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稿

  • 学问之道——“深挖井”与“建油田”的学术实践与方法论思考

    徐杰舜;

    学术研究,即俗话所说的"做学问"。"深挖井"是指在一个方向上走向学术前沿;"建油田"是指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努力出成果。60年来,徐杰舜在"深挖井"与"建油田"的学术实践和方法论的思考中,形成了自己的学问之道。在视野上向田野寻找学术灵感的源泉,方能取之不竭;在方法论上不断汲取各学科有益的养料,方能学科创新;同时,众人拾柴火焰高,与团队一起通力合作,学术研究方能更上一层楼。

    2021年03期 v.42;No.181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8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文学

  • 还乡书写:沈从文与莫言创作的一个观察视角

    魏家文;

    还乡书写是观察、比较沈从文与莫言创作的一个新视角。从总体上看,沈从文和莫言的还乡书写可分为创作还乡、现实还乡和精神还乡三个层面。沈从文创作还乡的目的是寻求感情上的慰藉,因此他笔下的故乡是一个温馨美好的理想世界;莫言创作还乡的目的主要是为自己寻找创作的素材,因此他笔下的故乡是一个美丑并存的现实世界。在现实还乡过程中,沈从文和莫言不仅要面对现实故乡与记忆故乡之间的巨大反差,而且要面对身份认同的尴尬。在精神还乡过程中,沈从文通过"向虚空凝眸"为自己的灵魂找到了最终的归宿,莫言则在一次次深情拥抱故乡的过程中成了一个"无乡"之人。二者的还乡书写为读者呈现了现代知识分子寻求精神家园的两种不同途径及其命运,成为身处现代化语境中的知识分子通过"还乡"寻求自我认同、重建精神家园的代表。

    2021年03期 v.42;No.181 1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经济学

  • 企业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服务化的影响研究——新发展阶段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系列论文之一

    阎世平;何晓玲;

    制造业服务化是实现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技术创新可以帮助制造企业在向服务化转型的过程中把企业价值链进一步向研发端和市场服务端延伸,实现企业的服务化转型。文章选取了中国182家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上市企业,实证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对制造业服务化的影响。总体上看,企业技术创新对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具有倒"U"型影响,经过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从所有制形式来看,国有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对其服务化水平具有倒"U"型影响,而民营企业由于融资难以及企业运行成本较高等劣势,技术创新对于其服务化水平具有正"U"型影响。从所属不同地区来看,技术创新对于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具有正"U"型影响,对于服务业发展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具有倒"U"型影响。对不同规模的企业而言,大型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对其服务化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中小型制造企业可以凭借规模小的优势对市场作出迅速反应,技术创新对其服务化水平具有显著的倒"U"型影响。因此,政府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制造企业采取不同措施,促进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实现中国制造业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

    2021年03期 v.42;No.181 2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 ]
  • 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研究

    莫赞;赵琦智;罗敏瑶;

    在线评论作为口碑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对消费者的决策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好评会促使消费者消费,差评则会削弱消费者的消费欲望。笔者基于详尽可能性模型,选取评论质量、评论时效性、评论数量和评论者资深度4个因素作为自变量,评论可信度作为中介变量,并首次纳入价格促销作为调节变量,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在线评论的评论质量、评论时效性、评论数量和评论者资深度对消费者决策行为的影响机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评论质量、评论时效性、评论数量和评论者资深度对消费者决策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同时,这4个变量均可通过评论可信度来影响消费者决策;价格促销在在线评论与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电子商务平台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相关评论质量、时效性,增加评论数量;更多地重视产品有关领域的资深评论者;对于刷单、评论不一致现象要按产品类型分别对待。

    2021年03期 v.42;No.181 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18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 广西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效应研究

    纪明;陈艳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广西在新发展阶段要坚持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广西具备强大的生态优势,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必须把绿色发展理念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笔者运用熵值法与DEA-Malmquist模型分别测算广西乡村振兴水平与绿色发展水平,并构建静态面板回归、动态面板回归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绿色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效应及动力机制。结果表明:就广西层面而言,绿色发展效率对乡村振兴水平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其增长动因主要源于绿色技术进步指数;就各地区层面而言,绿色发展效率对乡村振兴水平的影响呈现显著差异,桂西北地区绿色发展效率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最显著,而桂南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则对乡村振兴具有不显著阻碍作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广西绿色发展对乡村振兴的显著正效应先下降再回升。

    2021年03期 v.42;No.181 4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0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体育赛事无形资产的分级、分类评估框架构建——以赛事无形资产的范畴再界定为依据

    徐靖芮;郭姝彤;赵无眠;

    体育赛事无形资产在体育赛事乃至体育产业中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界定不清、评估不成体系的现状影响着体育赛事无形资产的开发与价值提升。在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将芝加哥城市学派的场景理论引入体育赛事无形资产的界定与评估中,通过高层宏观视角对赛事无形资产范畴进行再界定,探索体育赛事无形资产经济价值之外的无形资产间接价值,创新性地提出体育赛事无形资产的服务性价值、体育参与意愿和体育消费的动机价值、赛事与城市互动的空间价值、政策与制度积累性的社会价值等体育赛事无形资产的价值体系,探讨体育赛事无形资产在体育文化消费场景和体育产业经济生态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此界定为依据,以微观视角切入体育赛事无形资产分级、分类评估框架的构建,积极探索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

    2021年03期 v.42;No.181 6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法学

  • 基于工作-生活平衡的弹性工作制的法治实践路径研究

    涂永前;王雨霏;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具体劳动环境的变化,加之新技术的发展,弹性工作制在工作场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弹性工作基于时间、空间、雇用形式及工作任务差异,可归纳为不同的弹性工作制度。有学者认为弹性工作制通过提升工作-生活边界弹性等可以实现工作-生活平衡。但从当前中国用工场所的实际情况来看,若不加以规范,其或损害劳动者权益。总体来说,中国弹性工作制起步较晚,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现实中职场氛围并未真正实现劳动者的工作-生活平衡。因此,合理借鉴域外经验,在中国劳动立法中保障弹性工作制的实施,进而助推工作-生活平衡理念的实现至关重要。

    2021年03期 v.42;No.181 7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8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 ]
  • 理念优化、模式创新与师资夯实: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

    张显伟;谢承烜;

    "卓越法律人才"与"卓越法治人才"表面上只有一字之差,但反映了时代变化和国家法治建设对法律职业人才培养要求的转变。中国高校的法学教育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为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但对照卓越法治人才标准,现行的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培养能力等还不能完全满足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中国高校法学教育亟待优化培养理念、创新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助力新时代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2021年03期 v.42;No.181 9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 ]

新闻传播学

  • 论移动传播空间形变对传播主体建构的影响

    陈长松;

    论文基于三元空间理论讨论移动传播的空间形变对传播主体建构的影响。在物质空间层面,移动传播构建出了"移动的私人空间"这一新的空间形态,极大提升了个体移动传播的自由度和可能性。在精神空间层面,移动传播呈现了一个多元的内容空间,个体借助它可以不断发现世界、找寻意义,这为个体的多元认同提供了可能。在社会空间层面,移动传播所呈现的个体日常生活实践,在存在、实践与认识这三个层面,昭示了个体从存在到本真的存在、再到认识论的存在,这意味着对传播主体的重建。

    2021年03期 v.42;No.181 100-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教育学

  • 一所乡村小学的百年历史演变——胡适题写校名的定荣纪念学校的变迁

    贺祖斌;黄春蕾;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而乡村振兴必先振兴乡村教育。通过对广西蒙山县"定荣纪念学校"从清道光末年至今的历史进行考察,了解其发展变迁过程:1850年钟家家塾建立,1946年更名为"定荣小学校",1947年获得胡适先生题字"定荣纪念学校",1958年被毁坏瓦解,直至2007年开始重建为乡亲们学习的农家书屋,如今其仍然发挥着沟通交流的作用。考察"定荣纪念学校"这所乡村学校的历史变迁,可以了解广西乡村教育发展的轨迹,促进乡村学校与时俱进、兼收并蓄地发展,意义深远。

    2021年03期 v.42;No.181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论终身学习在线课程的整体实现:理论、设计与实践

    钱小龙;时文雅;陈瑞瑞;王周秀;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全民终身学习理念的宣传和推广,但要在实践上取得显著成效,仍面临一些挑战。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终身学习在线课程应运而生,其可以成为有效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的强大助力。首先,终身学习在线课程以联通主义理论和体验学习理论为指引,增强学习者对学习空间的黏度和在线学习的体验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其次,终身学习在线课程在设计中"以学习者为中心",逐渐形成在线教育生态,在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的同时,融入深度学习新思路,深化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技术观。最后,终身学习在线课程在实践中注重增强交互反馈,运用以知识建构为目标的策略,化解差异化学习诉求等难题。面对未来,终身学习在线课程亟待解决目标定位、教学设计和技术支撑等关键性问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全民终身学习活动的持续推进。

    2021年03期 v.42;No.181 115-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

    <正>《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73年,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我刊关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常设文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等栏目,着重选用观点明确、结构严谨、论证充分、引证可靠、表达流畅、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来稿注意事项:

    2021年03期 v.42;No.181 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6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