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 中国式现代化转型中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与潜力

    何宇鹏;

    农业由提供产品功能向提供服务功能转变,使得农村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习俗具备了消费价值,这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市场前提。“互联网+”使得经济活动分散化具备了条件,农村地区再工业化成为可能,这是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重要发展机遇。服务外包模式的出现,使得农业现代化可能突破土地经营规模化的限制,这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制度创新。乡村一二三产业面临的增长机遇重合,对重塑经济活动的城乡空间分布具有重大意义。

    2023年05期 v.44;No.195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系统工程思想视角下文旅深度融合促进民族村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来自贵州省化屋村的经验分析

    肖小虹;孙延喆;

    民族村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是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民族地区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丰富,如何发挥其资源整合价值,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促进民族村寨高质量发展,是需要持续关注的重要议题。运用单案例研究方法,基于系统工程思想视角,沿着“要素—关系—结构—功能”的脉络,对文旅深度融合促进民族村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的研究可以发现文旅深度融合促进民族村寨高质量发展有4条路径:一是深入挖掘民族村寨文化内涵,以资源路径为基础实现要素价值整合,提升民族村寨文化效益;二是稳步拓展民族村寨旅游功能,以产业路径为主体实现空间结构优化,提升民族村寨经济效益;三是全面开发民族村寨文旅市场,以市场路径为手段实现供求动态平衡,提升民族村寨社会效益;四是统筹协调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系、监管文化旅游平台、构建利益分配联结机制,以机构路径为保障实现绿色转型发展,提升民族村寨生态效益。因此,应运用系统思维科学统筹、全局规划民族村寨高质量发展问题;加快建立内部协调机制,以互联网为核心创新文旅管理模式,实现系统的协调统一运转;坚持自主创新,加快建设现代化文旅发展体系,纵向延伸产业链条,横向拓展产业功能,多向提升乡村价值。

    2023年05期 v.44;No.195 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符号、文本与文化:湘西“舍巴日”文化符号系统内涵释义、逻辑建构及功能表达

    江涛;柴冰;

    结合符号学家尤里·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圈理论和民族学相关理论与方法,从概念入手对湘西土家族“舍巴日”文化符号系统的内涵、建构及功能作出初步探析发现,“舍巴日”文化符号蕴含“能指-所指”叙事表达,其深层所指体现了土家族对于祖先的崇敬,建构了土家族的历史记忆,成为土家族认同的内在力量。其系统内部呈现出一个“中心-边缘”模式,各区域文化功能虽不尽相同,但皆以“中心”深层所指为核心。“舍巴日”文化符号系统承载和传承了土家族的历史记忆,也见证了多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在展现土家族文化内涵的同时,也间接阐释了中华传统文化符号的要义。

    2023年05期 v.44;No.195 1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6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南岭走廊非遗族际共享创新模式与保障机制

    陈炜;钟学进;蔡银潇;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岭走廊非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伟大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各族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凝聚了强大力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研究南岭走廊非遗族际共享创新模式与保障机制,包括基于要素重叠的教育传承模式、基于纽带联结的数字化推广模式、基于功能依附的公共文化服务共享模式等,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南岭走廊非遗族际共享的保障机制应从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完善社会利益平衡机制、优化共享平台运营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保护机制、增强信息教育培训机制五个方面开展。以期为推进民族地区非遗传播普及,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及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2023年05期 v.44;No.195 29-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内在关联

    杨虎得;薛振东;刘彩萍;

    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国家构建视角下,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表现为相互促成的逻辑关联,分别发挥着支撑和价值导向作用,统一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民族团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基石;各民族共同富裕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物质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是加强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导向,集中体现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促进,加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

    2023年05期 v.44;No.195 38-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法治和国家治理现代化

  • 中国流域环境司法协作机制的经验逻辑与优化路径

    肖爱;汤世豪;

    流域环境司法协作具有回应性,其本质功能是通过对流域内跨行政区府际关系的协调,既发挥行政区划制度的优势,又消解基于行政区划的严格法治与流域整体性、系统性之间的张力。我国流域环境司法协作实践已全面展开,总体上呈现出以法律为准绳、以政策为指引、以联席会议等为沟通平台、以框架协议等共识文本为制度化载体的特征,面临难以充分回应流域环境治理现实需求、制度性不足、缺乏透明度等问题。因此,应该明确其制度功能的有限性,将其定位于流域环境司法依法高效实施的辅助性制度工具;保障流域环境司法协作适当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将其纳入监督体系,以方便利益相关者和中立研究者获取相关协作信息;建立流域环境司法协作会议体系,分别确定会议规则;统一共识文本名称、结构和基本条款以规范流域环境司法协作协议。

    2023年05期 v.44;No.195 4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行政判决执行中给付内容不明确的判断与应对

    刘海宇;

    给付内容明确(确定+具体)是判决具备可执行性的核心要件。司法实践中,法院一般将原则判决认定为“给付内容不明确”的判决,并据此对当事人的执行申请不予受理或受理后予以驳回,使得一些判决难以对公民产生实质意义。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现行法对给付内容明确与否的判断,采取的是“与民事诉讼适用同一标准”“所有判决统一适用相同标准”的做法。这种做法忽略了行政诉讼的特质与行政判决的复杂性。另外,在司法审查有限的原则下,法院有时难以通过现有的由执行机构向审判机构征询意见的应对程序独自解决给付内容不明确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建构符合行政诉讼特质的判断标准与应对程序,即:在判断标准上,对于行政行为给付类判决应采取“确定即明确”的标准,对于其他给付类判决则仍沿用传统的“确定且具体才明确”的标准;在应对程序上,应当将行政机关纳入解决给付内容不明确的程序框架,根据执行权、审判权与行政权的权限分工建构应对程序,以实现确保给付判决可执行性的制度闭环。

    2023年05期 v.44;No.195 5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刑事合规视域下企业腐败治理研究

    覃慧媛;邓炜辉;墙璐璘;

    刑事合规制度在理论上具有事前预防的有效性与事后减责的优越性,并且在实践中也能有效回应国际发展与国内变化的趋势,能够为多样化的企业腐败犯罪,如财产型腐败、职权型腐败和秩序型腐败提供有效治理方案。刑事合规制度在治理企业腐败的具体路径上需分三个层次:一是在企业内部建立合规部门,并建立第三方监管机制;二是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增设合规义务与单位过失犯罪,从而实现正反两方面的合规激励;三是在定罪量刑中将刑事合规作为企业出罪的依据和刑罚的替代措施。

    2023年05期 v.44;No.195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

  • 奥德修斯形象流变考:漂泊在神圣与世俗之间的灵魂

    杨利亭;

    奥德修斯是《荷马史诗》中最复杂多变的人物之一,他的聪明才智和善于周旋常被世人理解为诡计多端和八面玲珑。作为一个代表性的文学人物、文化隐喻和精神象征,奥德修斯早已成为一个独具风采的神话原型。奥德修斯的个人命运,尤其是其十年返乡途中的复杂经历,不管是作为母题、情节和主题,还是表现为相似的人物、意象和情境,均在后世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奥德修斯的形象是在与众多人物的互动中逐步丰富和完善起来的:不论是被誉为“穿裙子的奥德修斯”这一贤妻良母式角色的珀涅罗珀,还是以“奥德修斯的镜像”这一身份屡次现身于人类文化活动中的塞壬,都是荷马研究界在探究奥德修斯这一轴心人物时无法绕开的话题人物。此外,愈加多元的写作、批评方法也赋予了上述两位“女性版奥德修斯”以独立于奥德修斯之外的价值和意义。如今,奥德修斯这一形象在持续孕育世界文学史和批评史的同时,也一直为后者所反哺与拓展。

    2023年05期 v.44;No.195 7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越轨的他者——《局外人》和《人间失格》中“局外人”形象比较

    魏思思;

    法国作家加缪在《局外人》中塑造的默尔索和日本作家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塑造的大庭叶藏表现出诸多相似之处,如两位主人公都被其所在的社会视为异端,都属于“局外人”形象。文章借鉴美国社会学家贝克尔的研究成果,深入剖析了“局外人”的内蕴及其越轨行为出现的社会原因。默尔索和大庭叶藏都看穿了人生的荒谬和世人的伪善,有意不去融入社会,从而与现实人生产生疏离。两个人物形象都试图通过“中和化技术”消除现有社会规范的束缚,从而走向越轨;并且,他们还通过消除自己的能动性来逃避越轨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因此可以将《局外人》和《人间失格》看作“局外人”的自我告白与自我辩护。

    2023年05期 v.44;No.195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时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 网络时代新名词重叠式及其日常化生成原因例析

    杨绪明;马一鸣;杨捷;

    汉语名词一般不具有重叠的形态变化,而“花花”“猫猫”“边边”等新名词重叠式似乎违背了这一原则。这类名词重叠虽未带来特殊的语法意义,却有着独特的语用内涵,存在语音、语法、语用、兼类的特殊用法、历史用法固化、语言交流与融合等语言客观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心理诱因、外来文化影响和网络技术发展等多层原因。新名词重叠式的使用是有边界的,滥用可能对儿童教育和语言文化发展产生隐患,建议加以规约,限制使用范围和使用标准,令其规范化。在语言规范化的作用下,这类新名词重叠式或有个别能进入常用词汇层级,但大部分可能随语用频次下降而逐渐消减。

    2023年05期 v.44;No.195 9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交往合理性理论视域下数据新闻发展研究

    徐海丽;

    数据新闻依赖于数据,并依赖于数据而获得关于事实的真相。但数据不完全等同于事实,也不完全等同于真相。事实与真相之间存在的鸿沟构成了数据新闻的事实困境。而数据新闻相关从业人员是有着不同情感、立场和价值观的人,他们在使用数据制作新闻的过程中可能带有个人的主观偏好,从而可能导致人们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怀疑,最终使得数据新闻面临一定的价值困境。这其实涉及的是数据和事实如何被收集、解读和呈现的问题,以及数据和事实如何被用来支持或反映特定的价值观和立场的问题。从交往合理性的视角来看,数据新闻的事实困境与交往合理性的真实性要求相关,而价值困境涉及的是交往合理性的正当性要求、真诚性要求。基于此,就事实困境而言,数据新闻相关从业人员要以真实性要求为己任,努力追求事实的真相;就价值困境而言,既要具备正当性,又要具备真诚性。

    2023年05期 v.44;No.195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审计高质量发展

  • 证据视角下审计机关查处商业贿赂研究

    廖莉;

    在查处商业贿赂犯罪的证据时,审计机关需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案情,针对案件金额、贿赂情节、危害后果,搜集、确认和运用好审计证据和诉讼证据,有效打击商业贿赂犯罪。从审计机关对商业贿赂证据的认定出发,结合审计证据和诉讼证据的异同,探讨审计证据在审计机关查处商业贿赂案件中的司法运用问题,可以得出基于证据视角的审计机关查处商业贿赂的可行路径:提高对审计机关查处商业贿赂的立法、执法和司法意识;进行专业性较强的审计侦查,提高移送处理商业贿赂案件的质量;切实维护商业贿赂发案单位的经营秩序,全面处理好审计和司法的关系;处理好市场和企业的关系;注重对审计证据和诉讼证据的质量控制。这有利于探索审计证据转化为诉讼证据的可行性,助力审计机关摆脱查处商业贿赂面临的司法困境,实现审计执法和刑事司法工作的深度衔接。

    2023年05期 v.44;No.195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审计人员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研究

    徐子栋;

    审计人员出具证明文件而造成重大损失和不良后果的,要针对犯罪数额、直接经济损失和违法所得额等进行认定和概括化处理,以体现刑事公正和效率价值,充分降低司法成本,打击并遏制审计犯罪。阐述审计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范围界定和认定标准,分析审计人员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及其成因,针对审计人员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的特点和量刑,可以得出审计人员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的纾解思路。一方面,要把审计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尤其是出具重大失实的证明文件的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防止其出现重大过失或者严重不负责任行为;另一方面,要采取外部规避的形式,把出具重大失实证明文件的行为和主观恶意较大的主体,纳入刑法犯罪体系,具体做法包括:健全质量控制制度,完善审计监督制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审计人员声誉机制和确立以查错防弊为荣、以唯利是图为耻的行业价值观。这可以为规范审计人员行为和经济秩序提供借鉴信息。

    2023年05期 v.44;No.195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楹联

    卢培钊;

    <正>~~

    2023年05期 v.44;No.195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春归

    陶振兴;

    <正>~~

    2023年05期 v.44;No.195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

    <正>《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73年,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扩展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我刊关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常设聚焦与对话、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法治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城乡融合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和技术治理、

    2023年05期 v.44;No.195 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