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突出短板与对策——基于广西的调查研究

    凌经球;陆鹏;农辉锋;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重心。该研究调查发现,广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虽取得初步成效,但当下仍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乡村空心化、人才匮乏、乡村产业化程度低、体制机制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等突出短板,要从切实转变思想观念、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短板、培育乡村振兴的多元化主体、完善制度化机制、创新平台支撑等方面入手来改进。

    2022年01期 v.43;No.185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7 ]
  • 广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研究——以农业全产业链为视角

    甘海燕;

    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完善全产业链支持措施是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工作之一。以农业全产业链带动农户脱贫发展,其经营效益和带动成果之间存在着张力。因此,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如何平衡农业全产业链经济效益和带动成果的关系,以巩固之前农业全产业链带动农户增收的成果,并全面提升农业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广西农业经营主体和政府部门共同面临的时代挑战。该文依据农业全产业链的框架,梳理了广西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历程,并结合柳州螺蛳粉、百色芒果、河池桑蚕、都安牛羊、三江茶等农业全产业链调研案例,以及广西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办公室所提供的2021年7月《广西农业产业化自治区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名录》数据分析,描述了广西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广西农业全产业链的经济效益与带动成果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广西农业全产业链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应以企业技术引领来巩固农业全产业链的带动机制,以产业集群发展来增强其协同效应,以乡村文化振兴来支持其农文旅融合,以区域品牌管理来提升其竞争实力。

    2022年01期 v.43;No.185 1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1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4 ]

社会学

  • 民族志如何书写意象——以徐杰舜人类学研究的知识表述为例

    李菲;杨思娴;

    在《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以来的后现代人类学反思视野之中,科学性与文学性的二元关系成为焦点。随着民族志文本生成与知识生产的整个过程被纳入重新审视,主体性、修辞、虚构与个人风格等议题相继引发学界论争。而意象则由于其深植于本土文化的特性,鲜有关注与讨论。该文以徐杰舜人类学研究为个案,描述和分析其民族志撰述中多元意象的生成过程与复杂内涵,指出对意象的把握及阐释是其田野调查、学术思考与表述范式的重要特点;进而将意象与知识相关联,探讨人类学家在民族志实践中如何将传统智慧、地方性知识和学术思考铸为意象,以此为乡村与地方社会实践发声,书写能为民众“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的人类学知识,体现出鲜明的现实应用取向和“眼光向下”的价值关怀。

    2022年01期 v.43;No.185 29-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析——以广西N市某老年护理院“养内设医”为例

    黄子源;翟跃;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老龄化程度快速加深,如何养老成为理论界与实践界关切的重要问题。医养结合作为养老实践的新模式日益得到重视和应用,其中“养内设医”是较容易实施,且为多数养老机构倾向使用的模式。该文以广西N市某老年护理院的“养内设医”服务模式为例,分析被照护老年人的需求,探讨被照护老年人在“养内设医”模式下的需求满足情况,并分析这一模式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2022年01期 v.43;No.185 4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 ]

教育学

  •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以中国计量大学为例

    陈永强;朱一飞;吕璐;

    传统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体系、培养方法及培养支撑体系上存在不足,知识结构复合的实现路径不清晰,课程体系未体现新科技、新经济业态及国际化元素,教学内容重理论而轻实践,不能适应国家科技创新和高质量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需求,亟待进行调整和优化。在中国提出建设新文科的背景下,高校应以此为改革契机,以“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内外协同”为着力点,进一步明确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模式,重塑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该文以中国计量大学在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训机制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为借鉴,提出未来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设多学科交叉、多层级复合、差异化发展的培养体系,彰显高质量知识产权人才特质,形成政产学研融合培养的高质量知识产权人才新模式,同时建立国际化知识产权人才协同育人新机制。具体路径: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新文科理念与标准;二是构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三是搭建智能化、平台化的协同育人新载体;四是锻造“双师型”、国际化的知识产权师资队伍;五是加快课程改革,结合前沿领域、对标国际发展建设新课程体系;六是完善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评价体系。

    2022年01期 v.43;No.185 5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5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 ]
  • “思创融合”理念下广西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张啸;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贯彻“思创融合”的教学理念与要求,通过回归学生主体、培养问题意识、注重知识转化与创新考评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手段,通过深挖思政元素、做好作品阐释、正面引导学生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贯彻课程思政的要求,以此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实践“思创融合”的理念。就广西高校而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还应立足广西的区位环境与人文环境,积极引入田野调查、情景剧展演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树立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与服务广西发展相结合,从而走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之路。

    2022年01期 v.43;No.185 6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专门用途英语(ESP)教材发展的研究

    黄渊柏;

    在教育部2020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背景下,我国专门用途英语(ESP)教材不断推陈出新,对大学生专业知识拓展和专业英语能力提高都起到一定的积极指导作用。ESP教材在内容、使用和出版三个方面凸显其主要特色,但在语言难易度、语料真实性和实际使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该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教材内容分级化、出版方式立体化和编写团队交叉性等相应的对策,期待对ESP教材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促进未来ESP教材的更好开发。

    2022年01期 v.43;No.185 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思想政治教育

  •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蒋百平;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和价值导向等方面存在新机遇和新挑战。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理念和思维跟不上技术发展形势、组织和机制跟不上教育发展要求、行动和模式跟不上技术革新步伐、运营团队媒介素养达不到实际要求、话语表达脱离大学生思想交流语境、经典优质的思政教育内容打造不足、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高校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路径: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变化,树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加强战略统筹谋划,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强化融合发展工作,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队伍;改进话语表达方式,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语境;坚持特色发展思路,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品牌;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举措。

    2022年01期 v.43;No.185 8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9 ]

法学

  • 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检察官业绩考评体系构建探究——以广西检察官业绩考评工作为例

    苏金基;陈发桂;刘元见;黄德辉;

    在当前司法体制改革深化时期,新时代“四大检察”“十大业务”新格局已经形成,但作为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检察官业绩考评体系,仍有一些基础性问题没有解决,如关于“办案”的界定仍存争议、评价标准较为笼统、倒逼增效作用不明显、信息化应用系统研发进度缓慢等,有必要修正与完善。该文以广西检察机关检察官业绩考评体系为样本,力求在摸清检察官业绩考评体系运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检察官业绩考评体系的实践路径,如遵循人性化原则、优化指标体系、完善考评信息化应用系统等,使检察官业绩考评工作真正发挥对检察官办案的“风向标”“指挥棒”作用。

    2022年01期 v.43;No.185 94-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文学

  • “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逻辑辩证

    薄守生;赖慧玲;

    1918年,胡适提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这个口号,直接促成了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双潮合一之观”。然而,百年来人们对这个口号屡有误解,常常以“循环论”来解释,在“文学”与“国语”哪个以哪个为前提、为基础的问题上显得扑朔迷离、难以理清。通过对胡适的相关著述进行梳理,该文认为:在“国语_1的文学_1,文学_2的国语_2”这个口号中,胡适所理解的“国语_1”应该侧重于指“文字形式”,但又不是全部都这样理解;胡适并没有明确地对“文学_1”和“文学_2”加以区分,混同了“经典文学”和“文学作品”的关系;胡适对“国语_2”的理解比较迷离、很不确定,有时希望与国语运动所倡导的“国语”混同,有时却仍然侧重指“文字形式”,这可能也与当时尚无“国语”有关。对于“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该文认为更应该把它定位为响亮的鼓动性的口号,而不是某种自洽的学术概念,其革命性很强,而严谨性比较有限。但是,这个革命性的口号具有很大的鼓动性,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加速形成。

    2022年01期 v.43;No.185 10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管理学

  • 大数据背景下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研究

    凤艳;

    在大数据背景下,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开展审计工作已成为审计数据分析的重要手段。阐述大数据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模式的影响,分析大数据背景下开展注册会计师审计数据分析的常用工具与基础性工作,从多个层面给出注册会计师审计数据统计及分析流程,能为研究大数据背景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数据分析和技术方法的优化提供参考。

    2022年01期 v.43;No.185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中国商业伦理重塑研究

    李柯萱;秦茵;

    互联网带来了新一轮生产力迭代与生产关系重塑,人们的生产关系发生改变,效率大大提升,“互联网+”影响下的商业文明伴随着商业伦理的重塑。商业伦理重塑是通过破除“商业无道德神话”,不断改变“利润至上”的商业环境和商业观,进而塑造“价值优先”的商业文化。中华民族向来崇尚商业伦理,当代中国商业伦理是当代中国道德伦理在商业活动领域的一种具体体现。中国传统商业伦理观中的精华为当代商业伦理的发展和重塑提供了重要借鉴,要重视以人为本、才德为先、以和为贵等优秀商业文化和商业伦理观的挖掘和继承,彰显中国优秀传统商业伦理的时代价值,进一步树立诚实守信、义利并重的商业文明价值导向,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商业伦理重塑中起到推动作用。现实中,重塑商业伦理需让诚信“增值”,契约、律法所形成的“硬约束”和商业伦理代表的“软约束”相互配合,有效发挥商业伦理调节和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的优势。事实一再证明,企业要弘扬诚实守信,只有重视商业伦理的企业,才可能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赢。

    2022年01期 v.43;No.185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0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

    <正>《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73年,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我刊关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常设文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等栏目,着重选用观点明确、结构严谨、论证充分、引证可靠、表达流畅、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

    2022年01期 v.43;No.185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