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 准确把握新中国70年伟大历史成就的根本方法

    罗建文

    2019年04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 当代中国民族关系建构70年

    周竞红

    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国情,决定了民族关系状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历经70年建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1] ,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迎接“两个一百年”进程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必将持续发展。总结70年来民族关系建构基本成就,有助于各民族人民正确认识民族关系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任务,有助于继续加强和巩固新型民族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9年04期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马克思主义城镇化发展理念的演进和启示

    纪 明,王 兵,李 强

    城镇化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促使了城镇的产生,而农村工业水平的发展是城镇化的核心推动力。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发展速度稳步提升。正确解决处理好农业和农民的关系,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中的城镇化发展思想体现了城镇发展的科学规律,为中国新时代下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发展思路。

    2019年04期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马克思主义城镇化发展理念的演进和启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纪明;王兵;李强;

    城镇化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促使了城镇的产生,而农村工业水平的发展是城镇化的核心推动力。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发展速度稳步提升。正确解决处理好农业和农民的关系,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中的城镇化发展思想体现了城镇发展的科学规律,为中国新时代下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发展思路。

    2019年04期 v.40;No.170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7 ]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李远龙,李 爽

    70年筚路蓝缕,70年一脉相承。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民族法学理论与民族法治实践一同成长,立足于中国本土问题,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法学科的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法学研究会—湖北省民族法学研究会2019年学术年会于6月22日在广西崇左顺利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和青年研究生围绕会议主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民族法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2019年04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法治70年回顾与展望

    李远龙;李爽;

    70年筚路蓝缕,70年一脉相承。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民族法学理论与民族法治实践一同成长,立足于中国本土问题,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法学科的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法学研究会—湖北省民族法学研究会2019年学术年会于6月22日在广西崇左顺利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和青年研究生围绕会议主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民族法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2019年04期 v.40;No.170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58 ]

文学

  • 诗意里的故乡风情与人文历史

    卢有泉

    2019年04期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5 ]
  • 转型视域下新时期以来小说中农民观念的现代嬗变

    廖斌

    2019年04期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 殷璠《河岳英灵集》选评常建诗及其意义

    卢燕新

    殷璠《河岳英灵集》选常建诗十五首,置于选本首位,诗人小传中兼有品评。以品藻观之,其特点,一是品评时摘录诗句,以诗句评与选诗结合;二是使用对比手法,以诗歌史视野论品常建诗;三是突出常建诗给读者的审美感受。以遴选常建诗观之,其内容特点有四,即注重选录感物抒怀、登临感兴、怀古咏史、寄答赠别诸诗什。该集选录常建诗,在文献学史上,是常建诗歌经典化过程中最值得关注的诗歌选本。殷璠所为常建小传,在文学史上,是今人研究常建生平仕历难得的资料。其品藻,在诗歌批评史上,是诸家批评常建及其诗什之滥觞。

    2019年04期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晚晴词坛的词学理论研究——兼论“重、拙、大”的文学史意义

    王娟

    2019年04期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从“俯仰”看中国古代的宇宙意识及其生命精神

    张 晶,韦丽斯

    纵观我国古代诗词与文论,“俯仰”一词常常出现。它是古人最初观察世界和宇宙的方式,后来渐渐成为一个比较固定的审美形态,体现着独特的宇宙意识,以“天人合一”的哲学传统为基础。可贵的是,我国古代的宇宙意识蕴含着一种生命精神,其内涵包括:一是在古人看来,宇宙万物都充满生命力;二是在情感化的审美观照中,主体与客体相统一,主体从中实现了精神的享受和超越。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世界和宇宙的了解逐渐加深,物质条件得到极大满足,但也出现了新的生存问题,如环境污染严重、拜金主义盛行等,人的生存被异化。因此,以“俯仰”为着眼点,探讨我国古代的宇宙意识及其生命精神,对摆脱生命的机械化状态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2019年04期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 20世纪俄罗斯生态文学——回归一元论语境的批判和预警

    于明清;

    "人类纪"时期,生态问题已经成为涉及自然、社会、精神领域的全球性问题。生态文学是俄罗斯文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20世纪俄罗斯生态文学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窠臼,建立全新价值体系,重新定位自然与人的关系,如《鱼王》否认人是万物的尺度,建立整体主义生态伦理观;《告别马焦拉》批判工业文明对自然的进犯以及文明的欲望本质,揭示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和不可持续性;《野猫精》等生态启示录文学作品展示人类过度膨胀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警示人类不要自掘坟墓。文学从生活的书记员变为生态运动的发起者,是人类回归自然之路上里程碑式的精神顿悟。

    2019年04期 v.40;No.170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1 ]
  • 20世纪俄罗斯生态文学

    于明清

    “人类纪”时期,生态问题已经成为涉及自然、社会、精神领域的全球性问题。生态文学是俄罗斯文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20世纪俄罗斯生态文学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窠臼,建立全新价值体系,重新定位自然与人的关系,如《鱼王》否认人是万物的尺度,建立整体主义生态伦理观;《告别马焦拉》批判工业文明对自然的进犯以及文明的欲望本质,揭示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和不可持续性;《野猫精》等生态启示录文学作品展示人类过度膨胀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警示人类不要自掘坟墓。文学从生活的书记员变为生态运动的发起者,是人类回归自然之路上里程碑式的精神顿悟。

    2019年04期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契嵩的儒释融合观——《镡津文集》对儒释关系的调和

    郭玉贤

    2019年04期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语言与文化:诗歌细读的两面

    王东东

    语言与文化应该成为阐释新诗的阈限空间,二者构成了诗歌细读的两翼或者两面。在新诗的阐释活动中经常可以发现,语言模式的不确定导致了文化模式的不确定。张枣的《镜中》虽然传统色彩十足,但却从一首文人士大夫之诗转变成了现代公民之诗;而如果将它放在古典文化系统之内进行阐释,则它本身的意义势必受到压抑甚至缩减。诗歌细读其实需要几何学精神和敏感性精神的完美结合,对诗歌的语言分析需要逻辑的几何学精神,而文化解读则更多依赖直觉的敏感性精神。

    2019年04期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5 ]
  • 语言与文化:诗歌细读的两面——以张枣《镜中》为中心

    王东东;

    语言与文化应该成为阐释新诗的阈限空间,二者构成了诗歌细读的两翼或者两面。在新诗的阐释活动中经常可以发现,语言模式的不确定导致了文化模式的不确定。张枣的《镜中》虽然传统色彩十足,但却从一首文人士大夫之诗转变成了现代公民之诗;而如果将它放在古典文化系统之内进行阐释,则它本身的意义势必受到压抑甚至缩减。诗歌细读其实需要几何学精神和敏感性精神的完美结合,对诗歌的语言分析需要逻辑的几何学精神,而文化解读则更多依赖直觉的敏感性精神。

    2019年04期 v.40;No.170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1 ]

政治学

民族学评论

经济学

  • 乡村振兴战略下环巢湖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尹长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乡村旅游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因此,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是推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在分析环巢湖乡村旅游产业体系、产品结构现状的基础上,从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升旅游产品形象、推进旅游产业融合新业态、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推进智慧旅游信息化建设、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加快旅游人才培养等七个方面提出了环巢湖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策略。

    2019年04期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7 ]
  • 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广西的实践表述

    何玲玲,区小兰

    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基于对广西易地扶贫搬迁现状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情况的实践分析发现:产业发展、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生态环境、基层矛盾和搬迁户问题等,都对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制约。这也是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难以协调发展的重要表现,它们削弱了两者协调发展的预期成效。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产业升级、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生态修复与生态保护并重、化解复杂的基层矛盾调整、破解搬迁户的相关问题,才能持续改善制约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条件,更好地提高两者协调发展的成效。

    2019年04期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2 ]
  • 耕地保护研究进展及其对广西耕地保护的启示

    左旭阳

    耕地保护是学术界一直以来比较关注的问题,有很多国家进行了耕地保护的实践,也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基于耕地保护领域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给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耕地保护提供借鉴,研究提出了保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是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耕地保护由单一目标向多目标保护转变;耕地保护必须走数量—质量—空间—生态“四位一体”保护路线的启示。

    2019年04期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8 ]
  • 耕地保护研究进展及其对广西耕地保护的启示——广西耕地红线研究系列论文之七

    左旭阳;

    耕地保护是学术界一直以来比较关注的问题,有很多国家进行了耕地保护的实践,也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基于耕地保护领域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给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耕地保护提供借鉴,研究提出了保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是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耕地保护由单一目标向多目标保护转变;耕地保护必须走数量—质量—空间—生态"四位一体"保护路线的启示。

    2019年04期 v.40;No.170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9 ]
  • 农村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研究

    牛锦红;

    近年来,中国国家财政针对农村扶贫工作的投入不断增多,对扶贫资金开展审计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对农村扶贫政策开展跟踪审计是效益审计的有益补充,可以借此对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探索和分析,让扶贫资金发挥更大作用,为提升扶贫经济性、效率性与效果性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2019年04期 v.40;No.170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9 ]
  • 人力资本、匹配博弈和就业实现——基于一项实验研究的解释

    陆义敏 夏露露

    2019年04期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中国——老挝铁路建设对两国经济空间布局的效应研究

    王新哲 阿努萨

    2019年04期 11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基于GIS的广西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霞 石璐,梁君

    2019年04期 118-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产业融合视角下康养旅游发展模式及路径探析

    易慧玲 李志刚

    2019年04期 126-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0 ]
  • 高铁开通对边远地区旅游业的影响:以广东省为例

    史甜甜 李俊纬

    2019年04期 132-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中国—东盟教育

  • 习近平青年观对民族地区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李 玲,刘锐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进步、民族复兴的角度出发,对青年大学生的励志成才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和指导意义的论述,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习近平青年观。民族地区青年大学生是推动未来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深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对民族地区大学生进行“中国梦”主题教育,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繁荣昌盛、长治久安,关乎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只有通过对民族地区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困境进行分析,才能提出更好的关于习近平青年观对民族地区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指导意义和有效途径。

    2019年04期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 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

    罗伟,吴际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与“容纳他人量表”对广西420名青少年进行测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广西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得分明显低于全国水平,父母教养方式缺乏慈爱与人性关怀;父母文化程度与职业等因素对其教养方式及子女的人际关系有一定影响;父母双方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情感、温暖、理解”“偏爱被试”等直接与子女的人际关系相关联;父亲的“拒绝、否认”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对子女的人际关系有一定的预测性。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对子女进行人性教育最重要的一环,关系到青少年的是非心、羞耻心、恻隐心、宽恕心、孝敬心、诚信心、感恩心与责任心的培育。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情绪控制能力,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9年04期 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1 ]
  •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优化研究

    张娟;

    环境的改变对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不可避免发生相应的变化,以此来适应时代对知识传播方式的新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对网络环境的不适应等因素,教学效果并没有被完全发掘出来。分析网络环境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的影响,通过调查访问的形式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统计结果讨论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化途径,能为时下大学英语的教学工作提供可借鉴的信息,以更好地为人才培养的工作服务。

    2019年04期 v.40;No.170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47 ]

新闻传播学

  • 《国家宝藏》文化自信的传播学解读

    潘高,张静,张凯

    文化自信的构建是新的时代命题下传播者的责任与担当。作为文化综艺节目之典范的《国家宝藏》,创新节目传播方式,在力求摆脱精英文化语境的同时,在传统文化的发扬传承与社会价值的引领方面保有其内在的精英气质,以文化自觉挖掘华夏文明资源,以搭载情怀弘扬文化精髓,提升文化自信,充分体现了“大国之重器”。《国家宝藏》折射出来的正是在新的时代命题下,文化传播者主动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特色的文化自觉,同时也体现了从传播学角度建构文化自信的创新。

    2019年04期 118-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0 ]
  • 论新世纪韩国电影的儿童叙事迷思及其文化表征

    王作剩;何春耕;

    儿童嵌入剧情并参与叙事已然成为韩国电影的一种趋向稳定的创作模式。创作者往往惯性地将儿童置身于身心疾病、家庭残缺与遭人侵害等较为极端的叙事情境中,而这种极具普遍性的惯常设置正是建立在韩国历史、现实与民族文化基础之上的。这种独具民族特色的儿童叙事,巧妙地将国家置换为儿童,将国家的分裂缝合到家庭的破裂之中,抒发着韩国挥之不去的民族之恨,表达着对国家统一和家庭和睦的真诚呼唤。可以说,民族之恨与家庭之爱相交织的情感结构,是韩国特殊历史社会环境文化表征的真实写照。

    2019年04期 v.40;No.170 124-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1 ]

法学

  • 家事审判中非讼法理的适用界限

    韩红俊;

    基于家事案件的伦理性、公益性和隐私性,理论界对家事审判中诉讼法理和非讼法理的交错适用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但并非所有的家事案件中都适用非讼法理。家事非诉案件适用非讼法理毋庸置疑,但在家事审判中对于当事人具有处分权且与公益无关的事项,是排斥非讼法理适用的,因此需要限定家事诉讼案件中非讼法理适用的案件范围;家事诉讼案件审理时需要界定非讼法理适用的范围,明确非讼法理的适用方式;法官适用非讼法理时应从当事人陈述权、法官释明和家事法官的选任、考核机制来加强对当事人听审请求权的保障。

    2019年04期 v.40;No.170 13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8 ]
  • “共同体”理念下财产权的现代功能与宪法构造

    罗亚海;

    现代社会中,财产权除却传统政治宪法中财产权在个人权利和公权力界限的界分标准功能,还要承载"命运共同体"的功能。然而,目前的宪法财产权体系仍然以传统的政治宪法理念的基本构造为基础,难以涵盖现代财产权的功能判断,需要对宪制理念进行创新和对宪法财产权规范进行重构。社会发展诱发了宪法性质的变迁,现代宪法具有了政治性、经济性和社会性的多元质素,财产权承担了更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超越了传统宪法财产权制度的涵盖范围。财产权现代功能的梳理应立足宪法构造的一般理论框架,通过宪法解释和配套制度的构造,来消弭财产权的功能与宪法现实构造的紧张关系,实现其在财产权的显功能和隐功能、反功能以及"普遍财产权"制度的法律塑造。

    2019年04期 v.40;No.170 137-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 ]
  • 新时代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的法治保障探讨

    魏文松;

    教育优先发展是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的重大战略安排,是推动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工程,是落实宪法对公民受教育权规定的主要实施举措,是实现民族地区群众发展权的关键保障措施。教育经费投入的欠缺、教育人才资源的流失、教育发展观念的落后、教育立法体系的不完备是新时代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应当通过加强法律监督提升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经费扶持力度,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增强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吸引力,通过强化法治思维破解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观念落后的难题,通过教育法治建设解决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制不完备的问题。

    2019年04期 v.40;No.170 144-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3 ]
  • 互联网中滥用相对优势地位行为成因与危害性的法学思考——兼对我国互联网中滥用相对优势地位行为典型案例分析

    曹阳;

    近年来国内某些互联网平台滥用其相对于上下游企业与消费者的竞争优势,裹挟他们从事以"二选一"为代表的强制不兼容行为。这些行为有其深层次的成因,需要从市场势力、网络外部性、资产专用性与不完全契约、平台经济与双边市场、依赖性等多重视角加以细致梳理。这些行为对包括相关互联网企业与终端消费者在内的各方合法权益、行业发展以及包括公平竞争秩序与社会整体福利在内的公共利益等均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对其施以必要的法律规制势在必行。为了更全面、明晰地认识互联网中滥用相对优势地位行为,有必要对国内相关典型案例加以总结归纳:其大致可分为综合类和单一类两类,而单一类案例可根据其表观样态具体分为多个子类。上述解析为我国互联网中滥用相对优势地位行为的判定与法律规制提供了坚实的学理支撑。

    2019年04期 v.40;No.170 151-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58 ]
  • 互联网中滥用相对优势地位行为成因与危害性的法学思考

    曹阳

    近年来国内某些互联网平台滥用其相对于上下游企业与消费者的竞争优势,裹挟他们从事以“二选一”为代表的强制不兼容行为。这些行为有其深层次的成因,需要从市场势力、网络外部性、资产专用性与不完全契约、平台经济与双边市场、依赖性等多重视角加以细致梳理。这些行为对包括相关互联网企业与终端消费者在内的各方合法权益、行业发展以及包括公平竞争秩序与社会整体福利在内的公共利益等均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对其施以必要的法律规制势在必行。为了更全面、明晰地认识互联网中滥用相对优势地位行为,有必要对国内相关典型案例加以总结归纳:其大致可分为综合类和单一类两类,而单一类案例可根据其表观样态具体分为多个子类。上述解析为我国互联网中滥用相对优势地位行为的判定与法律规制提供了坚实的学理支撑。

    2019年04期 151-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2 ]
  • 人工智能法律主体资格之刑法评判

    朴宗根 杨玥

    2019年04期 168-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6 ]
  • 我国法律硕士培养模式优化研究——一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2.0及衔接法考改革为视角

    杜启顺

    2019年04期 174-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2 ]
  • 论执行程序中夫妻共同债务的推定

    杜博

    2019年04期 181-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中国——东盟教育

  •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

    <正>《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80年,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AMI(扩展期刊)。我刊关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常设"文学、教育学、民族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栏目。着重选用观点明确、结构严

    2019年04期 v.40;No.170 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