案和启示。

    2013年04期 v.34;No.136 96-99+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5 ]
  • 顶岗支教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构建途径与策略

    罗文华;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构建为师范生日后从事教师职业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通过顶岗支教师范生实践性知识获得的局限性,致使不能适应顶岗工作的需求等现状,提出了高校、中小学应提供实践性知识修习的外部条件,师范生本身应自我激发等实践性知识的构建途径与策略。

    2013年04期 v.34;No.136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2 ]
  • 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傅东平;

    本文在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现状的基础上,从地方本科院校对该专业的定位入手,研究了如何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特别强调该专业的实践能力应从外语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两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层次实践能力、外语运用实践能力、国贸实务实践能力和特色实践能力。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在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时,必须抓好外语运用实践环节、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见习与毕业实习三个核心环节。最后,本文就适应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对课程设置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2013年04期 v.34;No.136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0 ]
  • 初中生心理应激源状况及其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曾玲娟;陈翠华;张满;陆锦怡;

    采用《中学生应激源量表》与《负性情绪量表》测查广西7所中学650名初中生。结果表明:初中生应激源各因子存在显著的性别、城乡以及年级差异;学生负性情绪的城乡差异显著,但性别与年级差异不显著;压力源各因子均与负性情绪存在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压力源中的学习压力和自身压力对初中生负性情绪有显著预测作用,且学习压力的预测力最大。

    2013年04期 v.34;No.136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75 ]
  • 税务人员自我和谐与积极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

    何昭红;刘少锋;王仕龙;

    目的:探讨税务人员自我和谐与积极心理资本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和积极心理资本量表(PPQ)对来自全国各地的256名税务系统公务人员进行测查。结果:①税务人员自我和谐与积极心理资本总体状况较好;②自我和谐总分及各因子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税务人员心理资本及自我效能、韧性和希望因子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③自我和谐总分及其分量表与心理资本总分及其分量表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④韧性因子和希望因子对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以及自我的刻板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t=-6.212~-1.992,P<0.05),希望因子能显著的预测自我的灵活性(t=7.885,P<0.001)。结论:税务人员积极心理资本对自我和谐有重要影响,应当鼓励税务人员发挥积极心理资本的优势,提高自我和谐水平。

    2013年04期 v.34;No.136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2 ]

语言学研究

  • 福建四保话的古音痕迹及同音字汇

    李玉;

    四保话是一种较特殊的客家话。四保客家话不同于典型的客家话。四保话的音韵特征主要有五个方面:一、中古"知"、"章"两组有些字声母读"牙音"(k-或kh-)。二、有卷舌辅音t、th-、-。三、有鼻化韵。四、入声韵只有一个喉音韵尾:-。五、有七个声调。

    2013年04期 v.34;No.136 116-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4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5 ]
  • 语言的纯理功能与语法化研究

    鲜丽霞;王丹;

    语法成分的语法化过程也是纯理功能变化的过程。通过考察"好"的语法化及纯理功能的演化,我们发现,"好"的语法化与纯理功能演化遵循两条途径:第一条是从形容词语法化为副词,纯理功能相应地由经验功能演化为人际功能;第二条是从形容词语法化为连接词,纯理功能相应地由经验功能演化为语篇功能。

    2013年04期 v.34;No.136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陌生化视角下的《警察与赞美诗》两个汉译本中辞格的对比研究

    卢澄;赵琦;

    陌生化源于亚里士多德,并最终由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发展而成。该理论认为,艺术的技法是使事物"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知(审美)的难度与长度,这也是文学的本质,即文学性。陌生化理论为评析《警察与赞美诗》的两个汉译本的得失提供了另一个角度:文学翻译的目的不仅是要传递文学作品的内容或信息,而且应保留通过陌生化手法表现出的文学性。

    2013年04期 v.34;No.136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5 ]
  • 独立学院TEM4通过率及成因分析——以广州某独立学院为例

    龙玉梅;汪云芳;刘爱兰;

    近五年的数据表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通过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调查发现,影响教学效果的三大主要因素——教师、学生、学习环境也是影响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成绩的主要成因。文章旨在帮助读者了解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基础教学阶段的教学现状和教学质量。

    2013年04期 v.34;No.136 132-135+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新闻传播学·图书馆学研究

  • 香港“光复”时期的左派期刊电影批评开拓——论《电影论坛》的电影批评

    吴迎君;

    《电影论坛》是香港"光复"时期重新起步的电影批评的最重要期刊阵地,建构出囊括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诸多国家的批评视野,并在南来文人"中原心态"和国族意识的观念下,着重对于中国、美国、苏联三国电影问题展开一系列批评,其中呈现出四种电影批评观念,并在杂语共陈与此消彼长中显露总体上的渐进式偏左路线,由此迈出"光复"时期香港左派期刊影评的第一步。

    2013年04期 v.34;No.136 136-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8 ]
  • 文本—技术—语境:传媒人类学(Media Anthropology)的谱系

    巴胜超;

    随着传媒时代的发展,在理解人类社会新问题的实践中,人类学家向传媒研究投射了更多关注的目光,由此生发了在传播学与人类学交叉领域进行的理论实践,即传媒人类学研究。从文本、技术和语境三个方面,系统梳理传媒人类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无疑能为传媒人类学的理论本土化,提供系统的理论谱系和参照点。

    2013年04期 v.34;No.136 146-150+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9 ]
  •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艺术类的分类问题及其对策

    陶志红;

    在《中图法》第5版中,艺术类经过修订,大多数类目设计更加合理,注释更加清楚、准确,可操作性更强,但是也还存在着修改标准不统一、时代划分有失误、某些注释内涵过于狭窄、影视类目设置不平衡等问题。下次修订,应充分了解学科发展,及时反映学科现状,预见学科发展趋势,解决好稳定与变化的关系;保持各门类之间比例相对平衡,避免一些门类立类过多过细,一些门类立类过少过简;统一标准,使分类技术操作更严谨,注释更缜密;按照各艺术门类的关系进行调整类目层次,构建符合艺术学专业的学科分类框。

    2013年04期 v.34;No.136 15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8 ]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总目录

    <正>~~

    2013年04期 v.34;No.136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 敬告作者

    <正>《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系广西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系首届中国百强社科学报、第四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广西优秀社会科学期刊,获广西高校文科学报一等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栏

    2013年04期 v.34;No.136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