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兑文强
近代以来,由于清政府腐败黑暗的统治,锡伯族戍边移民的国家认同意识一度相当薄弱。新中国建国以后,随着新疆各项社会改革的完成,以锡伯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意识完成了新的转变和确立。《秦尼巴克》提供了一个认识和考察近代以来边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意识发展变化的经典文本。通过对这部小说的分析讨论,不难得出结论,国家认同的重要前提就是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201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2 ] - 刘芳
《笔生花》通过女扮男装的姜惠英这一形象反映了作者希望女性勇敢冲出闺房、与男性平等地管理社会事物的女性理想。当姜惠英不得不回到女性身份后,她的主要职责便转变为帮助男子纳妾,并促使妻妾和睦。本文试图分析女子冲出闺房理想的脆弱性及历史限制,揭示姜惠英促使男子多妻制正常运转的矛盾心理,以及这一行为与其女性理想的本质矛盾,从而说明那个时代的女子想要与男子一样“治国、齐家、平天下”是多么不可能。
201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 杨轲轲
文学的本质问题一直是伊格尔顿关注的重点,从1983年的《文学原理引论》到最近出版的《文学事件》,伊格尔顿似乎一直未停止对于文学本质问题的探讨,虽然这其间有个一以贯之的意识形态的界定,但是我们也可以明显地看到伊格尔顿在自己理论内部的自我博弈,从而产生了其在《文学事件》中对文学所做的反本质主义式的本质主义界定。但同时,在阐释和论辩的过程中,伊格尔顿也不可避免地体现出一定的偏狭性。
201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3 ] - 黄志立;褚旭
《世说新语》堪称魏晋社会文化具体而微的百科全书。以往学者研究多偏向考订著者注家、成书情况、编排体例、语词注释、文学价值等,但鲜有从文化角度给予深入探究与综合考量。本论文立足魏晋社会,对就文本文献中所涉及的魏晋时期的娱乐文化现象逐一梳理、多维考察,进而窥探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魏晋南北朝的文人名士的精神需求和文化思潮。
201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5 ] - 简圣宇
巴赫金在他的狂欢诗学理论里,提出了“怪诞现实主义”的概念。该概念认为文艺作品中对怪诞之物的描写,并非只是一种修辞手法而已,实际上,这种描写是要彰显出来自于民间文化的伟大力量,最终目的是要消解民众对等级制度的恐惧,走向开放、平等的主体间性
201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0 ] - 段宝林;
用六维的立体思维考察诗歌,对传统的理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其中对文艺本质、诗歌特点、民歌体、诗歌流派、报刊出版的一些意见,具有较大的冲击力,是带有很大探索性的理论创新和突破,为诗歌的大繁荣,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2015年05期 v.36;No.147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 梁小静;
本文结合刘洁岷的诗歌文本,从诗歌的发生和主题两方面对他诗歌的特点进行分析。一方面,刘洁岷是富于语言、形式和修辞激情的词语扩展型诗人,诗歌的发生、展开即是不断吸纳词汇的过程,贯穿他部分诗作的即是一种处理和容纳异质词汇的一种追求"无剩余"的结构。另一方面,他的社会、伦理和思想的激情,又使他的诗歌具有主题方面的意义,对当代社会精神状态的关注,使他的部分诗作具有强烈的问题感,本文从他诗歌的两个关键词"物"和"人群"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2015年05期 v.36;No.147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5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4 ] - 王金伟;
《唐宋诗人研究三种》包含三种著作:孙绍伯《柳宗元诗注》以柳宗元诗为主线,联动其文,注释详尽,征引广博,解读亦常有独到之处。原署程学恂的《韩诗臆说》短小精悍,是韩愈研究中颇有影响的著作。周景濂所著《苏东坡》主要包涵了传主生平经历与品性、创作两大内容,是近代以来最早的苏轼传记之一,颇有创获。此三种著作均为民国学人有关唐宋诗人的学术成果,前者系未刊稿,中者与后者曾于民国年间各以单行本出版。
2015年05期 v.36;No.147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1 ]
- 王红
广西少数民族古歌是以生活本位为基础的史实资料属性和文学价值的融合,实现“以歌为用”“以歌代史”“以歌为学”,显示出其独特的实用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01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4 ] - 游俊;乔宇
湘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时是集传统手工技艺、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为一体的文化珍宝。现代多元文明对湘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激烈碰撞,使得湘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出现了边缘化与消亡化的态势。因此,在肩负起保护湘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时,应当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合理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以及多渠道拓展资金投入,最终使湘西土家族蕴含着深厚民族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较好地保护与开发。
201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15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0 ] - 刘雪玉;
在满族民间故事中,有一类是关于神奇婚恋母题的,其中所讲述的是怪异奇特的婚恋,如人神婚恋、人鬼婚恋、人妖婚恋及人与动植物的婚恋等,这体现了满族人天真浪漫的想象,表现了人们对自由恋爱的向往及其与现实社会的抗争,同时也反映了远古社会的民俗形式,这些故事用神奇与浪漫构建了一个瑰丽的想象空间。
2015年05期 v.36;No.147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2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7 ] - 林安宁;
壮族《麽经》的神灵体系研究对研究壮族的神话体系具有关键性的认识意义。壮族神灵体系的复杂性,既体现出民间信仰的多重性,也反映了少数民族神话研究的艰巨性。母题研究法在本研究中起着重要的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2015年05期 v.36;No.147 14-1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3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6 ] - 莫愁;
"月老婚配"故事在中国流传深广,月老作为被人们所熟知的婚姻之神,掌管着世间男女的结合,是独特的神化人物。从文化解读的角度,"月老婚配"故事有着宗教性的文化产生要素,情节波折传奇,塑造了具有多种文化内涵的月老形象。同时,"月老婚配"故事在当下也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和社会映照,展示出故事独特而经久不衰的意义和魅力。
2015年05期 v.36;No.147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3K] [下载次数:7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2 ]
- 李冠军,贺世红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物流行业已成为大数据产生的重要来源,物流数据分析对物流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统计学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由于其强调数据分析的课程特性,对于物流专业的学生来说,显得比过去更为重要。本文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在分析目前课堂教学内容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考虑把大数据的相关内容引入统计学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培养符合物流行业发展需要的物流专业人才。
201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5 ] - 党东耀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新闻传播业的媒介生态, 媒介融合使得新闻生产的采集、制作、发布等传播流程发生了深刻的嬗变。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需要适应多元媒介交叉融合的新形势,需要确立“融合教育”理念, 实施准确的新闻传播教育定位和合理的发展规划。对广西地方高校来说,如何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需要兼顾新闻传播教育的共性和个性,结合国家战略和地域特点,科学安排教育体系,找准学科定位,调整学科结构,改革教学方案,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新闻传播教育,为媒体培养高质量的传媒人才。
201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5 ] - 陈光伟
命题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环节,教师命题素养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科测试与评价的质量。切实提高中学英语教师的命题素养和评价能力是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问卷调查和试卷文本分析结果显示,广西高中英语教师命题能力欠缺,主要原因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管理制度跟不上、拿来主义作祟以及缺少专业指导。通过转变观念、加强职前职后培训、强化命题意识和命题实践等措施,提高高中英语教师的命题素养,促进其专业成长。
201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6 ] - 刘〓玲
童庆炳版的《文学理论》教材已经无法适应当下文学发展以及文学研究的需要,其本质主义的观点,铁板一块的体系结构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杨守森版的教材内容丰富、新颖,理论思维开放,适合当前高校中文系文学概论课的教与学。
201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党东耀;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新闻传播业的媒介生态,媒介融合使得新闻生产的采集、制作、发布等传播流程发生了深刻的嬗变。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需要适应多元媒介交叉融合的新形势,需要确立"融合教育"理念,实施准确的新闻传播教育定位和合理的发展规划。对广西地方高校来说,如何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需要兼顾新闻传播教育的共性和个性,结合国家战略和地域特点,科学安排教育体系,找准学科定位,调整学科结构,改革教学方案,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新闻传播教育,为媒体培养高质量的传媒人才。
2015年05期 v.36;No.147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3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5 ] - 彭昱忠;元昌安;李文敬;
民族地区高等教育落后,本科计算机专业教育难以适应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计算机软件人才的需求,其原因之一是师资问题,表现在:专业教师数量少,学历和知识层次较低;专业教师缺乏工程经验。改进策略:(一)创造条件加大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引进;(二)学校大力培育和留住校内人才;(三)解放思想,灵活地聘请行业专家和资深工程师作为专业教师;(四)灵活利用其他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优秀人才资源。
2015年05期 v.36;No.147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3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陈光伟;
命题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环节,教师命题素养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科测试与评价的质量。切实提高中学英语教师的命题素养和评价能力是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问卷调查和试卷文本分析结果显示,广西高中英语教师命题能力欠缺,主要原因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管理制度跟不上、拿来主义作祟以及缺少专业指导。通过转变观念、加强职前职后培训、强化命题意识和命题实践等措施,提高高中英语教师的命题素养,促进其专业成长。
2015年05期 v.36;No.147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1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52 ] - 李冠军;贺世红;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物流行业已成为大数据产生的重要来源,物流数据分析对物流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统计学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由于其强调数据分析的课程特性,对于物流专业的学生来说,显得比过去更为重要。本文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在分析目前课堂教学内容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考虑把大数据的相关内容引入统计学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培养符合物流行业发展需要的物流专业人才。
2015年05期 v.36;No.147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5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8 ] - 罗振乾;
恢复高考以来,供高校文科专业使用的逻辑教材相继出版了几十本。有的教材一再修订出版,很受读者欢迎。但金无足赤,有些逻辑教材存在着瑕疵,某些逻辑知识有误,某些论证缺乏充足理由,某些例证用错,由于审校环节的疏漏,这些逻辑教材竟然犯了一些逻辑错误。笔者试析一些逻辑教材所犯的逻辑错误,供编写逻辑教材的专家参考,并就教于方家。
2015年05期 v.36;No.147 12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4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9 ]
- 陈盛文;慕朝师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泉动力,金融则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文章分析了广西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广西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建议措施。
201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6 ] - 孙云,林瑶鹏,陈颂泓
行为会计学是会计学和社会科学相互结合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人类行为对会计信息乃至会计系统的影响,以及会计信息对人类行为和行为决策的影响。在指导理论方面,在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许多行为决策理论和心理认知研究仍然持续地影响着今天的行为会计学研究。本文简要综述了行为会计学在个体研究方面的非经济研究要素,以利于研究人员整合各类行为会计学中的对非经济要素的个体研究。
201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5 ] - 许欢科;段加保
腐败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业的危害突出,为此,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对腐败问题均非常重视和关注。然而,“经济要上,廉政要让”等认为腐败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经济增长的观点,仍部分存在于地方政府部门的实践中。因此,如何正确全面评价腐败与经济的关系,成为转型期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01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5 ] - 汪德荣;韦海鸣;贺世红;李冠军;黄海清;
以南宁市工业特点为研究基础,设计指标体系判断其工业发展阶段,分析工业化中期阶段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和主要任务,探讨工业转型升级的进程和特点,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推动欠发达地区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政策建议。
201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14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4 ] - 李强;傅东平;
采用广西14市的数据,运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对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金融支持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相关率、储蓄投资转化率对农业规模化起着正向促进作用;而存贷比对农业规模化起着抑制作用,与预期不符,原因在于"一刀切"的信贷规模控制导致金融剩余资金背离三农经济,造成存贷款业务波动。为了更好发挥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金融支持作用,要构建多元化金融支农体系,加大农业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发展新型金融支农模式,加大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和鼓励青壮年劳动力回乡就业。
2015年05期 v.36;No.147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9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6 ] - 陈盛文;慕朝师;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泉动力,金融则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文章分析了广西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广西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建议措施。
2015年05期 v.36;No.147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3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